蒙古族服饰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1:11:16 中国传统服饰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服饰是文明的窗口,服饰是民族精神的外化。人们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其他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等都积淀于服饰之中。蒙古族千百年来在蒙古高原从事游牧生产,强劲的大风,铺天盖地的皑皑冰雪,马背上的游牧生活使他们形成了独特的服饰体系。蒙古族服饰特色表现在袍子宽而长,长度一般以到靴筒上缘为宜,靴子为翘头高筒靴。蒙古族服饰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地域性差别。如大部分地区的蒙古袍是立领,但乌珠穆沁袍为小翻领;察哈尔、阿巴嘎、巴林袍的镶边只有半指宽,而乌珠穆沁、鄂尔多斯袍的镶边有四五指之宽。 蒙古人认为头为人体之首,忌讳露顶出门,所以自古以来有戴帽子、扎巾、带头饰的习俗。头上戴的帽、巾有时称为头衣。蒙古族的头衣因性别、年龄、地域、季节的不同而不同,种类各异。帽子一般有圆顶立沿帽、栖鹰帽、陶尔其克帽、三耳帽、四耳帽、圆帽等几种。男子缠头的布巾或绸巾一般为暗色,女子的一般以亮色为主。姑娘缠头不封顶,右侧打结,媳妇缠头则封顶不打结,老年妇女一般在头上缠绕好几圈做大包头。女子第一次戴头饰是在成婚之际,所以头饰是蒙古族已婚妇女的专利。以后是在重大场合佩戴头饰,平时戴帽或扎巾。头饰因地而异,有鄂尔多斯头饰、察哈尔头饰、巴尔虎头饰、阿拉善头饰、乌珠穆沁头饰等许多种。对蒙古族来说,帽子是人格与尊严的象征。不戴时放高处,忌讳帽口朝上放置,忌路上捡帽子,忌随便碰触别人帽子,互换着戴,是对人的不尊重或不吉利。 蒙古袍是蒙古族传统的衣服。士袍一般用六七米布料,女士袍一般用五六米布料。大襟、领座、领口、袖口、下摆以缎子、丝绸镶边。袍子的扣子有布制的,也有银、铜制的,银、铜扣子上一般刻有吉祥图纹。穿袍子时须用腰带紧束腰部。近代的袍子一般右衽,这种习俗源于元代忽必烈汗的服制改革。但有的地区还保持左衽习俗。左衽曾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惯用服装样式。 蒙古袍按不同款式分为:开衩袍与无衩袍,马蹄袖袍与无马蹄袖袍。开衩袍是从蒙古袍的下半部分开衩。开衩部分称为“敖淖”。无衩长袍比较肥大宽松。马蹄袖袍的袖口上翻,呈马蹄状。根据不同场合,马蹄袖有上提、下垂、内卷三种变化。给长辈、客人敬茶酒时要上提马蹄袖,喝茶吃饭时要内卷马蹄袖,表达哀悼时马蹄袖下垂。按季节蒙古袍还可分为单袍、夹袍、棉袍、皮袍,皮袍又可分为吊面皮袍、白茬皮袍、翻毛皮袍等。按面料可分为羊皮袍、貂皮袍、布袍、丝绸袍等多种。 蒙古袍因性别、年龄、身份地位、出席场合不同而款式、颜色、面料各异。老年人以暗色为主,显得庄重;年轻人以亮丽为多,显出活泼。男子一般用蓝、黑、灰、古铜色面料,女子一般用蓝、绿、红、青色面料。在款式上,老人及男袍宽大,而女袍则相对短瘦。除蒙古袍以外,上衣还有坎肩、乌吉,乌吉形似坎肩,但是比坎肩长,约比蒙古袍短20厘米左右。 蒙古人在逢年过节、做寿时有给父母长辈送新袍子的习俗。孩子过百岁,父母给孩子做新袍子。领为衣之首,忌踩或跨过袍领,忌鞋袜等下身衣物放在袍子之上,一般分开放,或放在袍子下面。 蒙古人有系腰带习俗。对骑马驰骋于草原上的人来说,系腰带既能保暖,又可保护内脏少受颠簸。腰带一般以6米到15米长的绸缎或布为料,男子也用熟皮做腰带。很讲究腰带和袍子颜色的搭配,比如蓝袍子配黄腰带等。腰带系法男女有别,男性系于胯部,女性束腰系腰带。扎腰带时男子适当上提袍子,女子不上提袍子。已婚妇女一般不系腰带。腰带是男子权威的象征,不得跨过、踩踏。晚上睡觉时把腰带折叠放在枕头底下,不用时放在高处,忌与裤袜鞋放一起。帽子、腰带与袍子放一起时,由上至下依次为:帽子、腰带、袍子。 靴子是蒙古族服饰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蒙古靴较为突出的特征是靴尖上翘,底为船形。靴帮、靴筒上有多种装饰图纹,象征主人的吉祥如意、飞黄腾达。蒙古靴根据样式、面料、靴筒的高矮不同可分若干类。根据靴头可分为尖头靴、小尖头靴、圆头靴,根据质地可分为皮靴、布靴、毡靴,按靴筒的高矮可分为高筒靴、中筒靴、矮筒靴。蒙古族称布靴为“马海”,布靴易于绣花、补花,所以马海的纹饰图案格外华丽。蒙古人视口朝上之物为吉祥物,所以靴子被视为吉祥物而常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据《蒙古风俗鉴》所载,靴子可以说是仅次于哈达、五畜礼物之后的礼节用品。蒙古人忌旋转靴筒,靴底朝南放,双底合掌,都视为不吉利。忌敲打别人的靴头。俗话说:“打靴头不如打主人的头。” 在节日或举行喜宴时,男子腰带中间别一个烟荷包,右侧挂银鞘蒙古刀,左侧挂火镰、褡裢,褡裢内装鼻烟壶,显得英俊魁梧,风度翩翩。女子穿绚丽夺目的袍子,戴上华贵的头饰、耳坠、项链,前襟上挂绣有各种图案的针插子、鼻烟壶袋。妇女们的服饰显得雍容华贵,姑娘们显得端庄秀丽。 蒙古族服饰集实用性与审美性为一体,以其特有的风格与穿戴习俗,承载着蒙古族的历史文化、审美观念和心理特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