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民间娱乐 > 民间小戏 >

已有四百年历史 烟台“渔民节”祭海习俗


    
    
    每逢正月十三至十四,在码头上、海滩上你会看到一个个壮观而热烈的场面,这就是当地渔民们为祭祀“海神娘娘”(南方称妈祖),并庆祝渔民丰收祈盼平安吉祥的渔民大典。有的地方叫“渔民节”,有的地方叫“祭海”。“渔民节”祭海的传统习惯已有四百年历史。阴历正月十三至十四的那一天,烟台地区的“蓬莱”附近,渔民们早上就开始喝酒,中午一点左右开始出家门。而本地区的“海阳市”附近则是清晨五点左右就开始陆续赶到海滩上,搭建一个“海神庙”,之后到天亮开始行动。
    但是,不管“蓬莱”、还是“海阳”,他们都是集体出门,抬着鞭炮,边走边放;抬着“柳斗”,“柳斗”中盛满供品,里边装有猪头,以及当年打上来的最大的鱼,还有“饽饽”、酒菜、供香、佛蜡、烧纸等等;猪头上还有猪血洒在上面,意为“发血财”、“挂彩”。祭拜前,码头上的船只紧靠在一起,一般在几百艘以上,每个船上都挂满了彩旗与鞭炮,到了一点多钟,码头上突然喧嚣不断,鞭炮齐鸣,好象是一个战役打响了,紧接着渔民们腰系红绳、扭着秧歌,敲锣打鼓,把一年来的激情与奔放献给了节日。扭摆一阵子,渔民们开始“祭拜” ,把“柳斗”抬到船上,摆放好供品,朝着船头方向开始依辈份儿叩拜“海神”。      
    之后,村里的渔家秧歌队及鼓乐队赶来助兴,把场面推向高潮,在“海阳”还有著名的秧歌队前来祭拜助兴,阵势之大也是北方少有的。“渔民节”直到下午四点左右才算告一段落。目前,烟台的渔家“祭拜大典”已成为中国“鱼捕文化”的一大“经典”。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