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行气术的发展(二)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07:11:30 《中国古代体育》 佚名 参加讨论
从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是行气养生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东汉后期,道教开始盛行起来,道教的目的是成仙得道、长生不死。道教主张“肉身成仙”,就是通过修炼把肉身凡胎的普通人变成长生不老的仙人。导引气功成为他们修炼的重要手段和研究对象。许多很有学问的人看破红尘,皈依了道教,住在远离尘世的名山深处,一心一意地探索长寿的办法,出了一大批十分卓越的养生家。所以,尽管道教和其他任何一种宗教一样,在总体来说是反科学的、迷信的,甚至是荒谬的,但是在养生方面道教确实留下了不少值得今天的人们认真整理、分析的东西。在东汉后期出现的两部重要道教著作对古代气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部是托名于吉写的道教经典《太平经》,另一部是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太平经》中提到了“守一”和“存想”的练功法,就是通过意念固守在体内或体外某一个部位或一个物体上的行气方法;而《周易参同契》则提出一个以“精、气、神”三合一行气的理论,这一理论对后来影响很大的一个气功流派“内丹术”的产生起了很大的作用。 两晋南北朝时,前面提到的葛洪在行气方面也很有贡献。他特别强调和提倡“胎息法”,就是在吸进气后,逐渐延长闭气的时间来提高呼吸机能和内脏功能水平的一种养生方法。他认为闭气就是用气来冲击,打通体内气息郁结不通之处,保持气的畅通。因此,只要感到略有不适,就应闭气进行调整。胎息功夫深的人,呼吸似有似无,好像尚未出生的胎儿在母体中不用鼻口呼吸一样。葛洪还讲述了练习这种功法的步骤;并在意念守一方面,介绍了意守丹田的方法。继葛洪之后出现的养生家陶弘景注意到在行气术中,吸气固然重要,吐气的方式也不可忽视,于是提出了根据不同的病症应当采用的六种相应的吐气方法,即:吹、呼、唏、呵、嘘、呬,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吐气六字诀。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咽以解极。“六字诀”与内脏的器官可一一对应,用不同的吐气方法医治相应的脏器的病症,即吹肾、呼脾、唏胆、呵心、嘘肝、咽肺。 到了唐代,行气术发展很快,出现了许多流派。孙思邈在他的书中就提到调气法、内视法、胎息法、六字诀和禅观法等。其他的行气法还有咽气、淘气、炼气、委气、服气、引气等等。唐代的另一位气功大家司马承祯还打破传统,大胆地把佛教的“渐悟”、“禅定”、“止观”等理论引入行气术中,系统地解决了练功时入静的问题,这就是人们说的“引佛入道”。行气术在唐代的士大夫阶层中也十分流行,如文学家柳宗元(公元773—819年)、诗人白居易(公元772—846年)也都是气功爱好者。柳宗元写信与朋友讨论服气的方法,认为练气功不能只照着书本练,练习最好有名师进行指导(《与李睦州论服气方书》)。白居易晚年常常静坐,入静以后,老伴女儿怎么喊,他都不予理睬,可见练功练得多么认真(《在家出家》)。 但是,无论是导引还是行气都需要长年的刻苦练习,正如葛洪说的“非长生难也,闻道难也;非闻道难也,行之难也;非行之难也,终之难也”(《抱朴子·极言》)。意思是说,长生本身并不难,难就难在掌握正确的方法,并依法进行修炼,特别是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三国时对养生很有研究的名士嵇〔ji基〕康(公元224—263年)也说过,养生之术有五难,即名利、喜怒、声色、滋味、神虑(《嵇中散集·答难养生论》)。显然,养生术对于习惯于养尊处优的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来说实在是难以实行的苦事,如果能有什么灵丹妙药一吃下去,便可以长生不老,成仙得道,该有多好。于是从秦始皇派徐福带领500童男童女飘洋过海去求仙药开始,几乎历代都有不少帝王做长生不老梦。后来,看到仙药实在是难找,就想法冶炼吃了可以肉身成仙的金丹,这就是炼丹术,也叫外丹术。从汉代开始,炼丹术越来越兴旺,许多帝王和贵族都召集神仙家方士炼丹,如汉武帝就找来不少神仙家方士,虽然被一骗再骗,却执迷不悟,十分相信当时有名的方士李少君所谓的用丹砂炼成的仙药作为食品可以延年益寿、长生不死的谎言。那些所谓的“仙丹”往往是人体不能消化的金属或矿物质,如:黄金、白银、玉石、云母、石英等。有的干脆就是致人于死命的毒药,如道士们吹得神乎其神的一种“仙丹”就是用硫磺和水银炼成的硫化汞,吃了后引起水银中毒,轻则致残,重则一命呜呼。这种靠吃金丹长寿的养生虽然闹哄了好长时间,特别是在南北朝和隋唐兴盛到了极点,不少人为此著书立说,讲得天花乱坠,但反科学的东西终究是行不通的,其结果是一个个执迷不悟,服食金丹的人死于非命。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以及唐代的其他几个皇帝如宪宗、穆宗、武宗,以及著名的文人元稹等都因服食金丹而身亡。血的事实使人们逐渐明白,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出的仙丹,虽然一粒粒金光灿灿,十分好看,吞下肚去却不是好玩的,于是外丹术渐渐地冷落了下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