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民间娱乐 > 游戏竞技 >

古代田径运动(二)


    
    居住在台湾岛上的少数民族在与大自然长期的斗争中锤炼出了一副强健的体魄和剽悍的性格。由于他们狩猎的对象中常有善于奔跑的鹿,因此很注意对年青一代奔跑能力的训练,从小就练习赤足跑、跳,经年累月,脚掌上长出厚厚的茧,赤脚在荆棘上走、跑,就像在平地上一样。有意思的是,在长途跋涉时,他们手腕上带着手镯,一边走一边用手中的铜瓦敲击手镯,声如鸣钟,步行的速度快得惊人,一天可以走300多里,就是快马也追不上(《清稗类钞·技勇类》)。长距离的奔走很容易使人疲劳,台湾少数民族以铜瓦敲击手镯发出的声音来消除疲劳实在是一个聪明的办法。
    藏族的赛跑活动往往与宗教活动结合在一起。根据《西藏志》记载,有三种赛跑。一种是受蒙古族的影响,从达赖喇嘛第五世(公元1641—1680年)开始设置的。每当藏历正月十五清晨,在宗教的祈祷仪式后,先举行一种无人乘骑的赛马,然后就是赛跑。头一个到达布达拉宫的先向达赖行礼,然后,得到绸缎作为奖品。另一种在藏历的七月进行,大概与求雨有关。还有一种是在郊宴时或雨季后举行的僧侣赛跑。
    跳跃也是一项娱乐活动,南朝的宋顺帝就曾经与他手下的人比赛跳高(《资治通鉴》卷一三四)。在北方的少数民族中流行着一种跳骆驼的活动,这项活动首次见诸于史书,是与一个辽国青年将领萧忽古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咸雍初(公元1065年),萧忽古随招讨使赵三去向抗命的番部问罪,该部请求投降,其中有一善跳者,纵身跳上骆驼,神情颇为傲慢,以挑衅的目光看着来使。赵三知道,如不压住对方的嚣张气焰,就有可能坏大事,急问左右,谁有此本领。只见萧忽古身披重甲纵身一跃,就十分轻松地跳上高大的骆驼(《辽史·萧忽古传》)。金国的萧仲恭也有这种过人跳高能力(《金史·萧仲恭传》)。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不少能跑善跳、膂力过人的田径奇才在史籍中留下了他们的名字。如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夏桀和殷纣,虽然将国家管理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却都有一身罕见的勇力,能“手搏豺狼,足追四马”(《史记·律书》)。儒家的祖师爷孔子不仅力气很大,能举起关城门的大木棍,而且跑得也很快。汉代将领甘延寿,在投石、跳跃方面有超乎常人的能力。他跳高曾经越过警卫的岗亭,据说他还能将12斤重的石头投出200步以远(《汉书·甘延寿传》)。南北朝时期,陈武帝陈霸先手下的大将周文育也是一个运动天赋极高的人才,他11岁时就能跳高五六尺,小伙伴中无人可及。长大后他的跑跳才能多次助他屡建奇功,如在征战侯景的一次战斗中,他身陷重围,坐骑倒毙,情况万分险恶,周文育右手搏战,左手解鞍,飞身冲出重围。还有一次在水战中,周文育竟然只身一跃,跳入敌船,斩敌头目,获敌船而归(《陈书·周文育传》)。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不仅写得一手敦厚凝重、气势雄伟的好字,他的弹跳能力也和书法一样出类拔萃,可以称得上是古代的跳高家。颜真卿到了老年,身体仍然强壮得像三四十岁的人。他曾经让人用席子绕自己的身体围成一圈,然后一个原地挺身纵跳,就十分轻松地从席圈中一跃而出(《唐语林》)。南北朝时有一个将领杨大眼是个速度惊人的短跑家,他曾在自己后脑勺上拴了一根长达三丈的绳子,然后放开步子飞跑起来,这条绳子居然飘成与地面平行的直线(《北史·杨大眼传》)。南北朝时陈朝的黄法氍[qu渠]可以一天之内步行300里,跳远三丈(《陈书·黄法氍传》)。东魏的孝静帝元善见(公元534—550年)能挟着石头狮子越过墙去(《魏书·孝静帝纪》)。五代十国时,庐州人吴主杨行密,也是一个“神行太保”,能“日行三百里”(《旧五代史》卷一三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