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民间娱乐 > 传统乐舞 >

听一曲二胡皇后闵惠芬《江河水》 体验动人心弦


    
    闵惠芬在二胡独奏比赛获奖者音乐会上演奏二胡乐曲《空山鸟语》(1963年5月摄)。
    闵惠芬1945年生于江苏宜兴,8岁从父亲闵季骞先生学习二胡,13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师从王乙先生,19岁跳级入上海音乐学院本科民乐系,1978年调入上海民族乐团。闵惠芬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音协副主席、上海音协副主席。她也是中共十五大代表。闵惠芬的演奏风格热情有内涵、动人而不媚,夸张而不狂,哀怨而不伤,情感气势与神韵合而为一。
    
    她曾巡演十多个国家,享有国际级声誉。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指挥大师奥曼迪称赞她是一个“超天才的二胡演奏家”;法国报纸评论她的演奏“连休止符也充满了音乐”,“有不可抗拒的魄力”。1977年她演奏的东北民间乐曲《江河水》曾使日本指挥大师小泽征尔感动至伏案恸哭:“闵惠芬用二胡拉出的人间悲切,听起来使人痛彻肺腑”。
    
    悲剧美是美的独特的形态,是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悲剧美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别人看”(鲁迅语)。
    悲剧美以美的毁灭形式达到肯定美,否定丑的目的,用悲的方式引起的人的悲痛、怜悯,但这种悲的方式不是叫人悲观失望,使人痛不欲生、意志消沉,而是悲愤、悲壮,使人奋发向上、斗志昂扬,激起人们对美的追求,使人们在悲痛之中由情感上的巨大震撼而达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从而得到审美愉悦,提高精神境界,产生崇高之感。“诉人生苦痛,写人生黑暗,也不能不说是美”(梁启超语)
    音乐作品中的悲剧美是重要的审美形态。悲剧美在音乐中的体现是多种多样的,音乐作品中的悲剧美往往借助一定的创作题材,通过各种音乐表现手段把现实生活中的悲剧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加以集中、浓缩,以音乐特有的表现力量使人们在痛苦悲哀或慷慨悲壮的感受中体验音乐美,获得“悲愁中的快感”。(雪莱语)
    
    《江河水》原是流传于东北地区的民间乐曲,具有浓郁的东北地方音乐特色。曾经被用作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第一场“苦难岁月”的背景音乐,表现了旧社会遭受压迫和剥削的劳动人民的痛苦呻吟和悲愤呼唤。
    《江河水》凄怆、悲愤、哀怨,如泣如诉,充满动人心弦的悲剧之美。《江河水》的悲剧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悲惨的传说
    关于《江河水》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对新婚夫妇,原本和和美美,过着恩爱幸福的生活,不料丈夫被官府抓去服劳役,一去他乡数年,妻子苦苦等待。一日,忽闻丈夫因不堪劳苦,客死他乡,妻子异常悲愤,来到送别丈夫的江边,追思夫妻恩爱的往事,不禁放声痛哭……黑暗的社会制度让老百姓有苦无处诉、有冤无处伸,这一对善良的恩爱夫妻, 连男耕女织,夫唱妇随的普通老百姓的正常生活愿望也难以实现,最终阴阳两隔。他们的悲惨遭遇令人动容,发人深省,它以悲剧的美引起人的共鸣,带给人极大的震撼。
    
    二、凄婉的音乐表现形式
    1、旋律与节奏
    旋律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表现手段,是音乐的灵魂和基础,节奏是旋律不可分割的部分,是音乐的骨架,《江河水》凄婉的旋律与独特的节奏生动地刻画出悲剧性的音乐形象,带给人悲剧美的情感体验。
    引子部分旋律从低音起奏,然后连续四次四度上扬,中间旋律跳进至高音“6”,然后旋律连续下行,音乐呈现出深沉、压抑的性质,透露出可怜的妇人哀伤、无助的心境,旋律进行中出现几处停顿,似断断续续的哭诉,抽泣,预示着悲剧人生的开始。
    乐曲第一部分开始乐句旋律呈波浪式起伏,犹如低声的倾诉,音调凄凉而悲切;第二乐句旋律以十度大跳,表现出极度的悲愤、激动;第三乐句节奏抑扬顿挫,似句句血泪,表达出妇人的撕心裂肺、悲痛欲绝;最后的再现乐句加了一小节扩充,首尾呼应的同时,又显得痛苦无奈而意味深长。
    
    2、调式
    调式是音乐的表现手段之一,不同的调式由于音程结构不同,会造成音响色彩的差异,从而营造出不同的情绪效果。
    乐曲第二部分音调平稳,采用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同音转调方法,由第一部分的激越的A羽转入暗淡的A徴,同主音转调使它和第一部分形成调性色彩的对比,好似如梦如痴,百思不得其解,茫然无奈。
    3、速度与力度
    乐曲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但是速度和力度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乐曲展现出激动、愤怒之情,音乐由哭诉、沉思变成愤怒的声讨和激昂的反抗,极大地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4、音色
    《江河水》五十年代初经加工整理成为一首双管独奏曲,六十年代初由黄海怀移植为二胡独奏曲后流传更为广泛。不论是作为双管独奏曲,还是作为二胡独奏曲,《江河水》都能展示其惊天地泣鬼神的独特魅力,与双管和二胡这两件乐器独特的音色是分不开的。
    双管是一种加哨子的管乐器,由两支形制完全相同的管并列在一起构成,演奏时,两支管子同时发音,高音区激越嘹亮,中音区柔和圆润,近似人声呜咽哭泣。以双管演奏《江河水》能充分发挥其近似人声的特殊的音色,逼真地表现出乐曲的痛苦、哀伤,凄凉、悲愤。
    二胡是民族乐器中最具特色的乐器,其音色有着明显的忧伤、哀愁,具有令人难忘的感染力。以二胡演奏《江河水》,区别于双管,它更加深沉、细腻,它那种内敛的忧伤和凄美,更加痛彻心肺。因为它甚至使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伏案痛哭,并道出:《江河水》拉出了人间悲切!
    当然,一首好的音乐作品,还离不开传神的二度创作。《江河水》的悲剧美同样体现在演奏家的高超演奏技艺之中。闽惠芬演绎的《江河水》无疑是最优秀的代表。著名二胡演奏家闽惠芬的演奏,完全是将身心与胡琴和为一体,用生命去演奏,时而幽咽呻吟,时而满腔悲愤,时而柔情诉说,时而长歌当哭,似乎要将所有的生死苦痛全部诉诸那把二胡之中,其感染力之强叫人肝肠欲断,裂人心肺!
    参考文献:
    (1)朱红《美育》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杨辛、甘霖《美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杨培秋《美学入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4)施弘 李金田《中专美学基础教程》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3(5) 程民生《音乐美纵横谈》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6)冯伯阳《音乐作品欣赏导析》吉林教育出版社1996(7)高兴 江柏安 姚军《大学音乐》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8)《音乐欣赏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