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建筑 > 建筑文化 >

古老保国寺大殿 榫卯技术巧而精


    
    众所周知,由于南方地区潮湿多雨,虫蛀蚁蠹,古建筑很难保存。因此唐宋以来的古建筑多保存在北方地区,新中国成立前,梁思成、刘敦桢在河北、山西等地发现了许多早期建筑。新中国成立后,刘敦桢兼任南京工学院建筑系主任,开始系统地组织学生进行江南地区的古建筑调查工作。
    1954年夏,南京工学院学生戚德耀、窦学智、方长源等进行暑期实习,在宁波进行浙东民居和古建筑的调查。工作接近尾声时,他们偶然听说洪塘北面有座规模很大的古佛殿,便前往一探究竟。他们仔细察看了寺内天王殿、大殿、方丈殿、东西厢房、钟楼、鼓楼、藏经楼等建筑,其中大殿气势雄伟,面宽、进深各三开间,平面呈纵长方形;斗拱用材粗壮古朴,枋上隐刻“七朱八白”;佛座后嵌有《造石佛座记》,戚德耀发现其上镌刻有“崇宁元年”(1102年)的字样。这可是宋徽宗赵佶的年号!三人强抑住内心的惊喜,兴冲冲地赶回南京,向刘敦桢先生汇报了这一重要发现。至此,江南地区第一座宋代建筑终为人们所熟知。
    据载,保国寺始建于东汉,骠骑将军张意及其子中郎将张齐芳曾隐居于此,后改建为寺院,唐武宗灭佛时被毁。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重建,赐“保国”匾额。唐末再次被毁,并于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重建山门、大殿。
    整个大殿采用了宋代典型的“厅堂式”构架方式,全部结构皆用斗拱之间的巧妙衔接和精确的榫卯技术,不用一枚铁钉将建筑物的各个构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承托起整个殿堂屋顶50余吨的重量。前槽巧装三镂空藻井,藻井低而供佛像空间高旷,构思精巧,对比强烈。
    保国寺大殿是江南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构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与现存唐宋辽金建筑实例相比,保国寺大殿所具有的特征,不仅与《营造法式》的诸多规定最为接近,同时也保存了比《营造法式》更早的一些做法,反映了当时木构建筑的独特风格和在力学研究上达到的高超水平。1961年,保国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保”单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