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建筑 > 建筑文化 >

陈氏书院的灰塑装饰艺术


    灰塑是岭南地区特有的建筑装饰艺术,民间称之为“灰批”。灰塑的主要原料为石灰,经过特殊的加工提炼、干燥定型以后,就会变得非常密实、坚硬,雨水不会渗入,而且在抗压强度、韧度、寿命以及黏合力方面均可与水泥媲美,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早期的灰塑可能是从实用的建筑形式中演变过来的,人们为了掩饰屋顶瓦面的接驳缺陷,防止风沙、雨水的渗入,就用灰浆填补,形成覆竹形的屋脊,此时纯粹是作为实用的东西。后来人们觉得这样过于单调,便将它加高加大,并在上面塑形赋彩以求装饰。灰塑强度高,耐酸、耐湿、耐高温,可以保持一二百年之久,特别适合广东的气候。与同为岭南建筑装饰艺术经典的陶塑、砖雕相比,灰塑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山墙灰塑
    
    灰塑、陶塑脊
    山墙灰塑
    灰塑始于何时尚未发现明确的记载,现立于佛山祖庙中明代正德六年(1511年)的“郡马梁祠”牌坊是岭南地区遗存最早的使用灰塑的实例。尽管不能确定是否为明代原作,但其构图、工艺技巧已具备早期灰塑的部分特点。始建于元初,康熙六十年(1721年)重建的番禺沙湾留耕堂,其屋脊灰塑基本体现了康熙年间的建筑特色,出现了高浮雕的鹿、鸡、猴等动物形象和象征万代绵长的植物藤蔓,构图布局也开始注重主次错落。现存于顺德西山庙的“早占春魁”灰塑,为清道光四年(1824年)时的作品,是为数不多的可明确其年代的早期灰塑。至清光绪年间,灰塑装饰达到其发展的顶峰,工艺繁复,场面宏大,题材广泛,注重人伦,表现出浓郁的岭南特色。
    陈氏书院的大型灰塑是民间建筑实用性和装饰性有机结合的艺术典范,主要分布在屋顶正脊、垂脊、廊门、屋檐、山墙、墀头、窗檐等处,总长2500多米,平均高度09米,总面积约2448平方米。题材丰富、造型生动、色彩斑斓的灰塑装饰,将陈氏书院装扮得亮丽豪华。
    
    一、灰塑的制作工艺
    (一)炼制灰泥
    灰泥的主要成分是石灰,传统上也有以蚝壳、蚬壳烧成贝灰作为原料,炼出的灰浆膏体细腻,黏度高,耐风化,是制作灰塑的上等材料,但由于制作工艺复杂,现已弃用。制作灰泥时,先将石灰和水混合,混合过程中要不断用重物对石灰进行锤打,此过程称为“舂灰”,这样可以使石灰和水的化合较为充分,制成的灰泥浆体细腻,黏稠度提高。若石灰与水化合不充分,灰塑成品中的石灰颗粒在自然条件下会发生爆裂,这种现象称为“爆灰”,会严重降低灰塑成品的寿命。将调制好的灰泥置于塑料袋中捂十五天以上,此过程称为“养灰”。养好的灰再经过捶打发黏至拉丝状方可使用。灰泥的质量是灰塑成功与否的关键。由于灰塑多暴露在室外,必须有较强的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这就要求灰泥要有一定的强度;另一方面,灰泥又必须有较高的可塑性和柔韧性,可以满足各种造型的需要。若灰泥的固化速度太快,则不利于雕塑;若固化速度慢,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而且成品易损坏。因此,灰泥的配制至为重要。
    有经验的艺人在制作灰泥的过程中,加入红糖、糯米粉等。糯米粉可以增加灰膏的黏性,糖用于吸水,控制干燥的时间。灰泥有两种,一种叫“草根灰”,一种叫“纸筋灰”,是按照不同的分量和比例,分别在灰泥中加入稻草或草纸特制而成的。“纸筋灰”中,还可以添加颜料,调制成各种颜色的“色灰”,方便直接以色灰雕塑图案。由于灰泥的主要成分是石灰,呈碱性,所以不可使用植物性颜料,两者易起反应,颜色褪得快,而必须使用矿物质颜料。由于矿物质颜料的研磨费时费力,近年灰塑艺人逐渐开始使用化学的丙烯颜料。
    (二)构图
    灰塑装饰没有程式化的模式,都是在现场施工制作的,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随意性,对于熟练的师傅来说,脑子里的构思会比画出来的图稿更精细、更好把握。艺人根据建筑空间和装饰部位的需要,直接在建筑物上设计图案,并根据装饰部位的不同,结合其实用功能,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装饰手法和构图内容。如,在正脊和连廊上的灰塑安排得相对多一些,而在垂脊上的安排得少一些,完全符合造型艺术中水平线给人的安定稳重感、斜线给人的开阔伸展感的美学观念。作为屋脊装饰,为避免对瓦面造成过大的压力和风对高大装饰物的冲击力,艺人将连廊上的灰塑造得参差错落,而正脊上的灰塑则巧妙利用每组图案之间和山水、人物故事的背景留有采光透风的墙洞。这样,造型形体变化舒展,主体、附体关系处理得当,空间关系虚实相辅,灰塑装饰显得通透轻巧。同时,墙洞的出现,对风有一定的疏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风对脊饰的冲击力,也减少了脊饰对屋顶的重压。
    (三)批底
    选用“草根灰”,其质地比较硬,用来做灰塑的底子。根据表现对象突出于墙面的距离,可分为三类:平面做、半边做、立体做。“平面做”即平雕、浅浮雕,表现对象略高于墙面,通常在5厘米以下。“半边做”类似于高浮雕,表现对象高于墙面5~20厘米不等。“立体做”即圆雕,表现对象完全突出于墙面之外,自成一体。高浮雕和立体圆雕的制作需用瓦筒作基础,根据造型要求用铜线扎成骨架,将“草根灰”填入压实。隔一两天之后,待第一层“草根灰”将干未干时,填入第二层,如此类推,以每层2~3厘米的厚度往外扩展,大约要填六七层,才能大体成型。批底时,干湿度的把握至关重要。灰泥太湿则难以成
    灰塑、陶塑脊
    型,太干则两层之间无法紧密黏合,遇有热胀冷缩,灰塑表面会呈不规则的鳞片状翘起、卷曲,一片片脱落,行话称这种现象为“翘壳”。
    (四)塑型
    结构成型后上“纸筋灰”,厚度控制在05厘米左右,最多不超过1厘米。雕刻时灰匙的运用很讲究技巧,厚薄深浅务必要一匙到位,涂涂抹抹地添加反而会越描越丑。灰匙是制作灰塑的基本工具,匙头呈舌状,后为木柄,两者成90度折角。灰匙从小到大有多种不同规格,根据物象的形体尺寸,选用不同型号的灰匙,结合手的拈、贴、抹、捏等技法,对物象进行细部塑造。相比于“草根灰”,“纸筋灰”更加细腻和柔滑,比较适合塑造物象的表情等细节。在陈氏书院前院东面连廊东侧,塑有《三国演义》里的故事《张松看孟德新书》,讲的是刘璋的谋士张松赴许都会见曹操,曹操的谋士杨修取出曹操的新作《孟德新书》给张松看,以显示曹操的才华;不料张松看后,讽刺该书是抄袭战国无名氏之文,并运用惊人的记忆力将全文背诵一遍,无一字差错,还说蜀中三尺孩童皆能背诵,曹操盛怒之下将新作烧毁。画面中,张松凝神细看展示在面前的新作,曹操和谋士杨修等人在一旁面带笑容,洋洋得意。艺人采用立体造型的表现形式,把情景生动地塑造出来,形成“塑”与“彩”结合的立体画,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
    (五)加彩
    一部分颜料是用“纸筋灰”调制成的“色灰”,是灰塑的主体颜色;另一部分颜料单独使用,待灰塑干到七成左右方可动笔,这样可以让颜料借助石灰硬化的过程,牢牢地附着在灰塑的表面。加彩时遵循“先里后外、先大后小、先深后浅”的原则,即先刷里面,再刷外面;先刷大的色块,再刷小的色块;先刷深的色块,再刷浅的色块。对灰塑加彩往往需要两至三遍,每一笔颜料不能蘸得过多,要细而匀称地落笔,但是又不能过多地反复,否则会使形象走样。陈氏书院的灰塑,大多使用红、黄、蓝、绿等色,适当添加白色,缓和了色与色之间的冲突,温和而绚烂多彩,冲淡了大面积的灰墙、黛瓦、栗色梁柱所形成的过分庄严的气氛,使凝实沉重的屋顶随着鲜艳明快的色彩产生向上挺拔的轻快感觉,配以厚重的底色,整个建筑给人安定踏实、端庄稳重之感,有协调、舒适的效果,令人百看不厌。
    在灰塑施工过程中,不同位置的灰塑在施工方法上也各不相同,必须考虑造型的体量、重力和附着力等因素。陈氏书院山墙垂脊前沿,有六对灰塑独角狮,它们头长独角,张口翘尾,大眼圆睁,蹲伏在檐沿上,凌空而下,气势雄伟。关于这些独角狮,在民间还流传着一段故事。传说在明代初年,佛山出现了一头怪兽,不断窜入农家吞吃禽畜,破坏田地,给村子带来了极大灾难,村民人心惶惶,用了许多办法都没有把它赶走。后来有人想出“以怪制怪”的方法,请来当地艺人,仿照怪兽的形象,用竹篾扎成一只宽鼻大耳、两眼外凸、五彩斑斓,张着血盆大口,形象十分凶猛的独角狮子。当怪兽出现的时候,村民们便燃放鞭炮,敲锣打鼓,舞动着独角狮向怪兽冲去。怪兽看到比自己还大、还可怕的独角狮,掉头就跑,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村民又过上了太平的生活。从此,独角狮就流传了下来,成为避邪消灾、保平安的象征。陈氏书院的灰塑独角狮,长16米,高1米,由于体型巨大,重量超常,艺人施工时,在墙体内埋入截面达3厘米的方形钢筋,伸入狮子腹部,利用钢筋的支撑力与山墙的拉力,将狮子固定在倾斜的垂脊上。但是,由于塑造狮子时计算不够准确,钢筋只连接到狮子颈部,狮头失去失撑,沉重的狮头在长期重力作用下,断裂脱落。在2002年的维修中,工人在主钢筋上扎上许多20~30厘米长的粗铜线,伸向各个部位,在铜线上层层包裹“草根灰”和“纸筋灰”,将狮头重新塑形。维修后的狮子焕发了神采,更加结实牢固了。
    二、灰塑的装饰题材及造型艺术
    陈氏书院的灰塑形式有浅浮雕、高浮雕和圆雕等,塑造了人物、动物、植物、山水、园林、诗词字画等,主要是宣扬人伦、孝悌、进学的礼制观念内容,以及企盼福、禄、寿、喜的民间生存观念和歌颂清逸淡远、品行高洁的传统人文精神。
    (一)灰塑人物
    灰塑人物装饰应用于较为豪华的传统建筑。灰塑人物装饰要求高、难度大,特别是立体人物的塑造需要掌握高超的技巧。人物一般不作过细的刻画,而用简练、概括的大写意手法表现其神韵。人物造型夸张,线条粗犷,身体比例失于常理,体形适当加宽变矮,身体略向前倾,符合仰视的视觉效果要求。如果严格按照人体的正常比例去塑造作品,从下往上看,就会产生形如蜡烛般瘦长、呆板的感觉。
    (二)灰塑动物
    动物塑造注重它的造型美感和灵动,不完全讲究形似。在陈氏书院的灰塑动物中,蝙蝠的形象最为丰富生动。在汉字中,“蝠”与“福”同音,蝙蝠因而成为“福”的象征。蝙蝠是一种具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蝙蝠的寿命较长,它的血液、胆囊和翼翅都有药效,能明目和延年益寿,所以蝙蝠又与长寿有密切关系。真实的蝙蝠形态并不好看,而艺人将蝙蝠进行夸张变形处理,把本来形象丑陋的蝙蝠塑造得俏皮可爱、和蔼可亲,并派生出鹰嘴蝙蝠、翘尾蝙蝠、鸡腿蝙蝠、龙角蝙蝠等形象。以五只色彩斑斓的蝙蝠围绕一个“寿”字,表示“五福捧寿”;两只活泼可爱的蝙蝠相叠,称为“福上加福”;蝙蝠口中含着如意绳结、桃子,寓意“福寿双全”;在一只蝙蝠前面加上几个铜钱,称为“福在眼前”;以手持宝剑或扇子的钟馗招引一只翩翩飞舞的蝙蝠寓意“引福归堂”。这些蝙蝠,都被绘成红色,因为红色能降魔驱邪,“红”又与“洪”谐音,红蝙蝠更被视为吉兆,称做“洪福齐天”。
    (三)灰塑植物
    植物是灰塑装饰中最主要和最常用的纹饰,灰塑植物的工艺虽然相对简单,但要做好它绝非容易。艺人在捏塑花草的时候很注意每朵花、每片叶的摆放位置、层次错落及阴阳向背等,手艺高超的艺人塑出的植物如真的一样,鲜艳夺目。在岭南,有“扫乌烟,画草尾”的俗语,草尾纹饰在灰塑装饰中应用广泛。它取材于忍冬、荷花、兰花、牡丹等花草,经艺术处理后作“S”形波状曲线排列,构成二方连续图案,花草造型曲卷圆润,通称“卷草纹”,在岭南称之为水草或草龙。卷草纹常以黑色为底,因为黑在五行中代表水,而水、龙都是能克火的事物,人们希望以此免受火灾。陈氏书院聚贤堂东、西面山墙的草尾纹,底层铺有一层很薄的玻璃镜片,厚度只有01厘米,灰塑草尾是粘贴在玻璃镜片上的,装饰工艺十分讲究。
    (四)灰塑山水
    灰塑山水是十分雅致的装饰,主要装饰在屋顶的正脊和连廊、墙檐上。山水灰塑如同一幅立体的彩色山水画,它讲究景物的远近透视比例,山形的层次和走势,河流的源头和流向,以及树木、房屋、小桥等各种景物的搭配。山水题材的灰塑,其造型是次要的,关键在于上彩,通过彩绘,表现层次变化和立体感。因此,灰塑艺人需要有很深的国画功底,才能把一幅灰塑山水画好。在陈氏书院前院西面连廊的东侧,塑有一幅《羊城首景》图。据乾隆《广州府志》记载,清代羊城八景分别为:粤秀连峰、琶洲砥柱、五山霞洞、孤兀禺山、镇海层楼、浮丘丹井、西樵云瀑、东海鱼珠。镇海楼,俗称五层楼。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在扩建广州城时,在越秀山的北城墙上修建五层楼,以壮观瞻。登楼眺望,珠水云山,群峰叠翠,羊城景色,尽收眼底。这幅灰塑作品表现了羊城首景粤秀连峰上峰峦起伏的优美景致,同样题材的景致还有琶洲砥柱、西樵云瀑等。
    三、灰塑传统技艺的传承任重道远
    在岭南地区,灰塑与传统建筑装饰木雕、石雕、砖雕齐名。灰塑不仅具有三雕所展现的立体感,而且具有壁画的色彩感。如果说木雕是古拙,石雕是坚实,砖雕是质朴,那么灰塑则是瑰丽。灰塑装饰通俗易懂,具有雅俗共赏的美感,给人以亲切愉悦的感官享受。但是由于它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建筑装饰工艺,装饰范围主要局限在古建筑或仿古建筑中,于现代建筑难以适用,导致灰塑的市场空间狭小、生存环境有限,经营日益惨淡。加之灰塑工作十分辛苦,不但要高空作业,还要日晒雨淋,手艺难学,收入又低,工作不定,生活不安稳,愿意从事灰塑的艺人越来越少。所幸的是,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建立,灰塑工艺日益受到重视。2008年,广州灰塑正式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都艺人邵成村被选为代表性传承人。现在政府十分重视灰塑的保护和修复,正在逐步建立一套有效的保护机制,在政策上加以引导,在资金上予以扶持,一方面使得灰塑艺人的生活得到切实有力的保障,能够专心地进行灰塑创作、修复;另一方面,政府在相关项目上加以扶持,让灰塑艺人在进行创作、修复古建筑灰塑的过程中,教授徒弟,促进灰塑工艺的传承。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在文化遗产日组织灰塑展演活动,请民间艺人现场展示灰塑制作工艺,使市民有机会切身感受灰塑;进一步开拓灰塑市场,推动灰塑往家庭室内装饰品方向发展,在保留传统材料和制作工艺的前提下,融入现代都市生活的题材,尝试、开发适合家庭装饰、摆设用的相对小型的灰塑工艺品,相信这样可以为灰塑未来的发展开辟一条宽阔的道路。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