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建筑 > 建筑文化 >

钟鼓楼 老北京的记忆


    导语:钟鼓楼是汉族传统建筑之一,属于钟楼和鼓楼的合称,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报时的建筑。钟鼓楼有两种,一种建于宫廷内,一种建于城市中心地带,多为两层建筑。宫廷中的钟鼓楼始于隋代,止于明代。它除报时外,还作为朝会时节制礼仪之用。
    钟鼓楼曾是元、明、清代都城的报时中心。在城市钟鼓楼的建制史上,北京钟鼓楼规模最大,形制最高,是古都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2010年,美国《时代》周刊在其所评选的“亚洲之星”中,将北京的钟鼓楼地区列为“消失前最值得一看的地方”。当然,《时代》周刊所指的,是与钟鼓楼在肌理和精神上早已融为一体的那片历史街区。《时代》的忧虑最终得到了证实,2012年12月12日,北京市东城区政府下发“关于钟鼓楼广场恢复整治项目范围内的房屋征收的通知”,与补偿方案一起张贴在钟鼓楼周边的胡同院墙外,这意味着钟鼓楼广场恢复整治项目正式启动。(新华网)
    
    钟鼓楼
    钟鼓楼
    曾经听人说,每年都有难以统计的外国人或外地人去北京游览故宫,可住在北京城里的许多本地人反而未到过。细细想来这没什么可奇怪的,如果某样东西完全浸染在生活之中,人们往往不会觉得很珍贵,但是一旦要失去的时候却倍加珍惜,现在的钟鼓楼便是这样的情况。由于城市整体规划的需要,钟鼓楼面临大面积改造。一波怀旧潮把钟鼓楼又一次拉回了人们的视线。当人们拿起相机的时候,也许所留恋的并不是那些还并不太古旧的建筑,而是那满溢着浓浓老北京味道的生活方式和气息。
    历史 几经重修的地标建筑
    钟鼓楼是坐落在北京南北中轴线北端的一组古代建筑,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北端。两楼前后纵置,气势雄伟,巍峨壮观。钟鼓楼曾是元、明、清代都城的报时中心。在城市钟鼓楼的建制史上,北京钟鼓楼规模最大,形制最高,是古都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见证中国近百年来历史的重要建筑。
    钟鼓楼始建于元代至元九年,后毁于火灾。明永乐十八年重建钟鼓楼,并确立了其位于都城南北中轴线北端的地位。嘉靖十八年鼓楼遭雷击起火,第三次重修。钟鼓楼在清代历经修复,目前所见到的鼓楼建于明代,钟楼则建于清代。1924年,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离开紫禁城后,钟鼓楼便失去了报时功能。1932年和1941年前后,为保护建筑并有效地利用,对钟鼓楼进行了不同规模的修缮。1984年国家对钟鼓楼进行大规模的修缮,1986年成立钟鼓楼文物保管所,负责该文物建筑的保护管理与利用。
    随着历史的发展,钟鼓楼的功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元、明、清三朝,钟鼓楼作为古都的报时中心,鼓楼置鼓,钟楼悬钟,每天精准报时。当初文武百官上朝,百姓生息劳作均以钟鼓楼的报时为依据。
    结构 钟楼、鼓楼交相辉映
    鼓楼通高46.7米,三重檐,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剪边,是一座以砖木结构为主的建筑,共分两层,一层为无梁拱券式砖石结构,南北各辟三个券洞;东西各辟一个券洞;东北隅设蹬楼小券门和蹬楼通道。
    鼓楼二层陈列有古代计时器碑漏和铜刻漏。碑漏内部设12根铜管,最后一根铜管下置铙片。碑漏上方设一投球孔,铜球通过所有铜管的时间为24秒,然后击铙报时。据史料记载,鼓楼上的铜刻漏为宋朝年间制造并相传下来,后辗转遗失。现在鼓楼内陈列的铜刻漏是仿制的,分为四级漏壶,由上至下分别是:天池、平水、万分、收水。收水壶设箭尺于水中,水涨箭浮,依刻显时,旁边的铙神每隔15分钟击铙八次报时,每天误差仅在20秒左右。
    钟楼通高47.9米,重檐歇山顶,上覆黑琉璃瓦,绿琉璃剪边,是一座全砖石结构的大型单体古代建筑。钟楼东北角开一蹬楼小券门,登75级台阶至二层。整个建筑结构强调了共鸣、扩音和传声的功能,这种设计在我国钟鼓楼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钟楼二层陈列的报时铜钟制造于明永乐年间。铜钟悬挂于八角形木框架上,通高7.02米,钟身高5.5米,下口直径有3.4米,钟壁厚12-24.5厘米,重达63吨,是目前我国现存铸造最早、重量最重的古钟,堪称中国的“古钟之王”。据文献记载,铜钟采用传统的泥范法,利用地坑造形群炉熔铸。钟体全部由响铜铸成,撞击时声音浑厚绵长,正所谓“都城内外,十有余里,莫不耸听”。传说当年铸钟久铸未成,眼看限期将近,老铜匠华严心急如焚,女儿华仙跳入炉中,终于铸成了这口大钟。百姓为了纪念舍身救父的华仙姑娘,在小黑虎胡同修建了“金炉圣母铸钟娘娘庙”,现也成为了一处景点。
    回忆最具老北京风貌的生活地带
    曲折的胡同里,灰墙红门、旧砖墙上柔和的阳光、遛狗的老人、各式各样的小店……每一幅景象似乎都在述说着老北京的静谧与安详。
    走在拆改区内,从鼓楼西大街进入钟楼湾胡同的西南入口,右侧是鼓楼,左侧临街的一面坐落着一个个小店面,以服装店和咖啡馆、酒吧为主。由于即将拆迁,现在依然开门营业的店铺已经不多。到了钟楼西南角,右拐横跨广场,东侧的南北向街道名为钟楼湾,胡同中多是一些小四合院。这些院落并不简单,每一座都有大约百年的历史,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文保理念的缺失,这些建筑都不同程度遭受了毁坏,历经坎坷,却也能保留下来。或许对于见惯了皇家宫殿、名寺古刹的人来说,这些小院显得微不足道,但它们的存在,却是钟鼓楼地区历史面貌的重要一环。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