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国学漫谈 >

魏晋南北朝时的胡服汉化


    
    西晋末年,由于统治者的腐败,晋室被迫南迁。五胡十六国交替出场,少数民族统治者强行推广本民族服装,禁止汉人穿戴汉族衣冠。尽管如此,胡服还是无法改变汉服在中原地区的主流位置,胡、汉两种服装各不想让,相互影响,不断融合,不经意间各自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胡服和汉服有很大的差别:合身的袴褶装,短的袍衫,各式的靴子是北朝服饰的特点。胡服有不同的服饰搭配,如:穿着绯袍(红色)要佩戴上金带;穿着小袖长身袍的,要佩戴金玉带。同时由于战争的原因,紧身、窄袖、圆领、有开衩的胡服,因为方便行动、有很强的实用性,因而较其它服装款式更为流行,成了北方时髦的服装。于是短衣褶成为北方民族的主要服饰。
    北方游牧民族由于生活需要,穿着以衣裤为主,这种衣裤就是我们前文提到的袴褶服。袴褶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服装,基本款式为上身穿齐膝大袖的衣服,下身穿裤管肥大的裤子。也就是上身穿着褶,下身穿着袴。褶的形制类似于短袍,比襦稍微长,大袖,左衽(汉族的为右衽)。而和短短的襦相配的款式叫“襦袴”。袴褶服的面料常常采用比较粗厚的毛布。
    袴褶服不但是北方民族平民穿的服装,也被少数民族政权当作朝服。封建贵族是不得穿短衣和裤子外出的,他们必须在襦袴外加穿袍裳,只有骑马的、经常从事劳动的人为了行动方便才直接把裤子露在外面。到了晋朝的时候,这种习惯才有所改变。
    北朝妇女喜欢穿类似于今天翻领女大衣的有夹领的长袍,有些人也穿袴褶服。北朝一种常见的女装就是:上身穿长度仅及臀部的宽袖短褶,下身穿裤腿散开的大口裤子。这样的打扮显得身材苗条,亮丽动人。
    北朝胡服的腰带做工考究,别具一格。皮革制成的腰带配有带钩和带扣,点缀着宝石、金、银、玉等珍贵的饰物,饰物上面还要雕出精美的图案。帝王的腰带就更加奢华,有名的“金镂玉环带”上就有珍珠金饰,为北周文帝所有。
    北方少数民族不用冠、簪,更没有冠冕制度。他们不像汉族那样将头发束成发髻,而是将头发编成辫子,或披散头发,或将头顶和前面的头发剃掉。他们习惯于戴帽子,帽子的种类很多,有“金镂合欢帽”、“突骑帽”、“面帽”、“风帽”等。
    其实,胡服早在赵武灵王的时候就被汉人穿用了,只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具体地说是到了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胡服才被包括汉人在内的居民大规模穿用。
    作为胡服中的最主要服装,轻便实用的褶袴从东汉时期起就传入北方边境地区的汉族居民中了。汉族接受了褶以后,做了一些改动,把原来又细又窄的衣袖改成了下部宽大的长袖子。因为劳作需要,所以农夫、士兵、仆役大多穿着这种衣服。到了南北朝时期,南方汉人也开始穿着,但汉人总觉得在正式场合穿,好像缺少严肃感,于是,就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在把上身的褶衣袖管加大的同时,下身的裤子也加大了裤管,变成大口裤,很像今天流行的“裙裤”。没有战事的时候,把裤管散开成为衣裳,遇到急事的时候就扎起来成为缚裤,一举两得,这是南朝的袴褶服。同时,南朝袴褶又反过来影响北朝的袴褶,使得胡人的袴褶渐渐趋向于南朝袴褶的样式。这种服装一直流行到隋唐的时候,而且成为了朝服。
    北魏政权建立后,面对广大汉族居民,北魏统治者意思到要巩固政权,就要接受已经根深蒂固的汉族文化思路和政治制度,引进先进的汉族文化。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开始了全面的改革。为加快汉化进程,孝文帝下诏宣布改革服饰制度,命令无论男女一律改穿汉服,废除了鲜卑祖先的宗族胡服。
    自北魏改穿汉族衣冠后,具有典型游牧民族特色的胡服,被宽松典雅的汉族衣冠代替,胡人的男子们也都身穿宽袖上衣,长长的裙裳,腰间束着宽带,头戴纱冠,束发,也插上簪,脚上穿着鞋头高高耸起的厚底舄。这套礼服的领子虽然做成了前端竖起来的宽曲领,和汉服有一些差别,但从整个着装风格、服装样式和服饰搭配上来看,已经和汉服没有什么差别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