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牛弹琴图 — 清代高僧石涛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1:11:30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对牛弹琴图》构图奇险,笔墨老到,画中老人泰然席地而坐,神情严肃,正对着前方的一头牛儿抚琴。牛儿温顺的蹲在地上,作侧耳倾听状。四周淡淡云烟环绕。此画题名《对牛弹琴图》。 我们都知道,“对牛弹琴”常比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道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但此图中作者石涛自题“世上琴声尽说假,不如此牛听得真”等诗句,反映出石涛难遇知音,而只能寄托于“牛声一呼真妙解”,反映了作者孤独落寞的心境。 此《对牛弹琴图》为石涛晚年的作品,画上用较大的位置题写了石涛与友人相互酬唱的诗歌,计有曹子清、顾维祯等人的诗,最后则是石涛所作两首古体诗。根据学者朱良志先生的研究,石涛可能作过至少三幅《对牛弹琴图》,为什么石涛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多次不厌其烦地以“对牛弹琴”为主题作画呢? 这一切要从石涛身世说起。 生活于晚明清初的石涛,原为皇族之后。其父朱守谦为广西桂林靖江王。明嘉靖皇帝自缢之后,朱明皇室不少人窥视帝位,朱守谦也是其中之一,然而最后兵变失败被擒,死于福州,死时,石涛尚且年幼。为了苟全性命于乱世之中,石涛削发为僧,堕入空门。石涛幼小即富画才,出家之后便潜心于书画诗文之研究。 对于一个皇族后裔来说,本该过着一种极为优裕的生活,而佛门又岂能成为安身立命之所。石涛并不甘心命运的沉沦没落。然而年纪尚轻的石涛却又无可奈何,有二十多年的时光游荡在江浙皖山水之间。这些落魄孤苦的岁月中,得山水灵启,石涛画艺不断精进,特别是在安徽宣城十多年里,石涛交往了不少当时的文人学士,在南京之时认识了不少达官显贵,而自己的画名也日渐大了起来,对比之下,自己难脱和尚身份,相应于自己的不得志,内心苦闷不已,于是石涛曾两次接了康熙的圣驾,在康熙南巡扬州,石涛接驾后不久。他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便动身北上京师,试图以自己绘画为敲门砖,进入清廷之中,为清廷效力,谋取名利地位,然而,在约有三年的光景里,石涛住在京师偏远的慈源寺,其时的皇家画院流荡着“四王”画派的拟古之风,而对石涛的创新之作并不青睐,石涛也并未得到所交达官显贵的推荐,事情毫无进展,石涛最终丧气灰心,于是买舟难归,抵达扬州,这一年石涛已经51岁了。所有的理想与追求都在这一刻破灭也,而人生一无所有也。再十年以后,石涛基本闭门不出,疏远世事,精神颓废至极。 人至老境,回想一生之经历,往事沉浮,生而不逢时,追而不可得,家国之痛,人生之苦,不能不充满对现世的失望并升起悲凉之感,唯有借画图以泄心中抑郁,只好“有心欲说心中事,……牛声一呼真妙解”。 作为一幅主题性绘画,其中包涵着反讽与自喻,呈现出一种与现世的反叛对抗并表达人生的落寞孤寂。这种反叛与对抗无疑是一种长久的生命状态,根源于“生不逢时”的命运遭际,其中包涵着一种生命的孤愤之情,即使偶尔有顺从的姿态,但那也只有落寞人生中的一线昙花。 《对牛弹琴图》与其说是与友人唱和戏乐,不如说是对“知音何在,曲与谁弹”的诉求。《对牛弹琴图》操琴的老人,正是石涛。 (本文部分段落引用幽斋先生文章) 【画家简介 —石涛】 石涛(1630一1724年),明末清初的“四大高僧”之一。中国清代画家。僧人,法名原济,一作元济。本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游南京时,得长竿一枝,因号枝下叟,别署阿长,钝根,山乘客、济山僧、石道人、一枝阁,他的别号很多,还有大涤子、清湘遗人、清湘陈人、靖江后人、清湘老人、晚号瞎尊者、零丁老人等。 当时有四位艺术水平很高的僧侣画家,朱耷、石涛、弘仁、髡残。他们在艺术上主张重视生活感受,强调抒发情感,创造出豪放、磊落、独具风采的画风,对振兴当时画坛有深远的影响。 石涛作画构图新奇。无论是黄山云烟,江南水墨,还是悬崖峭壁,枯树寒鸦,或平远、深远、高远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他尤其善用“截取法”以特写之景传达深邃之境。石涛还讲求气势。他笔情恣肆,淋漓洒脱,不拘小处瑕疵,作品具有一种豪放郁勃的气势,以奔放之势见胜。对清代以至现当代的中国绘画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有《搜尽奇峰打草稿图》、《淮扬洁秋图》、《惠泉夜泛图》、《山水清音图》、《细雨虬松图》、《梅竹图》、《墨荷图》、《竹菊石图》等传世。著《苦瓜和尚画语录》,阐述了他对山水画的认识,提出一画说,主张“借古以开今”,“我用我法”,和“搜尽奇峰打草稿”等,在中国画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石涛画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