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琴棋书画 > > 古琴入门 > 古琴琴式 >

传世古琴鉴赏之“外观形制与制作工艺”


    
    外观与形制
    传世古琴,多是单纯的黑漆,历年已久,漆光退尽,其色如乌木。因用鹿角焙灰,罩以金漆,故其漆地有露深黄片段,明润娇嫩。偶尔也有用金银、珠玉等八宝灰作胎的,故琴面有大片红黄花绿的,视之极为美观。伪制的琴,即使其各种纹理色彩有近似的,可是漆色犹新,与旧的不同,无法欺人。另外即使断纹可以伪作,但漆的颜色却不可伪充。宋代的漆物,传到今天,它的漆已变得非常的糟朽。故伪制者,其漆色无法掩蔽,仔细一看,便可分辨。
    琴材多以桐面梓底,传世古琴亦是如此。但也有面底皆桐、桐面杉底或面底皆杉的。《太古遗音》说良材“举则轻,击则松,折则脆,抚则滑”,故称之为“四善”。今天人们只能通过龙池和凤沼来观察面板的纹理和色泽,感触其材质的软硬。因其历时弥久,故传世旧琴的材质往往比较松脆,不似新木材之坚实。并且其木材色泽常呈黄色或金黄色,有的甚至已呈紫金色,有经验的古琴家根据木质的颜色也能推断其制造的大致年代。然而,由于古代制琴,多用陈年老木,故琴的木材的年份常常要比制作的年份更为久远。更何况,现在有些仿制的“老琴”,也是用古木制成。因此,仅仅从木质鉴别,似有不足,当结合断纹、音色等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唐代 九霄环佩琴 伏羲式
    传世古琴式样繁多。有些式样出现较晚,其时代较易确定,如蕉叶式,是明以后才有的。而伏羲式、神农式、师旷式、连珠式、仲尼式等,则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有,但琴体的时代风格却不完全相同,需要鉴琴者仔细分别。著名古琴鉴定家郑珉中根据其自身长年积累的鉴定经验,再结合其他艺术品所具时代风格之启发,用已确定的传世唐、宋各时期宫琴、野斫作为标准器比较的方法进行鉴别。比如,他以前人已确定的唐代宫琴为标准,经过反复比较,认定目前存世的唐琴有16 张在国内,1 张在美国。另外,对于宋代各时代的宫琴和野斫,他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
    制作工艺
    一张传世的老琴,历经岁月沧桑,可能会因保存不妥而破败不堪,但只要琴体还完整,一般可请懂得修理老琴的斫琴家或古琴家修理。在漆质方面,因为瓦灰胎时间久了其漆皮容易成片脱落,较难修理,故最好选择传统的鹿角霜胎,要是八宝灰胎,当然更好。其琴面要求左右弧度平正、自然适度,不能有凹陷或高低不平现象。其琴身端正,漆饰色调雅致,各部分加工精细。另外要注意的是其“低头”做得是否合适,弹奏时有无抗指,高、中、低各部分的音色是否均匀、统一。
    传世老琴,因其琴身遍布断纹,故往往会有 ?音,这就要请有经验的斫琴家代为修理。将琴面因断纹而导致的不平整处,用鹿角霜填平,再用水磨,但不能伤及断纹,尽量保证断纹之完整。
    传世老琴还要注意有否“塌腰”或“驼背”。要是“塌腰”严重,不仅会影响演奏,也比较难修。检查“塌腰”的办法,是平视琴面,看其琴身的中段是否有略低于其他部位。“驼背”虽不多见,但更难修,故尤须注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