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琴棋书画 > > 象棋文化 >

古代象棋等级制


    
    古代象棋等级制
    与古代时的围棋一样,古代象棋高手也有棋待诏的官职。这是古代象棋手的最高技术等级。关于这一方面的情况,得先从翰林待诏说起。远在西汉时,就有以擅长棋艺而为待诏的。《汉书》卷六四有《吾丘寿王传》,载当时赵人吾丘寿王在少年时擅长下格五棋,因此被任为翰林待诏。格五是古代棋戏的一种,着法近似于六博。
    唐代与汉代不同,棋待诏隶属于翰林院。所有翰林待诏,同样为皇帝服务,但范围要广泛得多。除了文学家、经学家以外,还包括和尚、道士等宗教人士,炼丹的化学家,占卜命相的术士,医生,书画艺术家以及擅长棋艺和各种杂技的人才在内。他们按照专业,各住一院,领取薪俸,一早就去等候皇帝召唤,至傍晚才回家。其中的文人们,通过与皇帝的接触,可以被皇帝赏识而任更高的官职,甚至担任宰相。翰林学士、待诏的身份高贵,是升官的捷径。
    唐代的棋待诏,有唐玄宗时的王积薪,唐德宗时的王叔文,唐敬宗时的王倚,唐宣宗时的顾师言和唐僖宗时的滑能,都是当时的围棋国手。其中,王叔文在唐德宗时曾专门侍候太子李诵下棋。后来,久病在床的太子李诵即位做了皇帝,即为唐顺宗,王叔文就当了朝廷的宰相。
    到了宋代,翰林棋待诏的制度保持不变。例如宋太宗时的贾玄、宋哲宗时的刘仲甫、宋徽宗时的李逸民等都是因围棋下得特别高而被召为棋待诏。
    宋代的棋待诏比唐代要活跃得多。可是,从什么时候起,才有象棋方面的待诏呢?在唐代和北宋的大量棋待诏中间,虽然很有可能早已有擅长象棋的棋手在内,但未见有明确的文字记载。正式在文献资料中记载象棋待诏的,是在南宋孝宗时。在周密(公元1232—1298年)撰写的《武林旧事》卷六里,有“诸色伎艺人”一条,列举“御前应制”至“消息”等55个行当,共504人。其中不但有绘画、说唱、戏剧、杂技及体育(如摔跤、举重、足球)等等,而且有“棋待诏”一项。其中记载着当时的棋待诏名单。
    郑日新(越童)   礼重(象)
    吴俊臣(安表昊)  尚端(象)
    施茂(施猢狲)   沈姑姑(象,女流)
    矢镇       金四官人(象)
    童先(亦作童先)  上官大夫(象)
    杜黄(象)     王安哥(象)
    徐彬(象)     李黑子(象)
    林茂(象)
    其中,前五人是围棋待诏,后10人在姓名后面注有象的当属象棋待诏。值得指出的是,在10名象棋待诏中间,还有一名女性,名沈姑姑,这是我们知道的中国历史上任过棋待诏的唯一的女子象棋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