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易学文化 > 易学智慧 >

【易经的智慧】生活中两方存在差异该如何解决?


    
    在生活中,两方争吵,意见不一致,从大体上来讲,这不利于团结,当然是不好的。但是从小的方面来看,也不见得就全是坏事。平时大家都是以礼相待,就是互相有什么不满都为了和气而隐忍不发。这其实既不利于互相进步,也不利于培养真正的友谊和感情。适当的争吵反而有利于直抒己见,互相给予针砭,在不失原则的情况下求同存异做到坚持一个目标。 
    《序卦传》云:“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睽的意义是睽乖,离散之意。这乖的意思,在我们经常谈话之间有个口语,就是讲一个人“怪”,这个“怪”是指某个人,人不坏,也比较正,就是有时使一些手腕。相互之间交往时来一点小的计谋,他只是想掩盖自己的目的,使人看起来事做得很漂亮,话也讲得好,但实际上他转了一个弯子,他不是直来直去的。当然这里不是讲他不讲诚信,其实他也讲诚信,但又多少绕了点弯子。这种人讲他坏吧,也没什么具体的坏处,讲他不坏吧,但与正人君子相比还是有区别,这就是给人“乖”的印象。
    
    离上
    兑下
    卦画:兑下离上,火泽睽。我们可以从卦上看为什么是乖?为什么是离散?为什么这种人办事说话不是直接的,而是喜欢转几个弯子来达到目的?再一个有时明明是讲别人好,但却是讲反话。还有一点就是多心多疑,这也就是乖(怪)。从卦画上可以看出,火在上面,火往上炎,下面是泽,水是向下润。这样就可以看出上下两个卦体是相违的,是背道而驰的。再一个卦里是中女与少女同居,她们在一起不像与长女在一起。少女和中女老是有一点打架,老是有一点闹矛盾,她们在一起实际上是貌合神离。一个家庭的姐妹之间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有一个长女的话,可能还会让一让,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一个家庭的中女与少女之间也可能有这样类似的情况发生。
    卦辞:睽,小事吉。
    彖曰: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说(悦)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
    象曰: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
    小事吉。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来看“彖辞”怎么讲的,“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象辞里也讲“上火下泽,睽”。这些都是讲刚才讲的那个卦画,我们再往下看。
    得中应乎刚。“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应乎刚,是以小事吉。”这里把它说得明明白白,这里的说(悦)是谁悦?当然是下面的兑卦喜悦。“丽乎明”,当然就是指上卦离卦了。“柔进而上行”,这上下两个经卦都是柔卦,柔卦虽然看起来是睽、是乖,有违、有离散之义,而且“志不同行”,但是它还是要上行,还要柔进。这是因为少女在下呀,少女是要求上进的,她是不安本分的,从年龄上说她也是要长的。“得中而应乎刚”,这是讲离卦里的这个阴爻。它是得中的,应乎刚是它与九二相应。它仅仅就凭这一点能做小事还得吉利。为什么大事不吉呢?因为它们正好相反,阳爻应在五爻,阴爻应在二爻,这样它就又正又中,可以大事吉。但这里正好相反,只不过相应而已,但不得正。所以只能是小事吉而大事不吉。
    天地睽,男女睽,万物睽而其事类。“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这里就讲到,天与地是相违的,但它们的事是相同的,因为天在运行,地也在运行(一个顺转,一个逆转,顺逆相应)。天道与地道是相应的,它们的规则都是一样的。
    “男女睽,而其志通也”,看起来男人与女人是不同的,是异性,但又只有异性相吸,他们的志是通的,他们的意志是可以沟通的。
    “万物睽,而其事类也”,事与事,物与物之间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它们的规律还是一样的,它们的生长过程都是相类似的,它们有类比的东西。所以这里讲到“睽”有一番大的道理,从天讲到地,从地讲到人,从人讲到物,说明背离是在异中有同。 
    睽之时用大矣哉。这是指“睽之时”,运用的时候,在我们为人处事运用的时候,它的意义是很大的。说明我们不能小看这个睽,我们平时千万要注意,注意什么呢?就是象辞讲的君子以同而异,可以和而不同。
    君子以同而异。以同而异就是说以求同而存异。现在讲国际交往之间,有两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不一样,制度也完全不一样,但互相有共同之点,都是要求发展,要求和平,这些是共同的,就是求这个同。存异就是因为要求大同,所以将其他的差异都放到一边,大家都为了一个共同的利益而走到一起。海峡两岸也是这样,共同点就是民族要统一,祖国要统一,这就是共同的,“一国两制”就是求同存异最好的方法。这个求同存异在我们相互之间也是这样,不能事事都讲究按“我”的意志办事,非要与“我”一样,时时都讲究一种平均,都讲究一种十全十美,这是不可能的。相互之间都要互相求一个大同,存一个小异,不失原则的事情,有点差异那没有关系,主要还是坚持一个总的目标。
    唐太宗向魏征问治国之道,魏征以水和石为例,说:“以石投水,千载一合;以水投石,无时不有。”投,即投缘、适应、顺从。石头与水相适应,需要一千年的浸蚀;而水遇到石头,立即顺势而绕,绕不过去就等,等一千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