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琴棋书画 > 书画 > 书论画论 >

国画大家邱汉桥论述中国画与哲学之理


    
    四十余年绘画艺术的追梦中,我感受着一个追梦者似在黑暗中前行的艰辛、困惑、迷茫和快乐。我于1989年8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要画者、求合作者、邀请笔会者芸芸,个展的极大成功将我转进了“入世大潮”中飘然了。当安静下来对着自己的画作自问:这就是一个追梦者的终极目标吗?这就是中国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吗?在几年的沉思中回望自己,第一次的个展成功只不过是对此前绘画历程的一次总结而已。而回望千古,大美永存!更似一个穿越大漠的独行者在荒漠中找到了甘泉,是远古永存的大美支撑我去不停歇的探索前行。
    下面把我的快乐分享给大家。
    《易传》和《老子》构成了中国古代哲学史上辩证法传统的两个源头。《易传》和《老子》同样也构成了中国古代美学史上辩证法传统的两个源头。以“立象以尽意”、“观物取象”至“道”、“气”、“象”等,将艺术情怀和哲学智慧的结合,成就了中国画的灵魂思想。在纷繁复杂的现代,我们追寻探索中国古代哲学精神,从“道”、“气”、“象”、“自然”、“虚实变化”、“淡泊致远”中,探求中国艺术中反映民族与文化精髓的艺术表现“语言”。
    艺术的使命就在于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找到适合的艺术表现。而人的心灵意志和高远旨趣,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都要表现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与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以诗书礼乐为根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从最低层的物质器皿,穿过礼乐生活直达天地境界是一片浑然天成的大和谐。
    老子和庄子都讲对“道”的观照。“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道法自然,天、地、人和谐之美,作为中国艺术的灵魂理想,它追求的是心灵的自由流动,把自然作为最高的精神田园,从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时间与空间,将心中的意向情怀整合和梳理,从而达到一个平衡、和谐、有序的统一体。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历代有代表性的艺术大师多以山水为绘画语言,如五代的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宋代的范宽、李唐,元代的王蒙,明代的董其昌、沈周,清代的石涛、龚贤、梅清、王原祁等,众多杰出大家多以山水抒写情怀。山涧小屋旁、小溪畔往往能见一人或两人,或对饮成趣,或静坐沉静在天地的美妙之中,从中领会超越自然与人生的妙道,无不体现了天、地、人之“道”。
    “和”既是和谐、统一,也是艺术最基本的规律。一切艺术作品,也正是在自然世界反复调和中产生的。所以才有庄子以和注释德,既是指人的本质就是和,正所谓“德者成和之修也”,人和上升为天和,庄子是以天“和”为“道”就是天地的本质,只有“和”才能生道,才能生万物,“生生不已”。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