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国学漫谈 >

张衡巧用脚趾画怪兽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高才过人,性巧,明天象,善画。累拜侍中,出为河间王相,年六十二。昔建州浦城县山有兽,名骇神,豕耳人首,状貌丑恶,百鬼恶之,好出水边石上。平子往写之,兽入潭中不出,或云此兽畏人画,故不出也,可去纸笔。兽果出,平子拱手不动。潜以足指画兽,今号为巴兽潭。(见郭氏《异物志》。彦远按:《三齐记》云昔秦始皇见海神,使左右巧者以足画之。又按:应邵《风俗通》云公输班见水上{豕虫}形,以足画之。巧者非止于手,运思时亦应乎心也。)
    ——摘自“国学宝典”/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四
    话说东汉有位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生性聪慧,才高过人,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书法、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张衡出身于名门望族。其祖父张堪自小志高力行,被人称为圣童,也是一位清廉的好官。
    张衡像他的祖父一样,自小刻苦向学,很有文采。16岁以后曾离开家乡到外地游学。他先到了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三辅(今陕西西安一带)。这一地区壮丽的山河和宏伟的秦汉古都遗址给他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创作素材。以后又到了东汉首都洛阳。在那儿,他进过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结识了青年学者崔瑗,并与他结为挚友。崔瑗是当时的经学家、天文学家贾逵的学生,也精通天文、历法、数学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张衡应南阳太守鲍德之请,作了他的主簿,掌管文书。8年后鲍德调任京师,张衡即辞官居家。在南阳期间他致力于探讨天文、阴阳、历算等,并反复研究西汉扬雄著的《太玄经》,在这些方面的名声引起了汉安帝的重视,永初五年(公元111年)征召张衡进京,拜为郎中,元初元年(公元114年)迁尚书郎。次年,迁太史令。以后曾调任他职,5年后复为太史令。前后任此职达14年。张衡的许多重大科学研究,都是在这一期间完成的。顺帝阳嘉二年(公元133年)升为侍中。但不久受到宦官排挤中伤,于永和元年(公元136年)调出京外,到号称“京南第一府”的河间建州府出任河间王刘政的辅相。
    张衡到任不久,就听到一个传言,人们说建州府满城县的山中水泊有一只怪兽名叫“骇神”,人头猪身,长相非常丑陋,不仅人讨厌它,就连各种山神鬼怪都厌恶它。这种怪兽多在岩边水泊旁出现。一时间,满城一带人们惶恐不安,樵夫和渔夫吓得也不敢打柴、捕鱼了。
    张衡听说后,想一探究竟。一天,叫了书童,带上笔墨纸砚,一起前往山中水泊,想将这个怪兽的样子画下来,看看它究竟有多么可憎。他们来到水边,在一块岩石旁取出纸笔,等待那怪兽出来。可是那怪兽伸出头一看,见有人手里挥舞着毛笔,吃惊不小,还以为来人拿的是缉拿它的什么利器,又咕咚一声很快地钻进水里不出来了。
    张衡等了好一阵,那怪物只是不出。当地老乡说:“大概这怪兽不愿意让人画它,惧怕人们认出它的模样会伤害它,因此不敢出来了。”张衡于是收起笔,令书童把纸铺在地上,他自己则双手交叉在胸前,一动也不动地察看着水面动静。一会儿,怪兽果然出来了,仰头见岸上的人不动声色,便放松了警惕,半裸着身子在水里游来游去。这时,张衡悄悄用脚趾蘸着墨,轻轻地在铺在地上的纸上移动,不大会儿工夫,就将这只怪兽画下来——这幅画被人称为《巴兽潭》。
    张衡在河间任职三年,吏清政肃,百姓称颂。不久上书朝廷请求辞职回家。永和四年去世。正是:微服私访趾作画,严惩腐恶不留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