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城市文化 > 文化景点 >

同济大学——从吴越同舟到中西共济


    高树掩映、流水涓涓,这样的风貌把同济大学这所百年老校与周围的环境分隔开来;古朴、闲适而不失庄重的气息在校园里流转,流转了百年。
    
    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正门
    同济大学是中国乃至国际知名的高校,其之所以饮誉天下,乃因其聚天下学术而深之广之,得四海英才而教之成之,蔚为大观,更因其运其命融于国运世命,有继往开来之业。
    “同济”何谓
    “同济”一词出自《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春秋之时,邻国吴越相互征伐,积怨甚深,真是到了不共戴天的程度。然而,战火已息,斗转星移,我们看到的是两个“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的国家,文化、民族、语言皆同。渐渐地,“吴越”合为一词,当五代十国之时,在那片土地上,更是生长出一个叫“吴越”的国家。
    
    同济大学校内建筑
    吴越是兄弟之国,故同舟共济,相携相救;然而,四海之内皆兄弟,整个中国,乃至整个天下又何尝不是共同航行在历史大海中呢?事实上,当世界的连接被打开,我们便和世界另一端的人们分享了同一种命运。
    同济的历史,就起于来自世界两端文明的对话。
    中西共济
    早在19世纪末,几名德国医生试图以西方医学的成果来对治肆虐上海的流行疾病;几番因缘和合,到1907年,“上海德文医学堂”成立,翌年更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同济”是德语“Deutsch(德意志,德国,德语)”在上海话的谐音,其寓意中德两国文化的合作共济。
    
    同济大学校内景观
    古老的文明走向近代化,上海是此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同济德文医学堂,有着深深的德国烙印,诞生在上海这座城市,正是彼时的中国要求融会、创生的隐喻。过此以往,同济的命运就和国运世命紧紧融合在一起。
    辗转跋涉
    自成立之初,直至抗战发生的30年间,虽有一些小的插曲发生,但总的来说,同济的发展道路是平顺的,其扩充校舍,增设学院,可谓渐入佳境。尤其是在1927年,其由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接管,被命名为国立同济大学,成为了民国建设国立大学期间最早建立的一批国立大学之一,真是远近闻名,如日中天。
    
    同济大学图书馆前
    然而,好景不长,抗战爆发之后,日军的炮火将位于吴淞的、经营近二十年的国立同济大学校舍夷为平地。于是,同济做出了与彼时许多大学相同的抉择——西迁。
    同济师生自上海出发,辗转浙江金华、江西赣县、广西八步、云南昆明等地,1940年将校舍迁到四川省南溪县李庄。同时迁驻于此的,还有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馆、中国营造学社、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等十多家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一时人才济济;值得一提的是,梁思成的扛鼎之作《中国建筑史》就在此诞生。彼时的同济大学得以继续发展,达到鼎盛。
    向内地深入的经历,使这所洋气的大学蒙上了乡土的味道,接受了土地的洗礼。在民族在危难的时刻,中西文化的共振给了这所大学以自强不息并承担新命的力量。
    
    国立同济大学继往开来石柱(继往)
    继往开来
    同济大学的近代历史是发生在神州大地上的文化融合事业的一个缩影;而作为一所大学,同济又必要引领起新时代的精神。在历史中磨洗出来的坚毅与深厚,使同济成为建设新时代的一块基石。所谓继往开来,不亦厚乎,不亦远乎?
    两千多年前的吴越同舟,与近代以来的中西共济,在精神上并无区别。在全球化的今天,同济大学的历史经验和当前实践为我们打开了面向未来的可能。而我相信,任何一个游访者,都能够在此感受到这份智慧与勇气。
    
    国立同济大学继往开来石柱(开来)
    (图文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