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城市文化 > 文化景点 >

三林老街——“三宝”、“三绝”以及“三特”


    
    三林塘老街门牌坊
    公元4世纪(东晋时代)以前,浦东还是一片浅海。唐五代时期,此地一带的港浦有二百六十条之多,其中淞南沿海有三林浦等,这一时期三林就出现了早期移民的村落。在很长的时间里,三林只是水荡泛光,芦苇摇曳,鱼跃虾跳之地,后人把三林地区的母亲河三林浦称为三林塘。
    三林发祥于北宋末年,鼎盛于明清,由于最早开垦者姓林,故名三林。据《西京杂记》记载,北宋末年,福建人林乐耕携二子居西林、中林、东林,开垦着三林庄。自北宋到民国,三林共接受过三次大移民,而最早的移民落脚点就是以西林、中林、东林为中心的地区,这些移民首先开创了三林的文明。由于自身条件及历史的机遇,以三林塘为中心的地区,被推上为松江府发展的历史舞台,成为吸纳移民垦殖和发展浦东的先导。
    
    三林塘始建祖林乐耕
    三林在宋元时期就名闻天下,在元大德年间的《松江府志》上已标有三林里,可知三林塘在整个松江府是有影响的古镇之一。三林塘是传统浦东文化的重要代表地区,它齐全了浦东文化的基本要素,具备一切江南水乡古镇的特征。古镇依水而建,有逶迤三里的老街,质朴优美的石桥,白墙黛瓦、深宅大院、湫然古井,演绎着三林的历史变迁和昔日的繁华古韵。三林塘的影响还在于本地区出现了浦东本土最早的杰出之士。其影响的领域是多方面的,凡政治、经济、军事、医药、文学、艺术多有涉及。
    三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三林“三宝”、“三绝”、“三特”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的是厚重的浦东文化,她沐浴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春风,焕发出独特的文化魅力。
    一、“三林三宝”
    1、三林标布
    三林塘地处浦东,是松江府下最早植棉的古镇之一。自元代开始,受黄道婆的影响,三林地区的棉纺织业日益推广,棉纺织业技艺高超而名播全国。三林塘标布工艺讲究,布身光滑洁白,宽一尺二寸,深受各地的欢迎,行销京、秦、晋、甘等地,交易颇大,动辄白银数十万元。
    
    用三林标布做成的衣服
    明代中期,三林塘因布市而繁荣昌盛,成为松江府纺织中心之一,每天上市的标布达上万匹。民间流传“收不尽的魏塘纱,买不尽的三林布”,可见其盛况。1905—1912年间,三林塘共有大小布庄47家,由于三林塘的标布产量多,质量也特别好,便有“三林塘标布进京城”的口碑。上海祥泰布号原以经营标布为主,故在它的牌子上,也印有上海三林塘标布,足证声誉之盛。宣统元年(1909)三林巨商汤学钊把“扣布”(标布的一种)参加全国比赛,获江苏巡抚、两江总督颁给二等奖凭和二等银质奖章。次年“元大”牌尖布、格子布参展于“南洋劝业会”,获得农工商部银质奖章。1915年“京庄白套布”参展于农工商部举办的“国货展览会”获金质绘马奖章。
    
    生产三林标布的旧式织布机
    解放以来,随着工农业及现代纺织业的发展,三林塘标布逐步衰退,这一延续了七百年的古老织布工艺,终于淡出市场。在当今人们崇尚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活中,三林标布得到了人民亲睐,各种标布服饰深受市民欢迎。2013年被列为浦东新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三林崩瓜
    三林古镇传统三宝以崩瓜之为最。据清同治《上海县志》载,沪郊西瓜最有名的还数三林塘崩瓜,形状与圆形的一般西瓜不同,呈长椭圆形,中部略粗,皮呈淡碧色有网络状花纹,枚不大,二三斤左右,极脆薄,瓜熟时弹指可破,每当雷雨过后或在瓜田埂上走路,脚步稍重,该瓜常崩裂满地,故名崩瓜。皮薄瓤黄,籽红,其甜度高达17度,食之爽口,食后余味不尽。
    
    品质出众的三林崩瓜
    三林崩瓜原多栽于三林乡东南部同济、荻山、金光、南阜等村,清末民初产量最盛。抗战时期侵华日军曾掠夺瓜籽于日本改成“嘉宝”。解放后,实行计划种植。在“以粮为纲”的年代,瓜田面积越种越小,渐趋衰弱。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从日本引回崩瓜原种“嘉宝”籽三百粒,由三林公社种籽站老瓜农试种0.7亩,但瓜汁甜度也达11度,瓜瓤组织细腻,已非一般西瓜所能及,因而能保持“三林塘崩瓜”的盛名而不坠。2007年,“三林崩瓜”列为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浦东新区抢救性传统品牌项目,三林镇政府创建了三林崩瓜特色农业基地,对崩瓜种子进行提升培育,经过专家的努力,经提纯复壮,品种筛选和改良,三林崩瓜已进入小批量种植,并保持了原有的优良特征。2013年被列为浦东新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三林酱菜
    三林塘酱菜是上海传统农副产品,被列为“沪郊百宝”之一。自古以来,三林地区有着腌制酱菜的传统,当地不少农家于黄梅小麦登场季节,以面粉为主要原料,辅以豆粉,制成糕状或饼状蒸熟,放凉,让其自然发酵,随后辅以甘草,适量盐水从而成为农家自制酱菜的酱料。三林塘酱菜之所以味道好,原因在于它用料精细,做工考究,所选用的酱料,保持浦东民间酱腌传统法,长期日晒,使酱味渐入而仍保有原菜香的结果,食后爽口生津,增强食欲。
    
    品种多样的三林酱菜
    三林塘酱菜生产历史悠久,名闻于世。其中小乳酱瓜相传在明朝时被誉为宫廷贡品。明朝正德年间,官居江西参议三林塘人储昱,奉皇命监督重建紫禁城的乾清宫时,常以家乡的三林塘酱菜佐以饭食,引起正德皇帝好奇,尝味以后称赞不已,遂定名贡品,作为皇帝御膳。近百年来,三林塘酱菜以历代相传的的制作工艺和精湛的配料而享誉上海。
    解放前,镇上有万泰酱园专门生产酱菜。1956年创办了三林酱菜厂,开发了30多种酱菜新品种。1992年被市农委会指定为菜篮子工程酱菜定点企业。三林大头菜、白糖小乳酱瓜、三林桂花大头菜获上海名优产品称号。三林酱菜在各大超市畅销不衰,不少品种还出口日本、东南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2013年被列为浦东新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三林三特”
    1、三林舞龙
    舞龙,俗称“绕龙灯”,是浦东一带民间一种传统的体育娱乐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明清以来,三林及周边地区好为迎神赛会,民众“行街”“出会”的风尚在当地颇为流行。解放后,三林舞龙有了长足的进步,从内容到形式来了一番改造,并赋予了更新的内涵,提升了自身品格。
    
    三林舞龙之“龙”
    三林人喜舞龙,善舞龙,三林舞龙更是融入了舞蹈的肢体语言、戏曲的步法亮相,武术的精气神韵、技巧的翻滚腾挪。自舞龙队成立以来,在国内国际重大比赛中夺得金牌43枚,银牌13枚,铜牌9枚。作为友好使者,多次出访国外,将这一传统文化传播世界各地。目前,三林舞龙队正在不断壮大,现已形成老中青幼二十多支梯队,拥有国际级、国家级教练8名,上海龙狮协会注册在三林。三林镇先后举办、承办第八届国际龙狮邀请赛、第四届世界龙狮锦标赛、沪港澳台龙狮精英赛。2000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11年三林舞龙又以“浦东绕龙灯”为名,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并多次受邀进入上海世博园区表演。
    2、圣堂庙会
    崇福道院,俗称“圣堂”,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陆逊的祠堂。数百年来,庙会是道院的传统特色,本地百姓叫“三月半场”。清代圣堂住持王作霖“笔记”载:庙会益盛,时有“三月半,上圣堂”和“烧烧圣堂香,投个好爷娘”之谚。
    
    三林圣堂庙会仪仗队出巡
    旧时“三月半”圣堂庙会,商贩甚多,从浦西、湖州、杭州等地远道而来。庙会通常以圣堂为中心,北到杨思老街,南至三林老街,在长约三里的道路两侧,货摊、小吃摊鳞次栉比;算命、看相、拉洋片、捏面人儿和江湖把式的猢狲耍把戏一显身手。游人顾客和进香的善男信女接踵摩肩,成为三林芳春胜景。文革十年浩劫,圣堂庙会随之中断。
    2006年起,三林镇文化部门深入挖掘这一地方民俗文化。2007年“三月半”圣堂庙会被列入浦东新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起三林镇政府回复举办“三月半”圣堂庙会以道教仪仗出巡、民间行街表演为特色,彰显了“百年圣堂庙会,千年古镇魅力”民俗文化影响力,成为浦东乃至上海民俗文化品牌。2013年被列为上海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城隍出巡
    城隍出巡,又称庙会,是我国传统的宗教节日形式。旧时三林地区最大的迎神赛会,当推三林老街东、西城隍庙的城隍老爷出巡。迎神赛期十月初一日,城乡游人蜂拥而至,由于人数众多,官府派人维持秩序。出会之时,官绅士农、城乡百姓,妇孺翁妪、少男少女,都争相来观看老爷行街。
    
    情境模拟“城隍老爷出巡”
    出巡吉时一到,八人抬的威灵公——城隍老爷及由数百人组成的各种形式的出巡队伍浩浩荡荡,经西街,越东街,每到设点之处即上香供神称伐虔诚祈福,祈求风调雨顺。四方游客被集会的叫卖声所吸引,争先恐后购买所需物品。从江浙到青浦、南汇等地赶来的马戏、魔术、皮影戏、宣卷、申曲等各种形形色色的露天舞台表演,煞是好看、热闹。庙里的铜鼎香烟缭绕,西城隍庙的老爷初回。三林塘老街犹如一幅《清明上河图》,极其生动地展示了浦东三林民俗风情画卷。随着三林老街保护和改造,城隍出巡这一民俗活动在民间得以恢复。
    三、“三林三绝”
    1、三林刺绣
    三林刺绣针法多样、色彩丰富、精致细腻不留针线痕,尤以“抽、拉、雕”技法而著称。经过元、明、清臻于灿烂,又延续至民国,其发展的历史极为漫长。
    相传在明朝正德年间,官居江西参议三林人储昱,为重嫁三女,请三林塘裕丰绣庄仿朝廷后宫嫔妃宫装样式,绣制百鸟朝凤嫁衣,其花鸟无不栩栩如生,储昱嫁女出尽了风头。之后,四乡妇女深得刺绣宫装遗韵,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刺绣技艺。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三林刺绣成为地方一大产业,三林绣品厂曾专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柬埔寨首相西哈努克亲王绣制服饰,以国礼敬赠。三林刺绣传人康美丽曾于1983年赴法国卢浮宫展示刺绣技艺。2004年起,三林镇着手挖掘三林刺绣,成立“龙之绣”艺术社,创建“三林绣庄”,三林刺绣进入生产性保护和继承。
    
    色彩绚丽、做工精致细腻的三林刺绣
    2005年三林刺绣“福龙”作品或上海民博会金奖;2007年列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获世博会特许产品生产商,进世博村销售,并在世博会展示刺绣技艺,受到中外游客赞誉。
    2、三林瓷刻
    三林瓷刻艺术,以刀代笔,以瓷当纸,须凭灵感悟性及文化学养,在技艺制作中,要靠心手合一、耐力韧劲,细微之处方见功夫。清乾隆年间,在浦东一带涌现出很多喜欢瓷刻的文人雅士。清光绪年间,三林儒商张锦山,师从上海瓷刻名家华约三,学习瓷刻技艺,其瓷刻作品在地区颇有影响,深得文人雅士赏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自幼绍承家学的张锦山曾孙张宗贤先生,将祖传的瓷刻技艺重又拾起。在三林镇文化部门的帮助下,经过多年不断挖掘和潜心钻研,将雕、刻、磨、皴、擦、染等技法与书画艺术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其作品不仅仅限于瓷盘、瓷盆,而且发展至花瓶、异形瓷器等种类,还开创性地运用到大型插屏之类的作品中,从而一展瓷刻新风。其作品表现刻痕酣畅淋漓,笔墨神韵亦然,使人眼目清新,心旷神怡,终形成一套自己的雕刻语言——三林瓷刻艺术。
    
    三林瓷刻艺术品
    2006年,三林瓷刻在上海民博会上首次参展获“传承奖”,开始被社会关注。2008年被列入浦东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多件作品被浦东新区档案馆收藏。2010年,三林瓷刻作品在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展出。2011年被列为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三林本帮菜
    三林本帮菜具有鲜明的地方个性,它体现了“形制精巧、色香味浓”的特色,保持了“灵活善变、兼容并蓄”的特点,在当地民众的餐饮、烹饪习惯上多有表现。
    三林人早在元明时期就已形成了本帮餐饮文化的习惯,以私房菜著名的有“林家菜”、“褚家菜”、“赵家菜”、“张家菜”等。在乡村逢时过节、婚庆庆典,当地民众都要摆酒设宴,一批本帮特色菜脱颖而出,尤以“老八样”声名远播。清末民初,一批身怀着精深烹饪绝技的三林厨师,也纷纷抢滩上海,开设本帮菜馆,最为著名的是三林本帮菜创始人、上海德兴馆创始人之一李林根先生,经其操作的本帮菜肴,均变得细腻嫩滑,鲜美绝伦,故声誉日隆。从此“本帮菜”驰名沪上,鲁迅、白杨、周信芳等社会名流纷纷莅临品味。李林根之子、三林本帮菜传人、国家级烹饪大师李伯荣,广采博览,大胆尝试,中西南北,共冶一炉,在传统的烹饪技法上炖、焖、煨、炊、烧、炝、煎等基础上,导入西菜的烹饪方法,采用烙、烘、烤、灼、扒等多种手法,三林本帮菜又有创新和发展,将三林本帮菜带入美味佳肴的臻荣境界。2008年,三林本帮菜被列入浦东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桌三林本帮菜
    (附)去往三林塘的交通线路以及三林塘分类地址
    交通:576、627、84、755B、632、163、11号线
    三林民俗馆:东林街203号
    三林龙狮会馆:东林街157号
    三林瓷刻馆:东林街107号
    三林刺绣馆:东林街41号
    三林本帮菜馆:中林街65号
    (本文系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