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公园:悠悠生死别经年 魂兮归来照华夏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1:11:36 代代传承 佚名 参加讨论
鲁迅公园位于虹口体育场附近,应该是我在上海见过的最热闹和温情的公园。每逢周末,这里都是摩肩接踵,老夫老妻,年轻情侣,父母孩子。都有。一大奇观是,各种群众自发组织的演出,自带扩音器麦克风乐器等,合唱、沪剧、越剧、跳舞。水准不高的还没人围观,人气高的圈子甚至经常悬挂起厚厚一叠唱本。 “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她们唱的是《江山》 每逢周末聚集在鲁迅公园里热热闹闹的老人们 对于上海虹口区,一个非上海本地人的最初印象恐怕还是来自“霍元甲系列”的影视剧吧,当年在“虹口道场”,一群飞扬跋扈的东洋鬼子,恣意横行地践踏着祖国的上海滩。其实历史中并不存在一个叫“虹口道场”的地方,那是影视作品虚构出来的,用于影射当时日本驻上海日租界日侨聚居区梅花堂、主要负责扶持和监视汪伪政权的特务组织“梅机关”。 影视剧中虚构出来的“虹口道场” “虹口道场”虽是虚构,虹口公园却是真实的。它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是上海主要历史的文化纪念性公园和中国第一个体育公园,地理位置优越,闹中取静。园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鲁迅墓、上海鲁迅纪念馆、尹奉吉义举纪念地(梅亭)及碑石。公园内有山有水有瀑布,山水之间,堤桥相连,景色优美,常常可以看到鹤发童颜的老人,三五成群的伫立在某座石桥上,如果你恰好带着相机,随便一按快门就能得到一张颇有意境的风情山水人物画。鲁迅纪念馆内陈列品重点表现了鲁迅在上海10年的社会活动和文化生活。这里还是英式的饮水器,那是上海最早用沙滤水的地方。 鹤发童颜的老友在桥头相遇 饮水处:上海最早用沙滤水的地方 据载,鲁迅在上海工作生活了10年之久。鲁迅在上海的时候,常常到虹口公园散步;鲁迅逝世之后,大家就想着把虹口公园改名成“鲁迅公园”。这个想法终于在20年后的1956年得到实现,颇有日据租界色彩的“虹口公园”终于成为中华民族魂的驻地。《论语》曾云:“君子群而不党”,有云“德不孤,必有邻”,也许是出于这种考量,当你从上海市虹口区甜爱路走进鲁迅公园的时候,迎面而来的并不是鲁迅,而是一片广阔的文学背景——世界文豪广场。这些姿态各异的黑铁铸像象征着群星璀璨的世界文学界与思想界,他们曾经并且依然在照亮着人类。他们以厚重的分量镇住了这个公园的半壁江山。我曾有疑惑:一座以鲁迅命名的公园,一进门竟然看不见鲁迅,究竟几个意思? 公园近门口处世界文豪广场 可是当我继续往里走,当我看见那座瘦削的刀雕鲁迅像之后,一切不解就释然了。鲁迅大可不必在“鲁迅公园”里强势崛起、“雄霸一方”,鲁迅只需要在一个角落里面孓然而立,就像一枚定海神针。他一个人,与世界文豪广场上的群豪们竟然形成了一种均势。中国因为有鲁迅,某种程度上就与群星璀灿的西方世界有了呼应,中华的文脉也由此得以歇绝复振。 瘦骨嶙峋、面似刀削的鲁迅石像 周总理题字的“鲁迅纪念馆”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独一无二的大文豪,鲁迅先生所获得的地位是空前的。无论是“鲁郭茅巴老曹”天字辈排号,还是毛泽东三番五次的超高度评价,更还有一整个大时代的公认推举,鲁迅已是毋庸置疑的准圣人。而纪念馆一进门鲁迅先生的吸烟模样雕像,估计也成了知识分子“标准的模样”了吧。 “吸烟的鲁迅”石雕 鲁迅纪念馆里陈列了许多资料,展现了鲁迅在上海生活的十年间的活动和生活。就在这座二层高的,充满明代建筑艺术调调的园林式阁楼里面,你可以找到发生在鲁迅身上的任何一个故事。他的生平志气,他的民族理想,他的野草,他的彷徨,他的三味书屋,他常去的日本友人经营的“内山书店”。当然,尽管先生生前嬉笑怒骂甚至给人感觉似乎“有失长者敦厚”,但事实上先生对这个民族是充满爱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这些饱含热血的诗句,无往不有力透纸背的力量,令百年之后的我们读之犹觉豪兴不减,壮志未酬,展袖欲承先生之志。 纪念馆内复制的“内山书店” 鲁迅与朋友们围坐畅谈的场景再现 “首在立人” “人立而后万事举” “首在立人”,人立而后万事举,这是鲁迅先生坚信的理念,也是他为之孜孜奋斗一生的力量之源,支撑所在。他弃医从文,是因为一些惨痛的现实经历让他觉得医治人的精神远比医治人的身体更为重要,他在那个国破家亡众民愚氓的年代率先意识到了“人”的关键性,因为确立了“首在立人”的宏伟救国思想,并绵延影响至今。今天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仍然在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这正是我们民族精神长久、薪火相传的有力印证。 毛泽东主席曾经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而鲁迅先生也在自己的文章《论中国人的脊梁倒掉了吗》中铿锵有力地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而鲁迅先生自己,正是这样一位“中国的脊梁”。 根据鲁迅遗容翻制的石膏面膜 鲁迅逝世当天,日本友人奥田杏花从鲁迅遗容上翻制了这个石膏面膜,上面粘结了鲁迅的20根胡须和2根眉毛,这是迄今可以看到的鲁迅身上遗留下来的仅有原物。 鲁迅先生之墓 1956年鲁迅逝世20周年时,他的灵柩由万国公墓迁到这里。鲁迅公园是鲁迅安息的地方,墓碑上有毛主席的亲笔题字“鲁迅先生之墓”,墓碑旁边有两棵松柏,是鲁迅夫人许广平和儿子周海婴亲手栽种的,给公园里增添了几分庄重和肃穆。站在这里,你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生怕惊扰了安息在地下的那颗伟大的灵魂。你可能会非常喜欢就安安静静地在这方净土上待一会儿,若有所思而又似无所思,静静地看着天上的云,地上的草,以及愈行愈远愈牵念的,鲁迅先生的背影…… 先生的背影 (图文皆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