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城市文化 > 城市人文 >

黎里古镇 黎川杂录三:历史传说(三)


    节俭的周家
    周氏,排在黎里八大姓之首,除了地位声望之外,财富当然也是重要的一项。不过,周家是十分节俭的。
    周元理,9岁那年慈父见背,母亲拖着元理和元瑛两个儿子,从仁和(杭州)回到黎里娘家,寄居弟弟陈时夏、陈鹤鸣门下。陈时夏有炳文、龙文二个儿子,陈鹤鸣有藻文、绚文、鸿文三个儿子,再加元理和元瑛,七个孩子汇聚一起,在陈氏家塾延师课读。19岁那年,周元理回到原籍,考得秀才,33岁得中举人,40岁后由大挑列入一等出任知县,从此离开舅舅,走上为官之途。周元理从小虽说得到舅舅家的庇护,不过毕竟仍有寄人篱下之感。从少年时起,他就敏感,谨慎,勤劳,节俭。
    考得秀才后不久,周元理自立门户,到离开黎里的21年中,他常以《弟子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务维艰”自律,也用以训诫家人,特别是儿子周升士。平时,他立有规矩,一家七八口人,每餐只用一荤一素一汤,他们家的下人,安排在下房用餐,也是二菜一汤。每当喜庆大礼或者来了贵客,八仙桌上必须上齐八个菜。按照家乡习俗,必用蹄子,这个蹄子,黎里称为“蹄子八样头”,也就是八样菜之首。周元理专门自制了一只楠木蹄子,假如是自家人吃饭,就在木蹄子上浇一点红烧肉汤,摆上桌装装样子。假如宴请客人,那么客人桌子安排的是真蹄子,自己家人桌上就用楠木蹄子。
    有时,客人来得多,要好几桌,主家桌上蹄子没有动,客人也不肯动。周元理与周夫人亲自到客人桌上,帮助切开蹄子,热情地招呼。后来,周家还备有一个木鸭,充当囫囵鸭或八宝鸭,和猪蹄一样,两件东西轮换着摆上八仙桌。
    要说周元理抠门,那也未必,济善救灾,施舍贫民,周元理及其儿孙从来都不曾落后。
    周元理一向重视家乡的书院,黎里镇庙桥弄至南栅浜中间,原有一座建于康熙五十四年的黎川学舍,又名禊湖书院,雍正十年(1733)周元理、陈炳文等人就曾出资重修。乾隆八年(1743),周元理再次出钱整修。告老回乡后,周元理第三次整修书院,在正殿前安置了惜字炉,东边增建一座楼房,楼下堂屋悬挂朱子像,楼名“凌云阁”,供奉文昌帝君像,朝北增建平屋三楹,取名“吟香书屋”。
    由于周元理的影响,元理的夫人及儿子孙子,好都乐善好施。周夫人多次为建庙修寺捐资,儿子周升士也热衷于家乡的善事,孙子周光纬更是为人称道,朝廷下令为他建有“乐善好施”坊一座。这座牌坊,后来被拆下来,筑成了南新街小学后期部的司令台,后来为外来工子弟中学使用,就在周宫傅祠堂前面的操场上。
    周元理对于自己,节俭是出了名的。他自立之后,在黎里浒泾桥西置地盖房,一落五进,直到任直隶总督任上,才增加了一个边落,挖了一个荷花池。与那些“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官员相比,清浊自不待言。
    在周元理走上仕途之后,陈家“五子登科”,幼年时一起攻读的炳文、龙文、藻文、绚文、鸿文,同样凭科举出身,出任县令以上的官职。其中陈鸿文由于亏空了国库,而遭到杀身之祸,累及黎里的老窝抄了家。那场风波之后过了好多年,陈家才稍稍恢复元气。乾隆四十一年,周元理迎来古稀之年,陈家表兄弟及其儿子,与周元理儿子周升士商量,建造一座华屋,作为周元理晚年的安居。可是周升士拿不出钱来,于是陈家兄弟出谋划策,筹划钱钞,在陈家鹤寿堂西边购买了一幢破旧的宅子。这旧宅前后有六进,南宋时就存在了,现在第四进院子中的绿豆石依稀还是当年旧物。旧宅是山西太原移居黎里王姓之家的,其中第三进称为“百足厅”,据说那个厅堂大得可以容得下25张八仙桌。乾隆四十二年(1777)开始建造,到乾隆四十五年勉强完工,内部门窗装修等又化了近一年时间,终于在周元理告老回乡前夕全部峻工。造屋期间,周元理晋升为工部尚书,陈家兄弟觉得工部尚书的府第,无论用料、工艺,非得一流不可,否则愧对天下。因此竭尽全力,那个百足厅,建造更是不惜工本,双层屋面,加船篷轩,面阔13.7米,进深15.9米,高8.95米,东侧紧接一楼一底厢楼,西侧建有三楼三底,七开间门面一字儿排开,屋瓦密布,哺鸡筒瓦脊顶,下有飞椽,外观高大轩敞,气势雄伟。这么一座与厢楼等高的厅堂,厅内并没有因为过于高大而让人感到过于空广。原因是设计巧妙,采用了覆水椽及轩,也就是建造成双层屋面。正厅赐福堂在高大的屋面之下又安排了一个人字形屋面,外加接上一个船篷轩,这样,降低了厅内的净高,梁架上的纹饰,脊桁上的彩绘双凤及花卉,也让人可以逐一领略。双层屋将整个大厅划分成三个空间。内部人字形屋面及船篷轩覆盖下的属于大厅的中央部分;船篷轩南安排了14扇落地长窗,分割出2.6米宽的走廊;北面沿金柱一线一排屏门,上悬匾额,下挂中堂,屏门后面的空间,就成了吴地俗称的“退堂”。双层屋面,具有隔热作用,冬暖夏凉,尤其是夏季凉爽宜人。厅堂上,张挂起乾隆御赐的9个斗大的“福”字,因此命名为赐福堂。堂屋落成之日,无锡大学士、著名吴中书法名家嵇璜专程派船将“赐福堂”匾额,送到黎里,高悬于厅堂正中。
    乾隆四十七年(1882),周元理告老还乡,回到黎里,正好是端午节。由于周元理在任时,兢兢业业,付出太多,已经油尽灯枯能量耗竭,挨到当年冬天,周元理逝世,享年76岁。乾隆得讯,下了谕祭文,令江苏布政使司前往致祭。周家的族祠多年没有修缮,显得寒酸。江苏布政使司下拨了一笔银子,让周家为周元理建专祠,其实江苏布政司只是象征性的下拨,绝大部分费用都得周家自己掏。前几年为了建造周赐福堂,周家已经倾囊而出了,现在又要建专祠,实在力不从心。拖了好多年,才开始动工。13年后,在乾隆将帝位传给嘉庆那一年,周家终于将祠堂建成。那一年江苏布政使司来致祭,是最为隆重的一次。
    周宫傅祠前后六进,第一进门厅,第二进轿厅,都不宽敞,只是小小的三间平房。只有第三进祭祭祀大厅,由于官府奉皇上的谕旨每年前来祭祀,所以修建得高大雄伟。后面三进,都是三开间的楼房,建造时就考虑到它的实用性,一年一度祭祀大典,外地前来参加祭祀者,需要住宿,可以安排在这里。平时作为家塾,让孩子们读书。后来演变成义学,收容贫家子弟也来就读。大凡学堂都要祭拜孔子,于是周宫傅祠内逐渐演变成祭孔场所。祭祖与祭孔相融于同一空间,在江南各镇,只此黎里周氏一家。
    
    (6.3.10赐福堂“朂虔介祉”砖雕门楼)
    周家赐福堂的第一进,有座砖雕门楼,正中是“朂虔介祉”一语,古朴深奥,朂,音xu,勉力的样子;虔,诚敬,虔诚;介,介绍,引申为传布,传递;祉,音zhi,幸福。整句的意思是:勉力虔诚地传布幸福。周元理及他的儿子、孙子,的确终生节俭自律,而对于家乡父老,确实尽力地为之造福。(此文部分资料由顾荣明、金伟荣提供)
    邱宅双厅育人才
    黎里邱家,虽然没有排进八大姓,不过,他们留下了著名的双厅,连续数代都勤奋好学,在地方志上留下了雪泥鸿爪。
    在夏家桥东北堍,有一座气派的双落水河桥。上下这座河桥的主要是两条弄堂的民众,东边的那条叫东邱家弄(前不久改为哺坊弄),西边的叫西邱家弄。两条邱家弄,贯通了一片建筑方阵,两个三开间五进深的方阵。这个方阵中,最为著名的是德芬堂和敬承堂,一对双厅。这双厅,梁架用料厚实,履盆青石柱础,颇有明代风格。原来,这一建筑群,由乾隆年间的邱玉麟利用明永乐旧宅翻建的。
    
    (6.3.12邱宅门面)
    按照邱家这个建筑群落的街面宽度,安排七开间门面绰绰有余。可是邱玉麟,只是贡生出身,授布政使司理问,官阶只有从六品。按照官阶,门面只能三开间。于是,邱玉麟就将门面打理成东西两个三开间,中间再加一个墙门间,乍一看去,俨然气派的七开间门面。又因为,进深只有五进,于是德芬堂和敬承堂就都安排在第二进。两堂面积相同,都是南北11.85米,东西10.40米,总面积246.48平方米。两堂并列,当中有六根双排柱紧紧相挨,形成了别有一功的双厅。后面第三进,中间一条陪弄,东西各有一幢堂楼,三面都是蛎壳窗,中间镶有彩色玻璃,西边的仪门墙上留有半残的壁画,明代建筑特征十分明显。
    邱玉麟寿命不永,他在翻建了德芬堂和敬承堂之后,仅仅35岁就去世了,留下妻子陈梦严(约1728-1792)和三子一女。陈梦严在徐达源《黎里志》上列有传记,夫君邱玉麟的生平附在妻子的介绍之内而得以传世。陈梦严是黎里第二大姓陈时夏的女儿,32岁守寡,仰事长亲,一生中连续遇到四次丧事,料理得妥妥帖帖;下抚儿女,严格而又慈爱。她教育三子,全都读书考上秀才,地方志上有“三邱”之说。陈梦严平时信佛礼佛,不妄杀生,每遇灾荒,出钱施物,乐善不倦。
    因为有了陈梦严,德芬堂在历史上芬芳四溢;因为有了三邱,敬承堂邱氏美好的德行,世代相承。
    地方志书上,自邱玉麟至他的曾孙都有记载。《黎里志》《黎里续志》及《吴江县续志》,上面或列有小传,或记载其著述,除上文提到陈梦严、邱玉麟外,儿子辈有邱冈,字昆奇(1748-?)、邱璋,字礼南,号二如(1750-1816),邱睿,字琢人,号铸人、东湖(1756-1824),孙子辈有邱孙梧、邱孙锦,直至玄孙邱曾诒等四代。
    邱家堪称书香门第,“三邱”都是诸生,也就是考得了秀才。在有清一代,秀才可以免去徭役和赋税,参加岁试合格,可以升为禀生,每年能够得到相当的薪米补贴,一家人不做工不务农,勉强可以生活。三邱应考秀才,并非为了平步青云,主要是为了摆脱剥削与欺压。他们一生澹泊名利,好读书,好礼佛,多著述。
    看看三邱所治的几颗闲章,邱冈:“推敲”“睡余书味在胸中”;邱璋:“我是识字耕田夫”;邱璿:“潜道人”“游戏三昧”“不求甚解”“书蠹”。印章是缩龙成寸的艺术,从中可以窥测到拟印人的众多信息:喜爱读书,认真笔耕,犹如五柳先生一般,诗书有味,没有太多功利。
    三邱得中秀才之后,没有急急于乡试以图中举。他们平居读书,认真笔耕。邱冈有《德芬堂诗集》16卷、《集外诗》1卷、《集外词》1卷,《笔峰吟草》4卷;邱璋有《诸华香处诗文集》13卷、《诸华香处集外诗》1卷、《诸华香处词》1卷,《晚安阁词稿》1卷、《晚安阁时文》1卷、《晚安阁课孙草》1卷、《二如岁贡卷》1卷;邱璿有《长春草庐诗文集》13卷、《一潜居制艺》1卷、《花依草堂初稿》1卷。
    三邱师事盛泽黄溪市的王元文。王元文,字睪曾,号北溪,道光十一年(1831)辛卯恩贡生,来到黎里邱家德芬堂坐馆六年,三邱深受教益。王元文为邱璿撰写的《邱琢衡诗文集》序这样评价三邱:“邱氏昆季皆有才,昆奇下笔千言,出入香山眉山间,号为雄富。礼南体格深稳,词句雅醇,不愧正宗。而琢衡吸清虚以为气,采鲜容以为辞,灵性与书卷相融,笔墨间烨兮其似春,凄兮似秋,阳施阴设,陶冶百变,则艳非顽艳,而才乃真才。”王元文在肯定三邱后,道出了三邱的特色。
    邱冈的《捞港叹》《禊湖采菱词》,邱璿的《八月十八夜雨,乡人勉强挂灯》等诗,确实大有白居易新乐府笔法,且看《捞港叹》:“农人取水救坏苗,日日夜夜响桔槔。外河水浅内河涸,男妇赤脚港底捞。低潭瓦砾割伤手,带血还爬泥一斗。刻期半日务竣工,速放车流赶车口。枯草堤边卧儿女,儿女啼号不得乳。无乳不过一儿啼,免得苗死全家饥。”邱璋也有类似的《登中立阁看菜花歌》等诗歌,关心民间疾苦之心跃然纸上。邱璋的《端本园歌》,通俗易懂,字里行间渗透黎里第二大姓陈家的盈缩盛衰,真乃史家之笔。
    三邱的诗词,内中有相当多的礼佛学佛之作。邱冈《同人集毗罗阁观玉带山房梅》《同礼南、铸人读书野芳庵》;邱璋《松月堂次赵药亭韵》《徐山民重修凌公祠》;邱璿《罗汉寺玉带山房观冯孟亭侍御丈书》《用周有阶韵赠定川上人》,这里的毗罗阁、玉带山房都在名刹罗汉寺内,山川上人是罗汉寺方丈。凌公祠在黎里镇西头,野芳庵坐落在镇南的天随桥畔,松月堂则是醒庵的一部分。为了学佛,三邱的足迹几乎遍及黎里所有的寺庙。
    说起醒庵,三邱结下了不解的佛缘。醒庵本名新庵,由里人陈士坊、陈士圻、陈士埙三兄弟建于罗汉寺山门西边。邱家兄弟经常徘徊拜谒,时日一久,三邱决定将新庵改名为醒庵。宣城籍震泽儒学司袁榖芳作有一篇《醒庵记》,袁氏认为三邱淡泊于名利,于世无争,均为世间的觉悟者,因此新庵改名醒庵,改得有理。更名醒庵之后,三邱日夕盘桓。邱冈有《同亦园及礼南、铸人、侄孙锦醒庵看月,以东坡游承天寺六字分韵得游字》,诗题就足以证明三邱在醒庵足迹之多。诗句更是空灵明净,大有出尘之思。
    邱璋在醒庵留连忘返,他索性安居到了那里,在附近择地数弓,自锄种菜,自绘了一幅《闭门种菜图》,征集朋好为之题咏。此图此集,留下了文友们的一段佳话。
    乾隆壬子年,陈梦严老夫人示寂,三邱专为母亲大人合作了《哀哀录》和《陈母诔志》,请宣城袁榖芳撰写墓志铭,长洲彭绍升作传。次年正月,又请举人王芑孙为母亲题写了44句五言古律及其题记,由王芑孙夫人、著名书家曹贞秀手录一过,三邱获得后,视若珍宝,勒石存世。
    明清时期,黎里各富家大户,都辟有后花园。德芬堂与敬承堂后面,邱玉麟在日,将祖上留下来的五峰园,精心整治,祖下遗留下来的五个石峰,年深月久,风化剥蚀,已经混沌一片,于是他四出搜罗,重新购置五个太湖石峰,皱瘦透漏,参天玲珑。邱玉麟身故后,三个儿子再加拾掇,将诗朋文友的题咏之作,一一镌刻,嵌于园内墙壁之中。五峰园,方圆不到二亩,假山曲池,梅林竹坞,特为幽胜,入园路极狭,从小径而北,水声清泠,循水北渡,转寻芳径,西折为拄颊岩,有石磴可坐卧。野鸟啾啾,飞徊蓼芷间。此外还有白莲渚、竹坞、渔台,都别具野趣。由梧荫桥,入饯月廊,松涛阵阵,另有餐雪草堂、玉照峰、风轩和晚安阁诸多胜迹。据老一辈回忆,五峰园内的渔台,其实是一块大青石,2米见方,厚约50厘米,犹如一个小戏台,每遇喜庆或佳节,常请堂名、宣卷在此登场,平日里则自家亲朋好友唱戏,拉琴,演奏各种乐器,邱家及邻人,凡喜爱戏剧者,都可以客串上场。五峰园西,是树滋堂蒯家的七峰园,面积约四亩,有七个太湖石峰。不过,黎里百姓都说,蒯七峰不及邱五峰。解放后五峰园败落,1958年大炼钢铁,全镇民众狂热地投入了小高炉炼铁,铁矿石需要添加青石才能炼铁,于是那块大青石被逐日敲碎,最终荡然无存。可惜。
    邱冈育有二子,长孙梧,次孙锦。二子《吴江县续志》《黎里续志》等皆有传,也都是秀才出身。邱孙梧,字后同,为诗笔力矫健,曲而能达,善道人胸中有而笔下不能道之语,著有《易安斋诗集》6卷、《易安斋二集》1卷、《易安斋论诗集》1卷、《云心集节录》1卷、《答眉集节录》1卷。孙梧儿子彭寿,字述之,号紫玖,乾隆五十八年取入震泽庠生,道光十年(1830)岁贡生,工于诗文,擅长书画,著有《听彝堂诗稿》4卷、《听秋声馆诗集》3卷,妻子丁筠也工诗。邱冈次子孙锦(约1777—1849),原名天锦,字织云,一作质畇,号昼堂,善于书法,出入苏米,有《有余地诗集》6卷、《餐雪草堂初稿》3卷、《安雅堂诗钞》2卷、《红豆诗钞》2卷及《五峰园石刻》等著作传世。
    邱孙锦儿子曾诒,字福候,号子谦,嘉庆二十五(1820)入府学,绩学敦品,深受同辈推崇,与祖父、父亲一样,工诗能文,擅长书法,有《道生楼诗钞》4卷、《五峰补禊诗存》1卷、《五峰园遗诗》等行世。
    
    (6.3.13邱曾诒书“读书有福”)
    
    (6.3.14邱曾诒予柳古查公书)
    邱孙锦与邱曾诒父子,与柳亚子的高祖、曾祖柳树芳、柳兆薰,年谊世好。柳树芳(1787—1850)是柳家第一位饱学之士,后世尊称为古查公。古查公有一迭《对床忆旧图》册页,内中有图画有诗词也有序跋,是数十位文人学士文艺作品的汇集,这个载体寄寓了古查公的情思,也抒发了文朋诗友的种种情怀。册页中有邱锦孙道光壬寅年(1842)的题咏,锦孙能画能书能诗,他的墨迹上,钤有“画堂”“邱孙锦”“余甫”“楼外楼”“五峰深处”“当求寿笔墨之外”六方印章。
    邱曾诒与古查公柳树芳是儿女亲家,被柳家尊称为时安公的柳兆薰(1819—1891),是邱曾诒女婿。翁婿俩都爱好诗词文章,懂得丹青,擅长书道。柳兆薰有《秦淮忆月图》厚厚一迭册页,擅长书法的岳父邱曾诒,于咸丰丁巳(1857)中秋专门为女婿题了“秦淮忆月图”五字作耑,署名之外,钤有二方印章:“邱曾诒印”“当求寿笔墨之外”。富有趣味的是,邱家父子,共用“当求寿笔墨之外”一印。这决非偶然,非常耐人寻味。邱氏一族,读书属文吟诗,沿袭了好几代,除了笔墨之外,更重要的是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人世间一切乱象。邱孙锦与曾诒父子生不逢时,鸦片战争爆发,妄自尊大的满清政府连连败北,屈辱地签署了所谓的和约,从此中原板荡,生灵涂炭。当时的老百姓,大多寿命不永,能够活到花甲之年,已经算足够长寿了。邱家先祖邱玉麟,不到40岁就弃世,留下孤儿寡母,艰难倍尝。邱氏三子邱冈、邱璋、邱璿,由于不求飞黄腾达,专心读书礼佛,三人都活过了60岁。其中邱璋74岁,超过了古稀之年。这在邱家的历史上似乎是绝无仅有的,在黎里镇上也是非常罕见的。邱孙锦钤刻“当求寿笔墨之外”一印,深受父辈言传身教,用以自勉,他自己活到72岁,更用来勉励儿孙。儿子邱曾诒(约1798—1864),袭用此印,生逢乱世,太平军与清湘军在苏州一带拉锯战,再加土匪横行,常常一日数惊,亏得他有学问,能诗词,操得一手好书法,定心养性,到66岁去世,在那个时代堪称长寿了。
    柳树芳在日,邱曾诒与他时时通信,现在还能找到不少。柳树芳去世不久,金田起义爆发,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占领吴地,邱曾诒与女婿柳兆薰隔三差五互通信息,翁婿两人留在民间的信件不下数百封。柳兆薰在咸丰九年(1859)到光绪初年(1875)作有十多年的日记,中间有好几年对太平军在吴江的芦墟、黎里、周庄等地的活动作了较为详尽的直录,资料丰富而又珍贵。《柳兆薰日记》稿本现存苏州市文管会,其中1860年到1866年的日记,前些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收进《太平天国史料专辑》中已经出版,不过邱曾诒与柳兆薰的通信,在社会上暗中转辗,极待挖掘搜罗,这是诗词与书法艺术,也是富有价值的史料,在此期待有心有识者留意。
    邱氏一族,除了黎里仍旧有后裔居住外,更多的走向了苏州、上海、重庆、北京及海外,较多的从事医学、教育与工程,其中不乏高级知识分子。每年都有邱氏后人前来黎里老宅,他们穿越邱家弄,置身德芬堂和敬承堂,寻寻觅觅,神思飞越,缅怀先祖遗烈。(此文参考了查文雍《黎里邱家》等文稿)
    徐达源晚年迁居甪直
    黎里著名文人徐达源(1767—1846),为人达观,心态平和,一生乐善不倦,可谓有口皆碑。可是他晚景凄凉,无奈移居甪直,投靠严夫人娘家,以便继续他的笔墨生涯,至今很少有人提及。
    徐达源家有四百来亩良田,照例一家数口衣食无忧。可是那时水灾频仍,农民多半交不出租米,达源生性慷慨,一笑了之,再加他乐做善事,为此他不惜举债,乃至出售良田。他的两个儿子都是书呆子,不会理财,终致徐家债台高筑。
    黎里四乡地势较低,田亩大半属于中低田,一遇水灾,就遭水淹,假如逢到发大水,那么连高田都被淹没,颗粒无收。整个封建社会,黎里没有什么有效的防涝设施,农家只是靠天吃饭。据蔡丙圻《黎里续志》记载:“顺治初,龙与犼斗,大雨如注。雨著地复溅起,皆水墨色。旋风骤至,罗汉讲寺大殿忽举至云中,霎时落下,石柱尽埋入土中丈余。今遗迹尚存。”蔡丙圻提到的“犼”,也写作吼,俗称望天吼、朝天吼,传说是龙王的儿子,它有守望本土的习惯,大凡遇到险情,它就对天咆哮。老百姓将它奉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的瑞兽。据佛教文献记载,观音菩萨的坐骑就是“朝天吼”,封建社会,朝天吼被请上上华表的柱顶,称为蹬龙。传说中黎里有一头朝天吼,守卫在四乡。那个时期常有黑龙出没,有时甚至是群龙乱舞,裹挟着狂风暴雨,倾盆大雨一下就是几天几夜。这时的朝天吼,先是对着黑龙大吼,接着就冲上云宵,展开厮杀。可惜黑龙势众,朝天吼力薄,黎里四乡的田亩大多遭殃。关于朝天吼与黑龙,蔡丙圻记载在《黎里续志》的“杂录”一栏之中,显然不是什么历史,至于民间传说更是不足为据。实在,这是黎里历史上水灾的印记。
    农民隔三差五的遭受水灾,可是封建时代,每年必须缴纳米粮。缴纳主要有两种,一是田赋,二为田租。田赋是上交给朝廷的,俗称皇粮国税,清朝政府将地丁银和徭役摊入田赋,一起折合银两收取。田租是交给地主的,是租土地的费用。农民租借地主土地,就要缴纳以上两种租赋。照例田赋应当由拥有土地的地主交,不过羊毛出在羊身上,地主都将这笔费用算在租田的农民头上。黎里的农民抗租是出了名了,这在黎里的老镇志上多有记载,因此,即使穷凶极恶的地主,也未必能收得多少。徐达源心地善良,凡是皇粮国税那一部分是非缴不可的,那么就让农民缴纳,他徐家所得的部分,来缴就收,不来缴也不会派人硬讨,更不会抓人坐班房什么的。出的多,进的少,慢慢的,徐家的内囊全部拿出来了。
    徐达源进的少,而支出实在多。
    查一下《黎里志》《黎里续志》,达源所做的善事很多。嘉庆七年(1802),他重建了黎里镇西上丝圩的凌太常祠;道光二十年(1840),在镇染字圩移建了徐高士祠;嘉庆十七年(1812),他与同镇陈咸亨等人创建了众善堂,修建了秦太尉庙和施相公庙。修桥的善事更多,嘉庆二十年(1838)、道光十八年(1838)、光绪二十二年(1896),徐达源或独资或集资,分别重建、修建了南栅浜的第二桥、横跨染字、己字两圩的天随桥(俗称袁家桥)、染字圩和墨字圩的灞桥和坝桥。此外,徐达源还多次捐出田亩,在侯字圩、发字圩、长田圩、北覆圩等地设立义冢,让无地安葬的穷苦之家,得以入土为安。
    徐达源家的老宅本在黎里镇染字圩的南徐家弄,成婚前夕,他向黎里陈家购置了作字圩一落八进的一座豪宅,成交后,他将第三进楼厅取名“写韵楼”,请袁枚题额,第五进取名新咏楼。嘉庆十六年(1811),达源专门购买了一座紫藤花馆,将他与袁枚、刘墉、洪亮吉等20余位著名文人的诗词书信手迹,书刻成31方石碑,陈列在紫藤花馆内,每年将石碑拓成拓片,赠送各位旧友新朋。达源非常好客,因此紫藤花馆内,天天高朋满座,人气特旺。
    徐达源有两个儿子,读书都非常用功,可是都有点呆气。大儿子晋镕,20岁时得中秀才,拜顾元熙为师,一度随顾师到广东,留下《岭南纪游集》一书,尚有内容,后来回到黎里,足不出户,专力写作。小儿子晋铭,更是不谙世事,教几个蒙童度日,一旦有了几个余钱,他就遣散儿童,关起门来冥思苦想,一味写作。两个儿子都不善营生,又不肯经商更不肯做工,徐家逐渐衰落。
    徐达源56岁时,终于将写韵楼与新咏楼那一落八进的住宅卖给了同镇的蔡淇。蔡淇,号竹溪,也是一位读书人,人称蔡博士。蔡购得新居后,将新咏楼更名为“媚学斋”,请阳湖洪亮吉题写了匾额。一天,达源的友人陈赫重上新咏楼,受到蔡竹溪的热情接待,有感而发,作了《竹溪招留书斋十日》二首七律,在此引第一首如下:“廿年不上读书楼,新咏楼名易蔡侯。风月无声忆徐勉,山丘有梦感唐球(本徐山民故居,曾同竹书下榻)。巢痕新扫迷归燕,书卷重摊冷素帱。多谢平原留十日,衔悲忽动伴牢愁。”这里的“新咏楼名易蔡侯”“衔翡忽动伴牢愁”两句,道尽了达源那一帮故交的无端感慨。
    
    (6.3.16南浔小莲庄紫藤花馆藏石)
    徐达源与续弦严夫人,被迫移居南溪老屋。夫人严子芬,出身甫里镇,就是现在的历史文化名镇甪直,严夫人善于编织茶羃,一种以麦柴心制作的手工艺品,形如覆碗,可大可小,夏季用来罩茶,可防蚊蝇。原本每年编织后达源赠予文朋诗友,自从移居南溪老屋后,文友纷纷掏钱购买,颇令达源夫妇自惭形秽。勉强支撑了一年,为了生计,更为了继续从事笔耕生涯,徐达源携夫人迁居甫里,寄居到子芬兄长家,继续笔耕,编辑了《吴郡甫里诗编》12卷和《国朝吴郡甫里诗编》8卷。那紫藤花馆,尤其是馆内31方藏石,徐达源视同拱璧,尽管生活艰难竭蹶,始终不肯让予他人。1846年,徐达源去世,他的儿子终于没能保住紫藤花馆,全部藏石为古董商购去。几经辗转,卖到了南浔,至今总算完好无损地保存在小莲庄碑廊内。
    徐达源与《黎里志》
    黎里,一个年近九百岁的古镇,说到黎里的历史记载,徐达源功不可没。
    徐达源(1767-1846),字岷江,一字无际,号山民,别号小峨山人。徐达源而立之年后,取得了太学候选布政使理问的身份,嘉庆癸未(1799年)选入翰林院待诏。在京师翰林院,他觉得非常不适应,仅仅一年就告归了。要说京城一年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一批知名的读书人,诸如袁枚、洪亮吉、阮元、吴锡麒、王文治、赵翼、王鸣盛、伊秉绶、梁同书等等。徐擅长绘画,所画墨梅,简老疏古,山水小幅也有独特风韵。常言道“主雅客来勤”,当时的知名文人学士,都乐于同徐达源结交。
    多才多艺的徐达源辞归之后,做了两件造福后人的文人雅事。一是镌刻《紫藤花馆藏帖》,这可参见《黎里八大姓》一节;第二件雅事,是撰写了黎里第一部志书《黎里志》。
    达源既是文学家、书画家,也是学者,是个通才是个杂家。他满腹经纶,自幼留意江南地理形胜、民间习俗、风土人情,特别对历史事件与历代乡贤的种种传闻,广泛收罗,多方考证;就连里巷故事与传说,他都一一反复调查应证。此外,他遍查黎里各姓家谱,从中撷取多种资料。
    徐达源修撰《黎里志》有夙愿,也有动因。且看他《黎里志·自序》:“达源少时,即喜人谈里中往事,间有所闻辄笔于书。及长,阅新旧县志,与黎里有关涉者不满三数页,心窃陋之。”黎里是一个大镇,经济厚实,文化深厚,一部县志,对它的记录竟然只有三数页,太令人遗憾了。黎里“自唐陆补阙黾蒙筑别业其间,厥后宋魏学士宪、赵侍郞磻老、元杨明尹宽辈硕儒名辅接踵而起,逮我国朝尤为庶富,忠孝节义文学之士炳炳烺烺蔚为国华,谓非一邑之巨镇哉!乃历世既久未闻有濡笔志之者,源恐愈久而湮没愈多也,不揣陋劣为裒集存其大略云。”(徐达源《黎里志·凡例》)如果不将这种种记录下来,日后必然湮灭无闻,那将多么常可惜。当时知名文人洪亮吉持有相同观点,他认为:“黎里为吴江县一镇,今其土壤之富庶,民居之稠密,于西北可比大县,于东南则中下县或有不及焉。民居户籍既繁,则风气亦日开,文采亦日盛,人物轩冕亦遂擅于东南。推之而园亭、祠宇、艺文、金石,皆可各立一门。此而不及今条记之,则后此者将何所致考焉。吾友徐君山民以翰林待诏起家,不一岁即告归,所著诗文皆有专集,又以其暇撰《黎里志》,书成以示余。余叹其探采之博,用力之勤,以为黎里不可无此书,吴江震泽二县亦不可无此书,推之而府志通志亦不可无此书,以为之先导矣。嘉庆九年岁在甲子长至前一日阳湖洪亮吉撰。”(洪亮吉《黎里志序》)从1800年开始,徐达源孜孜以求,决心为黎里后人作出奉献。“因录旧闻,博采掌故,自唐代迄国朝,千有余年,凡于吾里有一字相及,购同珍宝,寒暑既忘,眠食亦废”。(徐达源《黎里志·自序》)多年的知识储备,多年的史料积累,多年的调查考据,再加三年的埋头苦干。《黎里志》的初稿于嘉庆八年(1803)完成。接下来,徐达源将书稿奉予里中父老、江南宿儒和他的诗朋学友,其中洪亮吉与唐仲冕两人分别作了序言。洪亮吉上述已经提到,这唐仲冕是徐达源赴翰林待诏之前结交的学友,浙江嘉善人,早年在吴江县任县令,有感于吴江县志之残缺,由于唐移官他处,修县志事没能继续下去。仲冕与达源颇有共同语言,他们曾经多次纵谈经世之务,多次谈及修志事宜。故而《黎里志》书稿一脱,徐达源寄奉远在海州任职的唐仲冕,请他批评,并要求他为此书撰写一个序言。唐仲冕阅读之后,提出了中肯的意见,撰作了序言,在序言里,唐对此志作了高度评价:“今读其书,于山水见宣抒之宜,于人物见褒誉之谨,其于风俗祭祀完昏丧纪之节,尤拳拳焉。”
    脱稿之后,历经两年,嘉庆乙丑(1805)徐达源终于筹集了资金,在禊湖书院内请人制作了雕版,正式印行问世。
    《黎里志》五厚本,800多页,主要有:沿革、形胜、山水、里巷、桥梁、井泉、寺庙、官舍、水栅、学舍、表坊、古迹、风俗、物产、墓域、人物、列女、释道、杂录、艺文,还有职官表、科第表、贡生表、荐辟表、议叙表、吏仕表等,共计16卷数十小类。在吴江14本乡镇志中,《黎里志》仅晚于乾隆《盛湖志》和顺治《屯村志》,而体例的完备、史料的翔实较《盛湖志》《屯村志》优裕多多。《黎里志》附有10张地图,徐达源下了功夫。其中8张黎川八景,还有黎川学舍和黎里全景图各一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张“黎里全景图”,湖荡、圩岸、市河、桥梁、寺庙、官舍、学舍、古迹等等尽数描画,使我们看到了二百多年前的黎里镇及其五华里范围内的全貌。
    徐达源为黎里、为吴江、为江南及中国,贡献了一部《黎里志》,值得后人敬仰,纪念。
    蔡丙圻与《黎里续志》
    黎里八大姓“周陈李蒯汝陆徐蔡”,蔡氏属后起之秀,同光年间,家大业大,人丁兴旺,全镇蔡家弄就有五条。蔡氏一族,走出了许多人才,其中就有黎里经常提及的蔡丙圻。
    丙圻(约1844-1906),字颂华,号南离,十多岁入学成秀才,同治十二年(1873)入南监读书,不久以候选县丞资格随张曜嵩武军出战,克复肃州省城有功,授分省候补知县,光绪十年(1884),嵩武军平定新疆,授补用直隶州知州。不惑之年后回到黎里,凭诗书自娱。也许是参与了攻城略地的战事,回到家乡喜欢观察地形、河流、疆域,考证政治、经济与社会,褒贬人物、风俗及忠孝节义等等,丙圻花费十多年时间,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终于完成了整整16卷的《黎里续志》,记录了黎里九十多年的历史。
    蔡氏撰写《黎里续志》,既有他自身的条件,更有现实的需要。自身条件,上文已经谈到,这里说说现实的需要。徐达源的《黎里志》“篡成在嘉庆初,迄于今阙纪载者九十余年矣。顾地虽僻壤而人文之秀,与夫忠孝节义之表现,岂无卓可传者?……近年《吴江县续志》载黎里事独略,且多遗漏谬讹,不觉怦然心动者。”(蔡丙圻《黎里续志自序》)徐氏的《黎里志》成书于1805年,到1897年蔡丙圻《黎里续志》问世,相隔整整92年,虽说有县志记载,可是对于黎里这样文人荟萃的古镇,过于简略,而且还出现不少错误。于是蔡丙圻毅然决定编撰《黎里续志》。
    《黎里续志》16卷,主要有:沿革、界域、山水、里巷、水利、物产、方言、桥梁、祠庙、官舍、汛地、善堂、书院、表坊、古迹、纪兵、墓域、寺院、撰述、职官、科第、吏仕、人物、列女、寓贤、释道、杂录、集诗、集文等。
    蔡氏《黎里续志》的体例与徐氏《黎里志》基本相同。徐志已备蔡志就略,徐志未录蔡志增补。《续志附有6张地图:黎里镇全图、忠义祠图、众善堂图、育婴堂图、禊湖书院图、黎川义学图。续志与前志相比,增加了二节,一是社仓、善堂、义渡、义庄,二是忠义一节。现在看来,社仓等颇有价值。前不久,台湾有几位学者,专门就善堂、育婴堂事,翻阅《黎里续志》,到黎里实地调查。徐志与蔡志都有黎里镇全图,图上的地名有所改变与增加,两相对照,可以掌握历史演进的种种信息。
    《黎里续志》与《黎里志》一样,是江南古镇宝贵的历史信息的载体。
    本文作者:黎里古镇保护委员会顾问李海珉
    注:《古镇黎里》一书经原作者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