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城市文化 > 城市人文 >

黎里古镇 黎川杂录三:历史传说(一)


    文史研究与民间传说,似乎是风牛马不相关的,而且文史研究人员往往不重视民间文艺。多年来,撰稿者从事文史研究,同时也重视民间文艺。发觉二者自有密切的联系,有不少民间传说中可以采集到史料,可以作为史实的佐证,甚至可以填补史料的空白。
    目前江南古镇研究正方兴未艾,各种专著纷纷问世。多数学者认定,江南古镇从军事性质的镇演变为经济与文化的集镇,一般从南宋开始,将近九百年历史。如周庄的提法就是九百岁,有的说自己是千年古镇,这不算离谱,而有的江南古镇说已有2500年之久,显然属于没有历史基础的杜撰。江南古镇的起始,毕竟还能找到不少历史记载,至于古镇的过街楼什么时候修建?石驳岸、河埠头何时以何种形态出现?到现在没能找得有力的历史资料。近年来,撰稿者采集了不少民间传说,发觉其中二则传说,可以解读过街楼及廊棚的历史,石驳岸、河埠头的形态,还有古镇水阁的问世年代等等。
    第一则民间传说,在本书古桥一节,已有记录,为了方便论述,再将故事梗概略记如下:
    元朝初建,北方连续战乱,老百姓纷纷南迁。北方青年杨明丰,带着母亲逃难来到黎里,在镇西边找到了一个落脚点,施记烟纸店的下滩,就是现在杨家桥偏东的河滩边上,不过当时的杨家桥只是一座无名小木桥。杨明丰搭建了两间简易平房,开个小肉铺。母子俩手勤脚快,童叟无欺,生意一天比一天好。一年以后,杨明丰将两间简易平房改建成两层楼房,又整修了驳岸,向市河里打上木桩,楼房跨出水面三尺有余。楼下是店面,楼上作居室。烟纸店的老板施十郞,儿子已经成婚,女儿月珍没有出嫁。月珍的房间隔一条窄窄的街路与明丰居室相对,不久两人产生了恋情。明丰央人到施家去求婚,施老板非常恼怒,一个外来的小子,竟然胆敢动我施家千金的脑筋,不行!八月初一那天,施十郞夫妇去烧香,临行叮嘱儿子媳妇好生看管月珍。可是一不留神,月珍不见了,兄嫂立马直往肉铺里闯,果然,月珍与明丰正在楼上房间内卿卿我我,兄长凶狠地当胸抓了月珍就拖。月珍猛挣脱身,打开南窗,纵身一跃,等到救上岸来,月珍已经永远告别了人世。明丰泣不成声,悬梁自尽,留下了廖廖几句遗言:吾与月珍生不能结连理,愿死后作夫妻,望善待吾母,善待月珍父母。肉铺积蓄,留一份作吾母养老,余悉用于改建西边木桥。懊悔莫及的施家夫妇痛定思痛,将月珍与明丰合葬一处。接着,施十郞主持建桥工程,将西边的木桥改建成石桥,从“明丰”与“月珍”的名字中各取一字,取名“明月桥”。家乡百姓为石桥的建成而高兴,也为施、杨两家的和好而高兴,用谐音将石桥称为“民悦桥”,后来又叫做“杨家桥”。为了更好的照顾好明丰的老娘,施十郞夫妇改建了两家的住房,南北贯通成为过街楼。明丰母亲仍旧居住在南面楼上,下面的肉店租赁给他人经营,施氏夫妇与儿子儿媳尽心尽力,颐养明丰老母至天年。自从改建成过楼,这里的烟纸店和鲜肉铺生意特别好,近悦远来,财源滚滚。没多久,黎里镇的街面上,大凡宽阔的地段接二连三地建起了过街楼,不能建造过街楼的地段,纷纷搭建了廊棚。
    第二则民间传说,在本书驳岸河埠一节也已经提到,现在也将梗概略记如下:
    话说元朝初年,黎里镇何家浜对岸,有一家店铺专门销售马张,店名永顺。店主张百顺,他家从事“搨马张”(黎里专称制作纸马的作坊为“搨马张”,黎里人习称纸马为“马张”)这个行业已经整整三代了。到得百顺手里,生意更加兴盛,雇佣了五六个伙计再加学徒,忙当里还是张罗不过来。
    那时候,南宋的两位宰相陆秀夫和文天祥相继殉难,大江南北老百姓纷纷祭奠,马张作的生意出奇的好。也许是由于生意忙,也许是八字河桥驳得特别坚固,张百顺一连几年没有将门前的河桥重新垒筑。一天,又一条满装马张的大船离岸开航,百顺老板站在河桥头送行。这时,百顺的爱女,年仅6岁的千金,蹦蹦跳跳地来到驳岸边。突然,驳岸松动了,河桥坍塌了。那小千金,随着条石翻滚一下就不见了。伙计们一个个冲出来,纷纷探身下水,终于把压在石头底下的千金救了出来,可是小姑娘已经血肉模糊了。亏得黎里著名老郎中抢救,千金终算保住了小性命,又经半年多的医治调养,身体基本复原,遗憾的是丢了一条右胳膊。从此,黎里镇上经常走动着一位美貌而又聪明的独臂千金。
    张百顺老板经此劫难,决意建造一座经久耐用的河桥,还要修筑经久耐用的驳岸。他带领伙计们奔赴浙江德清,向造桥师父学习桥基打桩技术。回到黎里采办工具,增添石料,购进木料。在自家河桥、驳岸一线,打下了一排整整齐齐的木桩,然后垒河桥、筑驳岸。
    时光荏苒,独臂千金成了独臂老太。数十年中,独臂老太那条空空的右袖管,天天都在向人诉说那段惨痛的遭遇。再说,永顺马张店门前那河桥,那驳岸,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完好无损。同那些三年五年必须重新垒驳的河桥驳岸相比,孰优孰劣,不言自明。于是,黎里镇河桥与驳岸底下,一家家,一段段,都打下了坚实的木桩。到得朱明王朝成化、弘治时期,黎里全镇的河桥与驳岸,全都垒驳在整齐的木桩之上。
    民间故事,大多时间比较模糊,地点不甚清楚,人物也会有所出入,有时会出现多种版本。上面两则民间传说,就有好几个版本,经过综合筛选,整理定型而后作了上述记录。
    第一个故事,几个讲述人嘴里的时间,颇有差异,不过,都说到旁边的一座木桥改建为石桥,取名“明月桥”,而这座明月桥根据《黎里志》,可以确定年份。故事发生地点没有分歧,都说在杨家桥畔。
    黎里那座明月桥,由木桥改建石桥,徐达源《黎里志》记载是元大德三年(1299)。于是杨明丰母子俩逃难来黎里的时间,也就不难推定,应是1297年。考查历史,当时北方确实战乱频仍,大批北民纷纷南移。男女两位恋人的姓名各人所说都有不同,不过他们的名字中分别有“明”字与“月”字是一致的,明月桥就选用二人名字中间一字所取。这一点比较可信,后来黎里历史上至少还有两座石桥,南星桥和梅兰桥,都是沿用此法取的桥名。明月桥又习称杨家桥,也是黎里民众的习惯,那横跨黎川市河的汝家桥、鲍家桥都是将桥冠以斥资者的姓来称呼的。
    第二个故事,好就好在有文天祥与陆秀夫殉难,大江南北汉族老百姓纷纷祭奠这一情节。陆秀夫负幼帝赵昺投海是在1279年,历史上将这作为南宋灭亡的时间,文天祥牺牲是在1283年。
    根据以上二则民间传说,可以得到如下几点收获:
    (1)黎里第一座过街楼建成于1299年,与明月桥同年。此后其他地段的过街楼纷纷出现。街道的廊棚比过街楼的建造要简单得多的,年代可以早一些,至少不会晚于过街楼。凭此,基本可以推断,元代初期,即公元1280至1300年之间,江南古镇的廊棚及过楼街正式问世。
    (2)故事谈到,开店一年,店主就要建造楼房了,主要是因为肉店的生意好,生意好是因为明丰母子人品好。其实,内在的原因是由于黎里人口激增。店主将二开间平房翻建成楼房,看来当时肉铺左右两旁已经造满了房屋,只能向高处向河面要面积,也佐证了人口增多这一事实。这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元代自南宋之后,北人继续大量南迁,江南的许多集市迅速升格为集镇、大镇的明证。
    (3)翻建楼房为增加面积,向市河中打木桩,跨出水面三尺,这就是江南古镇有名的水阁。那么水阁的起始年份,可以基本认定在元朝初年。
    (4)河埠头在江南古镇中是最早出现的,只要有人烟聚居的地方就会有河埠头,主要用于汲水、洗刷与上下船的踏脚,这已经成为共识,无需争议。但是何时水下打上木桩,至今都没有材料可以作为明证。由第二个故事可知,黎里古镇的石驳岸早在南宋时期已经筑就。河埠头与石驳岸下面打木桩,根据故事可知始于元代初年。黎里全镇的石驳岸与河埠头都打下木桩,这需要一个过程,差不多正好是故事中独臂千金的一生,一个70来年的过程。元朝总共89年,凭此可以推断,到元末,最迟到明初,黎里古镇的石驳岸、河埠头底下全部打上木桩。
    黎里如此,江南其他古镇同样如此。
    本节记录了30多个历史与传说,其中有的纯粹是史料性的,由于比较零星,不忍丢弃,姑且收录在此;有些历史传说与黎里历史事件紧密联系,犹如古代的野史,大可作为研究江南古镇的佐证材料;还有一些纯粹是民间故事,不过也不乏历史参考价值。
    汝家兄弟建造迎祥桥
    汝氏始祖汝德远,南宋建炎初年(1127)追随赵宋南渡,定居江西省,六传至汝尚质(1276-1364),延佑元年(1314),汝尚质带领全家迁居黎里。汝尚质豪爽质朴,心胸宽广,常常为乡亲排难解忧,乡里有急难,每每挺身而出,慨然承担,他的这种美德在汝家一代代传承了下来。
    作为黎里的始祖,汝尚质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八字真言,希望子孙后代能够谨记不忘。
    尚质以后的第二、三代,继承祖上读书之风,由于处于元代统治之下,他们饱读诗书只是为了自娱。汝尚质之后的第四代,人丁兴旺,家大而业大。仅由汝尚质正宗嫡传就有“文”字辈兄弟四人,这时朱明王朝建立,年岁稍小的三弟、四弟分别由科举而成为邑庠生和禀膳生员。汝氏第五代,有冕、暠、昊、旻、晟、昂堂兄弟六人,他们都考过科举,多半进学成为秀才,其中汝暠官居南京城兵马正指挥司。汝氏的子孙,都秉承着急公好义的渊源家风,外出为官的都克己奉公,乐于造福一方,在黎里家居的,乐于为邻里百姓做善事。
    汝家最早居住地在黎里镇上岸的楼下浜至汝家湾堂弄一段,随着子孙繁衍,人丁兴旺,汝家几个兄弟移建到下岸,就是现在的花车大兴弄至中汝家弄一带造屋居住,隔着一条市河,来往十分不便。
    
    (6.3.1汝家桥(迎祥桥)
    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年),汝昊召集众兄弟,商议建造一座石桥。这里的市河特别宽阔,建造镇东头青龙桥那样的形制,不行;与镇中的进登桥一样,也不行。最后议决,建造一座三孔梁式桥。造这样一座大石桥,不仅为汝家兄弟与子孙,更多是方便全镇民众。为了建桥,汝昊呕心沥血,日夜操劳,半年之后,终于操劳过度而病倒,不到年关撒手人寰,临终将建桥任务交待给他的几个弟弟,请他们务必不折不扣善始善终,众兄弟垂泪同声,坚决一心一德,出钱出力,决不辜负兄长心愿。汝昊又将儿子汝训(1416-1487)与汝讷(1433-1493)叫到床前,反复叮咛:当今承平世界,该当勤奋攻读,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训儿作为长兄,年已25岁,且进学补就了郡庠生,讷儿仅只8龄,自古道长兄如父,务必培育幼弟成才。慈父见背之后,汝训谆谆教诲,兢兢业业,督促弟弟日益奋进。汝讷13岁即补增广生员,21岁得中景泰癸酉(1453年)科举人,历官中书舍人、徵仕郞、南京兵部武选司员外郞、郎中,最后官至福建汀州府知府。
    又经过半年的操劳,正统六年(1441),迎祥桥落成,合镇赞颂。大家把迎祥桥叫作“汝家桥”。迎祥桥东西两边都镌刻着桥联,桥东边迎着日出的那一联:“日色照临迎百福,风光会合集千祥。”的确,此桥每天为古镇迎临红日,为黎里接来种种祥瑞。桥西那一联:“东西迎接川流水,南北常通行旅人。”此桥建成,方便了千家万户,也迎来了四海宾朋。两副桥联,满溢着汝氏一族的文化和教养,更道出了黎里的繁盛与好客。
    就在汝讷中举之年,吴江县知县贾亮,鉴于汝氏一族的口碑,在染字圩专门为汝讷树起一座“攀桂坊”。四年后,汝楫得中景泰丙子(1456)年举人,知县刘彪再次为汝家建起一座“登科坊”。两座牌坊,既是褒扬,更是祝颂。
    牌坊耀目,口碑助人。此后,汝氏一族更加兴盛。接连出了汝泰、汝齐贤、汝先标、汝钦龙4位进士,5名举人,8个贡生,秀才极多。(根据吕爱珍(1976年82岁)、李雪泉(2005年86岁)口述整理)
    和尚道士别苗头的桥
    黎里横街的北栅有座望恩桥,这座桥东西两头原先各建一座碑亭,故而俗称亭子桥。此桥到横街中心的明月桥,不足240米,当中又冒出了一座清风桥,这么短的距离横跨三座石桥,而且望恩桥建于1526年,清风桥建于1537年,几乎就是同时造起来的,为什么呢?原来,这两座石桥是和尚与道士别苗头的结果。
    
    (6.3.2望恩桥(亭子桥)
    明朝嘉靖初年,黎里镇的横街,从南栅到北栅,就两座石桥,建在中间的明月桥和南边的里仁桥,整个北栅一座桥都没有,来来往往的行旅客商特别多,天天热闹非凡,不过都只能绕道而行,这里有座桥,那该多好。
    黎里禊湖道院的王光曙道长是个有心人,乐于为黎里百姓做善事,他思量着筹集资金在北栅的最北端建造一座石桥。王光曙医术高明,擅长绘画、书法与音乐,又深谙养生之道。多年来,他热心为民众医病疗疾,辅导年青一代书法、绘画与音乐,难能可贵的是他更愿意将养生之道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黎里民众。一时之间,黎里镇上不管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不管是老的还是少的,纷纷涌到道院,拜倒在王光曙的脚下。有前来求医的,有练书习画的,有学习乐器的,更有寻求健康长寿之道的。王光曙一个人忙不过来,好在他有五个徒弟,个个得到乃师的真传。师徒一起招收了二三十名少年,专门学习书法与绘画,聚集了一二十个青年,专门操持中国传统器乐。禊湖道院的道教音乐经过王光曙的改革,融入了江南丝竹的韵味,空灵清新、超然物外,底蕴深厚而又富有喜庆色彩,浸淫其间着实能使人愉悦而起到修身养性的功效。尤其受人欢迎的是王光曙传授的养生方法,诸如:守一、存思、行气、胎息、导引、吐纳、服食、辟谷,乃至房中术。对于趋之若骛的黎里人,王光曙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只要众人按照自身财力,布施银子,他说将为父老乡亲在北栅建造一座石桥,方便黎民。到嘉靖五年(1526),累积了2500多两银子,看来差不多够数了。就在王光曙他们确定建造一座单孔石拱桥,连“望恩桥”一名也定下来的当儿,半路上却杀来了一个程咬金。
    这个程咬金是一名行脚僧,来自秀水,法名静善,49岁。他来到黎里,也说准备在北栅建一座石桥。说到造桥,原来内中有一段夙因,得追溯到40年前。那时静善仅只9岁,新春佳节他跟随母亲到黎里看望居住在横街的外公。9岁的男孩,好动,看到市河里的薄冰,想抓它几块,不料一个失足,咚的一声,冰面上穿了一个孔,人就不见了。好得有人看见,连忙高叫救人。立时来了一帮热心人,摇来了木船,划开冰层,四处探寻,终于把孩子救了上来。可到底耽误了时间,孩子已经没有了呼吸。一个懂点医道的老翁,让几个小伙子,轮流把孩子双脚朝天脑袋向下背在背上,急急奔跑,孩子肚子里的水,哗哗地向下淌,当换到第三个小伙子的时候,终于哇的哭出了声来。自从落水被救,孩子就对天立誓,此生一定要在北栅建造一座石桥。为了造桥,他干过好多行当,可是都赚不到什么钱,最后出了家,法名静善,四出挂单,为只为积聚建桥银两。嘉靖四年(1525),静善在嘉兴钱庄里存入了1500两银子,他前来黎里,想先打探一下行情,1500两到底够不够。来到黎里,他反复估摸,看来在横街最北端建造,水面较窄,再筹集一点也许就可以了。可是这个好位置,王光曙他们已经选定,正在动工建造望恩桥,道士们让静善另选地段。另选地段,看来只有在明月桥与望恩桥之间了,这个位置水面最为宽阔,建单孔石桥,不论是梁式还是拱型都是不行的,要造须得三孔桥,预算起码要3000两银子。
    屋漏偏逢连夜雨。也许是老天成心要验证静善的诚心,偏偏嘉兴那个钱庄倒闭了,几经交涉,1500两拿到手只剩区区的300两。这时的道善,再过几个月就是天命之年了。道长王光曙,眼看着云脚僧的尴尬,劝他放弃造桥的主意,几个小道士更是放出风凉话:“造什么桥!逞什么能!”静善没有动摇,他决定求见罗汉寺方丈,请求在寺内挂搭。方丈为他的诚心所感动,为他提供了种种方便。从嘉靖四年开始,方丈让静善每年在罗汉寺内“坐关”。
    坐关,也称坐禅、闭关。罗汉寺大雄宝殿西侧建有三开间平房,座西朝东,南边一间,四壁尽是书橱,放着各种佛经;当中一间,安排有一桌一椅,这里是坐关者精研佛经的地方;北边一间安放着简陋的卧具。三间房子仅有一扇小门和两个壁洞。那两个壁洞,上面的很小,只为递送碗筷,下面稍大,可以递送便桶。静善在这里,远避尘嚣,结跏趺坐,精研大藏佛经。从农历4月16日开始,到7月15日结束,90天为一期,年年如此。那间小屋的屋门,一把大锁,由方丈主锁,另外,层层叠叠地缠绕着100把小锁,俗称“长命锁”。用银子打成,每把只两节手指粗细。黎里镇乡及周边市镇的民众,天天有人前来为孩子请长命锁,每开启一把,都得随缘乐助,少则给几钱碎银,多则施舍一至二两,乃至数十两。心诚则灵,黎里合镇上下,知道静善的心愿,每家都愿意用银子请回一把长命锁。90天坐禅,布施可观。第一年一百来两,以后逐年增多,最后几年坐关一次可得五六百两。静善每次出关,又浪迹云游,寻求布施。一年又一年的积聚,到嘉靖十五年,整整11年,终于凑足了3000两白银。
    接下来,静善亲自聘请桥把头,筹划采石、运输,精打细算,嘉靖十六年(1537年)一座三孔梁式石桥,凌空飞架而起。静善说,石桥的建成,不是他的功劳,是黎里百姓的功德,因此他特地命名为“普宁桥”。乾隆十五年(1750),那是二百多年之后了,此桥重修,加上了桥联,东侧为:“庚午重逢悦新盛,仲秋载造东丰盈”,西侧是:“清秀一川星可望,风高千古月分明”。西边对联是个藏头联,隐含“清风”二字,于是人们改称此桥为清风桥,同南面的明月桥相呼应。东边那一联使用了雁翎格,隐有“新丰”一词,与“清风”谐音,所以此桥又别称新丰桥。光绪十一年(1885年)再建,这两副桥联照旧保留下来,直到今天。
    
    (6.3.3普宁桥(清风桥、新丰桥)
    普宁桥落成之日,静善在合镇百姓的鞭炮声中,悄悄来到罗汉寺,虔诚地坐进荷花缸。人们四处寻找静善,可是遍寻不得,最后终于找到了,原来他已经坐化西去。(据2008年陶大年(86岁)冯家好婆(84岁)口述整理)
    陈永年捐建道南桥
    康熙年间,黎里镇上有一位秀才陈永年,此人居家开设私塾,乐育英才,他的学生考得秀才、举人者不下20人,其中有3名荣登进士。年届不惑,陈永年名声震遐迩。每年新春,谢师的学生、返乡探亲前来拜见的弟子,不绝于道。陈永年不仅善于向国家输送人才,而且乐善好施,40岁过后,积有余财,就架桥铺路,大做善事。康熙三十九年(1700)他捐资重建镇东揽胜桥,三年后,又重建太平桥。特别是他捐资建造道南桥,黎里全镇有口皆碑。
    康熙五十年(1711)的黄梅天,江南雨水不断,皖南特发洪水,黎里镇上涌来了大批难民,拖儿带女的,有三百来家,上千口人。如何安置这批难民,着实令黎里巡检司的官员头痛。这时,陈永年主动来到巡检司,说了自己的打算:首先安排难民到东圣堂、全真道院、周宫傅祠堂等地安顿下来,然后让难民每家出一个男劳力,帮助黎里做工,每天每人发放4升大米,工程峻工后再酌付银两。做什么工呢?原来,南江与黎川市河交汇处,那里是一个颇大的漾。市河南岸,东边是墨字圩,西边为染字圩,两圩之间,急需建造一座石桥。可是,西边染字圩,缺失了非常大的一块土地。要造桥,必须先在染字圩填土。眼下,正好让难民们参与这桩工程,一则不致生事扰民,二则也为黎里做点善事。陈永年要求参与组织这一工程,而且说发放大米的经费可由他承担。正在苦恼的巡检司头头们一听,大加赞赏,当即拍板,派员与陈永年一起组织启动。
    要在染字圩填土,并不容易,还要在圩的东北,垒筑成驳岸,而后才能造桥。已经主持过多次建桥工程的陈永年成竹在胸,指挥有方,他让大批民工用船四出取土,载到指定地点安排入水,同时从难民中找到几名竹匠,请他们编织一批大竹框,在大竹框里装满石片,逐一沉放到即将垒筑驳岸的位置。几个月后,填土基本到位,竹框也已冒出水面,于是进一步围筑堤坝,抽干河水,再请难民中的石匠垒筑石驳岸。最后请来建桥把头师傅,采石建桥,终于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建成一座单孔拱桥。新桥落成之前,黎里不少民众提议称此桥为“永年桥”,以纪念陈永年的功绩。陈永年不肯,坚持定名为“道南桥”。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陈永年的儿子陈时夏和陈鹤鸣,都以贡生而出仕。乾隆年间他的孙子炳文、龙文、藻文、绚文、鸿文,也都一个个由科举晋身,黎里盛称“五子登科”。后来,陈家位列黎里八大姓的第二姓,基础正是这位陈永年给奠定的。陈永年身后,陈氏家大业大,房屋鳞次栉比,俗称“陈半镇”。上岸的西半镇自陈家湾堂弄起到老医院弄,东半镇从周赐福弄到黄祥泰弄,下岸在施家浜弄西还有一条陈家弄,都是陈家的房产。现在,留存的文物保护单位有徐达源故居,鹤寿堂的后花园端本园,以及鹤寿堂中落第一进的“奎辟凝祥”牌坊,都是陈家建筑的遗存。
    黎里百姓是不会忘记陈永年的,185年以后的1897年,道南桥重建,大家仍旧念着这位为家乡建桥铺路的善士,且看重建后桥上镌刻的文字:康熙五十一年里人陈永年捐建,光绪二十有三年阖镇士民重建。(根据翁惠农口述整理)
    黎新桥的前世今身
    现在浒泾路上的黎新桥,是黎里镇南北交通主干道上的咽喉之地,南来北往的车辆川流不息。黎新桥这座水泥平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问世,后又多次扩建、修建,它取代了鼎新和登瀛两座古桥。
    鼎新桥和登瀛桥一带,明清两代,那可真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茶馆、饭店、客栈以及种种商铺摊贩鳞次栉比。每天傍晚,男女老少结伴登瀛与鼎新桥畔,有的购物,有的小酌,更多的前来散步闲游。明朝成化、弘治年间,“瀛桥联袂”就是著名的黎川八景之一。
    登瀛桥,建造最早,北宋时期已经存在,不过那时是木桥,也没有登瀛之名,因为桥在浒泾上面,就叫浒泾桥了。南宋开始,人烟稠密,木桥改建成了简易石桥,用了三条长石,横搁东西两岸,仍旧没有正式名字,大家就作叫它三板桥。三板桥下的浒泾,二米来宽的一条箭泾,实在太狭窄了,就像一条弄堂似的,黎里人都称它叫“浒泾弄”。当时的农船,只能单独通过,是不能交会的,离开大老远的摇船人就要高喊:“来船松摇!来船松摇!”意在告诉对方,我的船来了,你不要过来,先让一下。浒泾弄里的水流异常湍急,假如你由北向南要摇到镇上去,那么是非常吃力的,每当发水时节,没有足够的体力是无法摇出浒泾弄的;农民兄弟买好东西,由南而北返回时,那真省力极了,根本就不必费力气,一支橹掌握一下方向就是了。不管来还是去,在浒泾弄里摇船,都不需要推艄与扳艄,因此,黎里出了一句俗话:“浒泾弄摇船,不推扳。”
    浒泾弄水特别湍急,特别清冽。浒泾桥西南堍,有一个姓薛的老板,利用浒泾弄的水,研制了一种特种产品,生意兴旺,赚了不少钱,更治好了很多孩子的病。薛家开的是一个南货铺子,研制的特产本是普通的“八珍糕”。八珍糕,顾名思义,用了八样珍稀:党参、白术、茯苓、陈皮、薏仁、淮药、莲芯,其实都是普通中药而已,不过,薛氏八珍糕里,有一样东西非常特别,叫“长谷虫”。据老一辈回忆,长谷虫不是别的,竟然是苍蝇的蛆虫。薛老板捞来长谷虫,先放在豆渣里三天,让它钻来钻去,吃饱豆渣,排出污秽;接着装进白布口袋,放到浒泾弄急水里冲漂一天一夜;然后在特制的磨盘里磨成水浆,合着其他七种中药和入八珍糕。黎里一般的南货店、中药铺也都做八珍糕,可是,只有薛家的八珍糕最受欢迎,因为它不仅好吃,更重要的是能够治疗肠胃病,患有消化不良的孩子,几包一吃,肯定痊愈。成年人吃了也非常管用,有肠疾胃病的人,薛家八珍糕就是一种神药。薛家的八珍糕,从清中期开始,传了好几代,始终赞誉有加,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才歇业。
    话说到了元代,浒泾桥畔出了一位著名的学人潘如珪。此人,满腹经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据说他竟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潘如珪是否有这么通天的本领,姑且不论,不过,此人不只知识丰富,而且心眼儿也好,最喜欢替人排忧解难,黎里百姓都服他,尊称他“潘学士”。当时,民间有纠纷,盛行到茶馆里去“吃讲茶”,那浒泾桥东的双凤楼茶馆就经常有人吃讲茶。双凤楼,就在桥东沿街两侧,街南三间平屋,一只硕大的老虎灶,几张八仙桌,除了泡开水之外,主要供农民兄弟吃茶。农民兄弟上街来,多数带一点鸡蛋、豆荚、蔬菜什么的,沿街一放,边吃茶边等买主。街北是三楼三底一幢楼房,楼上楼下都有相对固定的主顾。到双凤楼上吃茶,必得先沿浒泾桥的石级,步步登高,升到桥面,再右转沿木楼梯上楼。大凡吃讲茶都在楼上,只要请得到潘学士,事情就不难平息。潘学士到场,一般先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再静听双方陈述理由,最后由他一句话,不管是小恨大仇,还是五七世冤家,都将和平解决,乃至化为乌有。
    元至顺二年(1331年),孛儿只斤氏得知潘如珪大名,请他前去应科举考试。潘如珪去了,通过了发解试,也就是成为了举人,可是接下来,他说病了,没有参加会试就回来了。元代的举人,只对当届有效,下一届还得重新从发解试考起。过了十年,至正元年(1341年),潘如珪再次通过了发解试,可是他又病了,没有参加会试又回到黎里老家了。这时的浒泾桥正在重建,由三板桥,改成了宽阔的梁式平桥,增加石阶,成为一座气派的石桥。主持建桥工程的头面人物,专门为石桥取名“登瀛桥”。他们解释说,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为网罗天下人才,创办了文学馆,聘请杜如晦、房玄龄等18位饱学之士进馆,世称“十八学士”,能被选进文学馆,犹如身登龙门,那是无上的荣耀,时称“登瀛洲”。现今的潘学士,正是杜如晦、房玄龄一类的人物,是我们黎里的骄傲。不过,也有人说,登瀛桥,取名虽好,估计潘学士不会首肯。不料,潘学士听说浒泾桥正式命名为“登瀛桥”后,只说了二个字“蛮好!”有人不解,专门前往请教。潘学士开言讲论了一番道理,大意是:孛儿只斤氏于1234年灭金,统治北中国长达80年,不开科举,1279年统一全国,延宕到延佑元年(1314)才勉强开设科举,那只是装装门面,并非真心网罗人才。孛儿只斤氏马上得天下,想以马上治之,岂能长治久安?再说,目下又把国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我等是列入南人的,岂有好果子吃?自古道邦有道则仕,无道则隐,现在不是出仕的时候。顿了一下,潘学士又说,元朝气数不长,将有大明王朝接替,明朝约三百载,之后我大汉民族还将臣伏于蛮夷之邦。不过,其时的酋长迅速归化于大汉,将大兴科举取士。黎里这方灵动之土,登上瀛洲的大有其人,掐指算来,得有三斗三升芝麻绿豆之数。登瀛桥,重重的预言,更有重重的应验。
    与登瀛桥相邻的鼎新桥,迟至明朝嘉靖二十九年(1560)才正式建成。此前,鼎新桥也只是一座木桥,名通济桥,每隔五年八载就得重修。说到这鼎新桥的取名,蕴含着黎里人民关心国家大事的一片诚心。明世宗(1507—1566)朱厚熜,公元1521至1566年在位,按年号称为嘉靖皇帝。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皇帝,有人说他英明神武堪比朱元璋,有人说他昏庸无能,痴迷于炼丹。嘉靖即位之初,还算有所作为,可是没有多少时日,他就作威作福,荒淫无道了。朝廷上,他总揽大权,打击旧臣和皇族;在内宫,淫乱苛刻,特别是对宫女肆意摧残。嘉靖二十年(1541年),杨金英等宫女忍无可忍,横竖是个死,于是发动“宫变”,一起下手勒死朱厚熜,可是终因缺乏经验而没有成功,杨金英等当事者21人凌迟处死。朱厚熜死里逃生,也许他接受了一点教训,多半许是为了缓和种种矛盾,他决意实行新政,采取厘革宿弊、振兴纲纪等多项改革措施,得到朝野上下的好评。新政的实施,由京城至江南,姗姗来迟抵达黎里。
    新政伊始,普陀山来了一位游方僧,年近花甲,挂单在黎里名刹罗汉寺,受到罗汉寺方丈的器重。游方僧不求名,不求利,但求为黎民造福。游方僧拿出他所有的积攒,选址在黎里登瀛桥东侧的市河上,建造了一座拱形石桥,破土之日,得到合镇百姓的支持,一年后新桥峻工,酝酿多时的桥名“鼎新桥”也已确定。鼎新桥也称鼎丰桥,简称新桥,取革故鼎新之义。明朝自朱元璋以来,已传11代,一代不如一代,嘉靖是第12代皇帝,积重难返而国事日非。当时普天之下,祈求出现中兴之主,黎里的民众真是好老百姓,怀着良好的愿望,希望嘉靖新政能够换来崭新气象。别的不说,看一看几位文人为此桥酝酿的桥联,就可以想见当时黎里百姓的祈盼。先看桥东对联:蚁聚千家,共恢鼎业;鲈乡四季,屡庆丰年。再看桥西对联:高映日华,香逢杞子;中分水色,秀挹梨花。
    当然历史并不以黎里百姓的美好愿望为转移,没过多久,嘉靖移居西苑(今北京的中南海),一心修道炼丹,祈求长生,不问朝政,奸臣严嵩专权20年,从此吏治败坏,边事废弛,海上倭寇频繁侵扰,北部鞑靼不断寇边,朱明王朝每况愈下,再传6名皇帝,更加日暮途穷,最终江山易姓于爱新觉罗氏。
    历史的脚步慢慢挪移,400年风雨过去,黎里镇始终只有0.5平方公里面积,农船始终是水乡劳作、交通的重要工具,登瀛桥和鼎新桥不断有所修建,而桥名始终不变。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自制汽车面世,由城市走向乡镇,日渐呈现取代农船的趋势。十年后,黎里镇需要一条贯通南北的道路,于是浒泾弄开始填埋,连带浒泾西边那条小径,总共宽不过5米。十多年之后,作为南北交通要道,确实太窄了,再拆除东边壁立于浒泾的房屋,计有双凤楼茶馆、王记栈房、沈永和烟纸店的店面及店面以北所有的房屋,开辟出了一条宽16米的浒泾路。浒泾路问世,登瀛桥消失。接下来由于文化大革命爆发,拖迟了汽车替代农船的步子。直到28年后的1977年,鼎新桥拆除,西移20米,改建成水泥平桥,取名黎新桥,接通浒泾路与南岸的甘南路。1990年代以后,甘南路由泥路建成水泥路,浒泾路和甘南路南北贯通,北到苏州,南通嘉兴。登瀛桥、鼎新桥,农船时代的标记,黎新桥,汽车时代的产物。
    
    (6.3.4黎新桥)
    现在黎里作为历史文化名镇,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已经启动。黎里古镇管委会正在考虑重新开挖浒泾,设想拐入鸿寿堂与新蒯家弄后与后河接通,再往北与新开河接通,同时恢复登瀛桥和鼎新桥。不过,恢复后的登瀛桥与鼎新桥,不同于原位置,原来的登瀛桥在西,鼎新桥在东,两桥相距约20米,重建后,登瀛桥在东,鼎新桥在西,二者紧密相连,到时游人三步能跨两座桥。登瀛桥仍为石级式梁式平桥,这没有什么问题,鼎新桥恢复拱桥形制也没有什么问题,就是桥面如何处理出现了争议。有人主张完全复原到石级阶梯,古镇区不折不扣完全是步行街;有人主张不作石级,允许部分小车通行;有人主张向邻镇西塘的“送子来凤桥”看齐,恢复石桥质地,一半为阶梯石级,保持它古色古香的风貌,一半为平桥,部分小型车辆仍旧可以通行。目前,尚在酝酿之中。
    (根据李雪泉张银宝口述,再加《黎里志》《黎里镇志》等文字资料撰写)
    “接贵桥”与“接桂桥”
    黎里镇南栅,横街至通秀桥之间有一座梁式桥,本名“接贵桥”,重建后才改写成音同字不同的“接桂桥”。说起桥名的更改,自有一段情委理曲。
    接贵桥西的藻西浜,居住着一个名叫张鸣驺的书生,字学泉,号青士,此人早年读书十分用功,年仅16岁就得中秀才。秀才是俗称,拿那时官方的称谓叫做吴江县学生员。张鸣驺出身并不富裕,家中只是薄有田产。为了让儿子读书进取,鸣驺的父母节衣缩食,全力以赴。封建社会,秀才不能作官,只不过取得一些优待,比如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每年参加科试,成绩合格的称“增生”,列入高等的称“禀生”,二者都由官府供给衣食;秀才拜见县府官员,不必下跪,官员以礼相待,秀才犯法由学校责惩,情节严重的,地方官须先报学官黜革生员功名之后才能治罪。要想作官,必须考取举人,因此封建社会里,考举人最难,俗称“金门槛”,翻过了这道门槛,即使中不了进士,凭多年的资格至少也可以混个一官半职。清代对举人有“大挑”的规定。就是将三次参加会试而没有得中的举人分组排辈,让吏部通过一定的程序,判定甲等与乙等,列入甲等的就可以出任知县,列入乙等的也能放一任学正或教谕之类的小官。
    张鸣驺中秀才之后的第二年,赴江宁参加举人考试,不中,三年后再考,仍旧不中,连考了五次。从咸丰考到同治,再从同治考到光绪,考得父母双亲都弃他而去了九泉,考得妻子和儿子吃了上顿没有下顿。这举人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全国最大的试场南北各一,一个在北京,称北闱,一个就是江宁,称南闱。光绪二年(1876),又是一个大比之秋。张鸣驺尽管连续失利,但他始终没有灰心,决定屡败屡战,拿他的话来说“自古没有场外的举人”,也就是说,只有身入南闱,才能取得举人资格。为了去江宁赴试,他四处张罗盘缠。可是多年来,凡是能够借的都已经借到了,借过了。最后,只得硬着头皮仍旧去找姑母张秀英。姑母住处不远,张鸣驺从藻西浜走接贵桥,进接贵弄,由西向东,弄的东端就是。
    姑母料到鸣驺这个小子会来找她借钱,预先关照下人,不得开门。为了到江宁参加南闱,鸣驺到姑母处,借了已经不知多少次了。可是没有法子想呀,鸣驺只得再次来求姑母。他小心翼翼地跨上接贵桥,那座桥已经近百岁了,一直没人照管,更别说维修了,桥板脱落的脱落,断裂的断裂,尤其是那桥基,早已松动了,走上去实在相当危险。鸣驺刚刚跨上接贵桥,七当八心地走过来,这边的姑母已经得到下人的禀报,喝令关门,任何人不许开门。鸣驺来到门前,无论怎么叫门,敲门,始终没有一点声息。可是,这个张鸣驺,不愧为是屡败屡战的老将,他耐着性子,不声不响,守在门外。直等到天黑,姑母听听,静悄悄的,毫无声息。于是她老人家自己把门开了,探出头来。黑暗中一声“姑母!”,惊得张秀英浑身一悸。
    接下来,姑母与侄儿一番口舌。侄儿求姑母借50两银子,日后自会新借旧债连带利息全部归还。姑母先一一计数历年陈欠,接着训斥侄儿,从16岁考到而今的32岁,考得山穷水尽,现在居然还执迷不悟。侄儿说这次赴试有相当的把握。姑母坚决不信,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家里的银子,与其给人打水漂,还不如为黎里百姓做点善事。后来,姑母大谈接贵桥的破败,她早就有心重新修建这座桥,可惜全都花在了不争气的侄儿身上,一边诉说一边叹气。最后,姑母对一再恳求的张鸣驺下了逐客令,喝令佣人推出门外。
    张鸣驺回到家,一夜没有合眼。清早,突然有人敲门,一看竟然是姑母家的女儿,那位年仅16岁的小表妹。表妹奉上了自己的首饰盒,她让表哥去当成银两,作为赶考的盘缠。送走表妹,张鸣驺立马将首饰送到祥和西当,朝奉一看全是女人首饰,就与张鸣驺攀谈几句,意欲了解个中因由。张鸣驺竹筒倒豆子,一一道来,说到激动处,不禁热泪盈眶。朝奉,还有老板都为之感动。他们为鸣驺划算一通,江宁往返与日用开销,一整月,必得百两银子开外,当铺决定全部首饰当足二百两白银,以留有足够的余地。张鸣驺千恩万谢,感动不已。
    八月桂子飘香时节,张鸣驺来到江宁,参加了乡试。光绪二年九月中旬,捷报飞过接贵桥,送入简陋的东倒西歪屋,张鸣驺荣获江南乡试第5名举人。次年春,张赴京会试,尽管杏榜不能连捷,不过朝廷看他那一手楷书精湛过人,拣选国史馆謄录,后出任太仓州学正,以后张移官江北数州,发现并培养了不少勤奋好学的人才,深得读书人爱戴。
    张鸣驺上任伊始,就万分节俭,他将大半官俸,归回给姑母与表妹。自光绪三年开始,整整六年功夫,年年连本带利奉归银两,每次拜见姑母,必定感恩万状。深受感动的姑母,不负前言,将侄儿归还的银子,积攒起来,于光绪九年(1883),将接贵桥重新作了修建,深得黎里百姓好评。
    为了纪念这造桥的善举,人们联想到张鸣驺乡试中榜,人称“桂榜”,黎里的家乡父老就将“接贵桥”改写作“接桂桥”,于是桥东的接贵弄,也就随着改成接桂弄了。
    张鸣驺在外任官多年,终生节俭。他不忘家乡,光绪十九年(1893),捐资与蔡丙圻等人一起修缮黎里善堂,次年,由他牵头,会同汝光祖等人,重建了黎里镇中心的梯云桥,光绪二十三年(1897),他又与蔡甲先和沈正模三家捐资,修建道南桥,至今传为美谈。(根据李雪泉、张银宝口述整理)
    史家姆妈建造通秀桥
    明朝嘉靖年间,从秀水来了一对年近40的夫妇,男的叫王化同,妻子史氏,带着一个呀呀学语的儿子。原来,王化同出身秀才,一向与世无争,守着数十亩薄田,生活还算过得去。可是,王化同秀水的邻里有好几个油头光棍,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看到他家日子过得优哉游哉,总想来打打秋风,捞点便宜。王化同夫妇不堪骚扰,于是移居到黎里,在藻西浜盖了三间平屋,定居下来。此后,王化同赴杭城,参加过两次举人考试,时运不济,都铩羽而归。不过,儿子聪慧过人,夫妇俩非常高兴,王秀才亲自课读。嘉靖四十年儿子赴秀水本籍参加童子试,一举进学,成为秀水县学生员,年仅14虚岁。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当年秋季,时疫流行,王化同先自撒手人寰,临终遗言,要史氏好生督促儿子刻苦攻读,以求平升三级。可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父亲刚走,儿子跟着染上疫病离开人世。史氏痛不欲生,四周邻里,纷纷前来劝慰,人死不能复生,无可奈何的史氏,只能节哀顺变。她想到,丈夫在日,感念邻里的和睦,现在父子去世,邻里又都帮助送葬,并且一再宽慰,此情此景,终生无法回报。后来史氏想到,黎里镇共有三个水口,现在东、北二个水口已经建造了镇锁的拱桥,只有南栅这个水口,至今没有拱桥。南栅就在自家不远处,于是她决定独资建造一座石拱桥,作为对邻里回报。决心下定,史氏拿出全部积蓄,又卖掉了秀水大半田产,请了造桥师傅,历时一年有余,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建造了一座高大宏伟的石桥,她与丈夫都是秀水人,站在桥上,又能望到秀水,取名为“通秀桥”。黎里的石桥不下五六十座,而这一座的石料最大,体量最宏,黎里百姓习称“大桥”。
    史氏为黎里做了一件善事,黎里百姓都非常尊敬她,尊称她为“史家姆妈”。年过花甲,史家姆妈去世,全镇每家都有一人前来送丧出殡,堪称黎里数百来的盛事。二百多年后,清朝嘉庆三年(1798),通秀桥重建,黎里民众专门勒碑纪事,将史家姆妈建造通秀桥的来龙去脉公诸后人。(根据张银宝口述整理)
    本文作者:黎里古镇保护委员会顾问李海珉
    注:《古镇黎里》一书经原作者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