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城市文化 > 文化景点 >

歙县徽州古城之徽州府衙


    
    【徽州府衙的建筑布置】
    历代的府署建筑都是严格按照建制建造的,到了明清时代的官式建筑已经高度标准化,定型化。徽州府署建筑群无论是总体布局还是单体建筑,都带有明显的明代建筑法式和徽州风格,都是严格按照徽州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至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的法式和官署建筑的规制修复的,因为在徽州保存着大量具有明代特征的木结构建筑实物,都带有宋法式的遗风:月梁、梭柱、平盘斗、丁头拱、覆盆基、编苇夹泥墙等。(据古建专家考证,中国现存最早的民居类木结构古建筑只有明代的古民居了,明中后期徽州经济文化繁荣,建筑兴盛,徽州地方建筑传统得到巨大发展,建筑法式和风格继承了江南建筑的传统,具有典型的区域代表性。徽派建筑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是宋元明清建筑格调的传播、发展和演变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
    徽州府署坐北向南,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主堂,两侧辅助。从照壁至知府廨,各院落之间距离、比例,好比缩小的故宫,所以古建专家说“府衙是缩小的故宫,故宫是放大的府衙”,所不同的只是规模较小,机构较少,规制低一些,而这些也正是府衙所处政治地位的真实写照。
    徽州府署布局基本按照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颁布的州县公廨图式改建,三路数进,巷道纵横,布置整肃,分区明确,是比较典型的官式做法。整个府署是一个廊院式布局,南北向,前临街衢。仪门内为左、中、右三路建筑,中路分二部,前部两进主庭院。第一进庭院北为正厅,是举行典礼、发布政令和审理案件之处。厅前甬道中立戒石亭,亭中设戒石,刻警戒地方官的铭语和“公生明”三字。两庑设六房属吏的办事处,东列吏、户、礼三房,西列兵、刑、工三房。第二进为后堂和厢房,以东西连廊与正厅连接。后部两进庭院,是知府廨,即官邸。左、右两路各建3个庭院,中部为经历司、照磨所,前部置司吏宅,后部是属官住宅,即同知(正五品)廨、通判(正六品)廨、推官(正七品)廨、经历(正八品)廨、照磨(正八品)廨、知事(从八品)廨、检校(正九品)廨等,分别列于知府廨东、西,并以巷道与中部相隔。仪门南是谯楼,是徽州府的大门,楼南建承宣坊,府前街上东为申明亭、西为旌善亭,分别为公布处罚、判决和表彰善行之所。谯楼与仪门之间两侧是理刑厅、督粮厅等建筑遗址。
    中国著名古建筑专家、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士元说:“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史,府衙是政治结构的象征,现在就是档案馆,修复后可以让子孙后代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
    【仪门介绍】
    仪门在古代称为桓门,汉代府县治所两旁各筑一桓,而后二桓之间加木为门,曰桓门。宋避钦讳,改为仪门,即礼仪之门,取“有仪可象”之意,是主事官员迎送宾客的地方。清末,为避宣统溥仪之讳,一度将仪门改为“宜门”。《明会典.官员礼》记载:凡新官到任之日,至仪门前下马,由迎接官员迎入仪门之风。府治喜庆大典,皇帝临幸,宣读诏旨或举行重大祭祀典礼活动时,也要大开仪门。进入仪门有严格的规定,上级官员走中间的正门,东西两侧各配一门,东为“生门”,是平常人们出入府衙之门。西为“鬼门”,平常也不开,只是处决犯人时才开。
    正门两旁的抱鼓石门枕又称门当,石鼓面镌刻花卉图案,则表明是经商世家,石鼓面为素面无图案,则为宦官府第,故我们现在看到的徽州府衙仪门的抱鼓石为素面。
    衙署门卫室设置在仪门两侧廊屋,谓“号房”,这个名称,非常形象地突出了衙署门卫对内掌握机关一应工作节奏的信号发布。夜里治安防范十分严格,带班的要查点上宿衙役,重点查收仓库、监狱。一切正常后,门子将大门、二门、宅门锁上,禁止所有人进出往来。如果遇有紧要文檄,更夫打更,整夜更鼓分明。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