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城市文化 > 城市人文 >

福建历史文化乡村保护:找得回文化 记得住乡愁


    一项数据显示,我省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数量已达82处,其中中国历史文化名镇7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6处,约占全国名镇名村总数的6.57%,仅次于山西、浙江、广东,位列全国第四位。另一项数据显示,在中国传统村落的名录中,我省的传统村落共有73个。
    这些进入国家级或省级名录的村镇,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因为不同的开发保护模式,走上了现状迥异的发展道路。记者走访了几个村镇,试图从他们的现状上,找寻一缕乡愁。
    
    观察:塔下,鸣笛吵醒了梦想
    三年前,龙岩女孩莫莫辞去了北京的工作,来到南靖县塔下村,开了一家旅店,名叫“沐浴阳光国际青年旅舍”。和旅舍的名字一样,莫掌柜当初来到这里,满怀着憧憬和梦想,“我第一次来塔下时,看到古朴的老房子前,两个老人端着碗吃饭,孩子们在石桥边嬉戏,远处炊烟袅袅,眼前溪水潺潺,那一幕场景我永远都忘不了。”她说,她有归隐山林的愿望,所以就在这里定居创业。
    可是这三年的变化,把她从梦想中唤醒了。塔下村位于南靖县书洋镇西部,为福建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首届中国景观村落。自2007年后,就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当记者来到塔下村,看到古村落的道路上已经停满了车,偶尔一两声喇叭格外刺耳。一下车,就遇到许多人上前来揽客,询问是否要住宿,路边的墙上贴了许多广告。
    “现在和我当初来的时候很不一样了,游客很多,旅店之间竞争很激烈,不是当初那种味道了。”莫莫说。
    离塔下村不远处的云水谣,也正招待着来自各地的游客。不过,路边各种小摊,以及新加的许多商业设施,让人感觉与《云水谣》中美丽的村落不太一样了。“河边色彩鲜艳的充气游乐设施,和村子真的格格不入。”当地的“80后”女孩小郭向记者抱怨,她记忆中的云水谣不是这样的,河流、老房子、农田,没有被改造,也没有这么多的小摊贩。
    思考:
    “福建的历史文化村镇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差异比较大,从地理看,沿海县市风貌较差,内陆县市风貌较好;从经济水平看,发达县市风貌较差,欠发达县市风貌较好;从类型看,集镇、城堡类风貌较差,聚落、纪念类风貌较好;名镇风貌较差,名村风貌较好。这种规律性差异与福建省区域地理差异大,区域社会历史和经济水平呈现出的山海不平衡密切相关。”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楼建龙说。近日,他完成了《福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人文引导与城镇生态复兴》的课题,对全省名镇名村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对于名镇名村的古迹,我们要进行保护性利用,并尊重适度开发的原则。”楼建龙说。
    历史文化村镇应当充分体现各自特色,诸如大拆大建、白纸画图的“大手笔”是行不通的,开发利用的手段需要严格控制、谨慎推广。
    除此之外,应促进传统产业的回归,传统文化的有序传承。“蕴含在历史文化村镇中的传统文化,可以归纳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大部分。可以让每一个走进村镇的人得到身临其境的体验与感受。传统文化只有在村镇之中鲜活起来,才能得到真正的延续并且发扬光大。”楼建龙说。
    观察:人都到哪儿去了?
    2008年福建土楼进入“世遗”名录后,众多的土楼走向了不同的命运。
    熙熙攘攘,人声鼎沸,商业气息盖过了人文气息,这是大多数“世遗”土楼内的情景。而大多数没有进入“世遗”名录的土楼,则和它们所在的村子一样,处于无人喝彩的窘境。
    位于南靖县书洋镇西北的石桥村的土楼群,就是这样一种境况。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石桥村曾经拥有23座土楼,它们距河坑土楼群仅2公里,却游人罕至。由于村中人口外迁,土楼无人管理,目前村里现存土楼17座,其余6座均已倒塌,仅存遗址。数据显示,石桥村兴旺时有1500多人,由于人口外迁,户籍人口仅剩千余人,常住350人,且大部分已迁出楼外,另建楼房。
    思考:
    楼建龙认为,城市与农村在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两极化特征日益明显,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直接导致了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人口减少。村镇之间常年只见留守的老人与儿童,缺少经济活动,只能变成一个大尺度的静态展示空间,丧失了活力。
    楼建龙举例,位于宁德福安市的坦洋村,是一个传统产茶村落,历史最盛时期曾有36家茶行,雇工3000多人。现在种茶、采茶、择茶、制茶、卖茶依旧是村民的日常生活内容。村民们延续传统以茶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和礼仪文化,甚至保持在住宅里制茶的传统家庭作坊生产方式。
    楼建龙认为,传统产业曾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支撑着名镇名村的经济繁荣与发展,作为特色名片,理应成为支持名镇名村再发展的重点内容。他呼吁,各名镇名村要从挖掘本地传统产业出发,找到发展的路子。
    观察:鲤鱼溪:人鱼同乐
    鲤鱼溪,位于周宁县浦源村。在这里,“人鱼同乐”成为独特的人文景观。据当地人介绍,当地明、清两代政府均有明文保护溪中的鲤鱼,村民也非常爱护门前溪中的鲤鱼。
    如今,鲤鱼溪知名度虽高,但当地并未迁走溪边的住家,还因势利导,把古代的“人鱼同乐”景观保留下来。走进浦源村,村子沿着S形溪流布局,通过在村口蓄潭、村尾挖池而形成八卦图式。而溪边的居民则与鲤鱼相伴生活,溪中鲤鱼也从不怕人,形成鲤鱼“闻人声而来,见人景而聚”的景观。
    除此之外,浦源村还把与鱼相关的景点串联起来,凸显传统“护鱼文化”。游人来到鲤鱼溪,能看到溪畔的郑氏宗祠。村里大多数人姓郑,就是宗祠里供奉的郑氏祖先,制定了保护鲤鱼的乡规民约,一直保留至今。而埋葬鲤鱼的鱼塚则更体现了当地村民对鲤鱼的尊崇。几处景点,无不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思考:
    浦源村鲤鱼溪的样本,体现了名镇名村保护中较为高级的方式——历史村镇的文化再塑造。
    “单纯地把古村落理解成一种具有象征含义的模型,是博物馆式的静态保护。注重古村落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的延续与生长,就有可能在继承和保护的前提下,为古村落找到一条继续生存和发展的道路。名镇名村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优秀聚居地,仍然成为许多现代人的首选。”楼建龙说,在生产力相对低下的农耕社会里,人们因无为而有限获得。在现代社会,人们因有为而肆意索取。“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名镇名村的经验得失,将告诉我们纳山理水、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共赢”思想。
    “农耕文化曾经培育并灿烂了中华文明两千年,而短短一百多年的工业进程,即在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后,让我们如此无奈却又直接面临着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严峻形势。维护并学习古人尊重自然、和谐山水的村落营造模式,将促使现代中国成就更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居环境。”他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