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修行人生 > 学习 >

管子的职业教育思想


    
    管子
    管子一书对后人影响较大,其内容也是十分丰富,譬如关于职业教育,管子中就有精彩的论述,书中是如何阐述职业教育的呢?
    现行《管子》一书为汉朝刘向编定。在刘向校书之前,流行《管子》版本有多种,共计564篇,刘向校除其中重复者484篇,定著86篇,今亡10篇,存76篇。关于《管子》书的作者及成书年代问题,学术界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综合起来大致有四种意见。第一种是杂烩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以梁启超、罗根泽、郭沫若、冯友兰为代表;第二种是管子学派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以张岱年、任继愈、余敦康为代表;第三种是追述管仲言行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以赵守正为代表;第四种是部分遗著说,持这种主张的有关锋、林聿时、乔长路等。
    《小匡》篇中说:"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咙,其事乱。"据此,它又提出了改革社会行政组织的方案,即"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使士农工商四民分业聚居。
    四民之所以要分业聚居,其原因主要有:第一,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生产和流通环境,促进士农工商四业的全面发展。第二,有利于子弟形成良好职业观。《小匡》篇认为从小对子弟经常进行有关学习与修养、操作方法、经营技巧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同时又教育他们热爱这些行业,即"旦夕从事于此,以教其子弟,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如此的早期教育对子弟形成稳定的职业观就会产生积极作用。所以经过长期的环境熏陶和父兄的言传身教,再加上子弟的耳闻目睹,然后就能做到 "士之子常为士","农之子常为农","工之子常为工","商之子常为商"。由此可见,《管子》在教育观上基本上属于环境论者,并且偏重于环境的积极影响。第三,"士农之乡十五",寓兵于农,兵农合一,有利于强兵。第四,有利于加强社会管理,严格社会控制。第五,四民分业聚居,还有利于国家有针对性地对各个"社区"分别实施不同的社会教育内容。具体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1.士的教育。在《管子》中,士为四民之首,它含有两种成分:军士和文士。这二者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治乱。因此,对士的教育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士要成为士必须经过严格选拔,即经过《管子》所提出的"三选"法中的第一选才能实现。"三选"法指的是由乡长、官长、君主的三级人才选拔制度。一选,是由乡长将"居处为义、好学、聪明、质仁、慈孝于父母,长悌闻于乡里者"及"有拳勇、股肱之力、筋骨秀出于众者"举荐出来,使前者成为文士。使后者应征入伍,成为军士。文士、军士由此分流。如果被举荐的文士中有特别优异者,再由各级行政长官用书面材料上报给君主,这是二 选。三选是由君主作最后的选择,将下面举荐的人才召来面试,若可举用,就待时而聘。凡是考问其国家忧患之事而应对不穷的,下到乡里调查他的能力,没有大过的,便提作上卿的助手。《管子》的"三选"法是我国教育史上关于取士制度的比较可靠的最早记载。它对后世乡举里选的荐举制度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今天看来,"三选"法对完善我们干部人才选拔制度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管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学习!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