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家学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10:11:31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孔子是中华民族之圣人,后人顶礼膜拜都不为过。孔子后人延绵,是为孔氏。孔氏,是中国历史上家学最深厚的家族之一。而其家学延续时间之长,则无人可以超越了。 孔氏家学,源自杏坛讲学。 杏坛之名最早见于《庄子·渔父篇》,原文为:“孔子游于缁帷之林,休坐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由此可见,杏坛即为孔子讲学旧址。孔子死后,鲁国国君哀公为祭祀这位文化巨人,将此地改为庙宇(现在的孔庙所在地)。因为当时只有“庙屋三间”,其后,历代王朝不断加以扩建,“不欲毁其基”,“除地为坛,环植为杏,名日杏坛”。 孔子在杏坛“开门设教”、“有教无类”、“广收弟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开创了平民教育的先例,打破了“学在官府”收教限于贵族子弟、教育垄断的传统,杏坛因此而名扬四海。 据《阙里文献考》记载:孔子死后,其子孙“即宅为庙,藏乐服礼器,世以家学相承,自为师友”,其教育者当为孔氏后裔,其学者亦不超越孔氏子孙,这就是孔氏家学的开端。 魏文帝黄初二年,“修起孔子庙”并“于庙外扩建屋宇,以居学者”,以培养孔氏家族的子弟。皇帝下诏修建学舍,这是孔氏家学的一大变化。后经战乱,社会动荡,家学时断时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追封孔子为“玄圣文宣王”诏令增扩孔子庙,亲作《宣圣赞》,称颂孔子为“帝王之师”。三年后,孔子第四十四代孙孔勖上书朝廷,请求于家学旧址,重建讲堂,延师教授,朝廷准其奏,自此孔氏家学改为庙学,全面优待圣贤后裔。 宋仁宗延祐年间,孔氏庙学又增颜、孟二氏子弟,孔氏庙学遂成为孔、颜、孟三氏学,又划拨学田,其收入充生员膳食之用,并赐经、史书各一部以示鼓励。同时,将庙学改建于孔庙东南,这是校址的第一次迁动。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官府又拨款改建孔氏庙学,并正式为之设官,明文规定:“教谕本家子弟,其乡邻愿入学者听。” 洪武元年(1368年),庙学又被改为“孔颜孟三氏子孙教授司”。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由兖州知府奏请,在山东巡府、巡按主持下,对三氏学学馆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修建翻新,这次修建,第一次使学舍建制正规起来。万历十年(1582年),孔子第六十一代孙孔宏复任世职曲阜知县时,以三氏学“界于公府、藩臬行署,湫隘抑塞,规制不备”,将庙学迁之于按察司东(即今曲阜师范学校以东,古泮池以北的地方),这是校址的第二次迁动。 1587年(明万历十五年),又从巡按御史毛在之请,增入嘉祥曾氏,并改铸四氏学印信。比照国子监例设学官,特许岁贡生员,国家科考竟至“无孔不开榜”。据《阙里文献考》载:“凡天下郡县之学,皆莅以教授、教谕,而为之佐者则曰训导;独四氏学之佐则特设学录,盖隆此国学之制”“圣贤之子孙不与他学同。”从中可反映出当朝对孔氏庙学的恩优特权。同年,孔子第六十三代孙、世职曲阜知县孔贞丛又迁四氏学于庙西观德门外(曲阜市第一中学现址),1925年,衍圣公府在“四氏学”旧址改建“阙里孔氏私立明德中学”(其意取自“德之不明”,“经之见度”),孔子第七十七代孙末代衍圣公、当时五岁的孔德成先生担任名誉校长,并亲自撰写“明德学校”校牌。此时反对孔子、反对封建专制的浪潮席卷曲阜,具有“红二师”之称的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现曲阜师范学校)的学生最早接受“五四”运动的洗礼,学校进步师生常常组织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与传统、守旧的明德学校的学生,交战不休。1925年,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其灵柩从北京运往南京,途经曲阜姚村车站作短暂停留,曲阜县府组织学生迎送,为此还作了时间调整,以避免两校学生的正面接触。在封建专制的年代里,这也是思想追求不同矛盾激化显现的一个方面。 1947年,私立明德学校改为县立中学。1952年9月,县政府在颜庙原商会址创办了曲阜中学,次年迁至明德中学校址。1958年更名为曲阜第一中学。1986年曲阜撤县为市,学校遂定名为曲阜市第一中学。 孔氏家学,延续至今,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早已更换了新的内容,充满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如今的曲阜市一中利用“东庙西学”的优越地理位置,继承圣贤遗训,光大传统教育精华,用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斐然的教学成绩,继续书写着新世纪的辉煌。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学记读后感 传道 授业 解惑
- 下一篇:循序渐进的学问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