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修行人生 > 学习 >

讲学河南辉县,他被誉“北方孔子”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谈到处于燕赵之地的河北,人们总多能想起侠义之士。其实,此间也不乏大儒,而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大儒更是兼具义士风范,黄宗羲评价他“燕赵悲歌慷慨之风久湮,人谓自先生而再见。”这位先生何许人也,孙奇逢也!
    1
    “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
    
    孙奇逢雕像
    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直隶容城(今河北保定容城)人,明末清初理学大家,与黄宗羲、李颙齐名,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
    1584年,孙奇逢出生于一个仕宦家庭,祖父孙臣,明代嘉靖辛酉举人,做过河东盐运司判等,为官以清廉著,过手钱财从不染指,曾经说过:“做官要钱,无非为子孙计,不知一要钱,子孙微矣。子孙不如我,要钱做什么?子孙胜似我,要钱做什么?”父亲孙丕振做过训导学生的儒官,同样淡泊名利,笃行仁义,以诗礼传家。
    孙奇逢自幼天赋不凡,读书勤奋,充满壮志豪情,孩提时期就以自己家乡的两位名人——元初著名学者刘因和明朝忠烈之士杨继盛为学习的楷模。《清史稿》中说,孙奇逢年轻时就有豪爽任侠之气,对自身的道德修养要求很严格,有经邦济世的学问,很想成就一番功业。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孙奇逢17岁时,乡试中举。考官对他的文章赞叹不已,说他的文章写得快慢自如,详俭得体。
    然而,风云不测,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孙奇逢的父亲去世,3年后母亲又去世,孙奇逢依古礼在墓地筑草屋,为父母守孝6年。庐墓6年间,孙奇逢刻苦读书,经、史、子、集广为涉猎,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并多与贤友切磋论学。
    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居孝期满的孙奇逢开始游学京师,授徒讲学,广交名士。
    清顺治七年(1650年),孙奇逢举家南迁河南辉县。正是在这个地方,他历经磨难后,开创出了自己学术思想和教育事业的新高峰。
    2
    讲学河南辉县 被誉“北方孔子”
    孙奇逢迁到河南的时候已经是67岁的老者了,然而生活仍然困顿。初到辉县时,适逢天下大旱,十分贫苦,他鼓励族人,要在苦难中磨炼意志,砥砺情操,并幽默地把他们居住的茅屋命名为“共饥斋”。诗一首以记之:“薪绝停朝药,粮赊减夜餐。儿童相视笑,此际得清安。”
    
    河南辉县孙奇逢讲学处——兼山堂
    清顺治九年(1652年),孙奇逢移家至夏峰村。并建“兼山堂”,开堂讲道,接引门生。他齿尊德高,教授又颇得法,不论贵贱少长,一律耐心“诱掖奖劝以成就之”。因此“天下望之如泰山乔岳”,远近儒生学士,纷纷汇集兼山堂,拜师从学。有的从数百里甚至千里之外负笈而至。其时,从畿辅、河洛、齐鲁、晋楚、吴越等地聚集而来的门人弟子,达数百人之多,“当时北方学者,多出于其门下”,被誉为“北方孔子”。
    孙奇逢讲课方式比较随意,因人设法,随科立教,以问答与讨论形式居多,讲授辅之。长期住宿就学或者随问随去皆可,其中,“愿留者亦授田使耕”。除了集体授课,各士子可以自由讨论,发表学术见解。教学相长,发扬民主,学术气氛浓厚,很多人成了名士,如教授太子的少傅耿介,工部尚书汤斌等。
    孙奇逢认为“匹夫为善,康济一身,公卿为善,康济一世”,他自己无力直接济民,遂通过讲学授徒使民各受一分之利。 为此,即便在90多岁,孙奇逢依然与门人、子弟“讲论不辍”,到了气弱口不能言的时候,还以手书的方式坚持授业。
    除去讲学,孙奇逢还勤于学术研究和著述。他不分寒暑,始终在知识原野上耕耘。他这样叙述自己的治学经历:“七十岁工夫较六十岁而密,八十岁工夫较七十岁而密,九十岁工夫较八十岁而密。此念无时敢懈,此心庶几少明。”他就是这样自强不息,年愈高而学愈邃。他的主要著作有《理学宗传》、《四书近旨》、《读易大旨》、《岁寒居答问》等。
    那么,孙奇逢一生都写了哪些著作?又有着怎样的学术思想呢?
    孙奇逢是编写中国学术思想史的先驱者之一,他撰写的《理学宗传》,上起汉代董仲舒,下至明末,时人视为学术通史。孙奇逢还编撰了大量的史学著作,如《中州人物考》、《畿辅人物考》等,这些著作对研究明朝的历史具有重大的史料价值。
    在理学思想上,他的学说“以慎独为宗,以体认天理为要,以日用伦常为实际”,提倡学者不可拘门户之见,认为朱陆之间“不宜有心求异,亦不必著意求同”,他是朱陆的调和论者。
    3
    身型家范 堂传孝友数百年
    孙奇逢晚年在夏峰村一边开堂讲学,一边教诫族中子弟,对身型家范及孝友传家十分重视,认为“士大夫教诫子弟,是第一要紧事,子弟不成人,富贵适以益其恶;子弟能自立,贫贱益以固其节……”为此,他亲自撰写了家规——《孝友堂家规》,并由他开始传诸于后世。而后人又在他的著作基础上,整理他平日的言行及训导语录,增补了附录《孝友堂家训》。
    
    家规古籍善本
    “家规十八则”是孙奇逢根据先人所遗家训,参以己意,推广而出,为《孝友堂家规》中代表篇章,言简意邃,堪称句句经典。
    

    安贫以存士节,寡营以养廉耻,洁室以妥先灵,斋躬以承祭祀,既翕以协兄弟,好合以乐妻孥,择德以结婚姻,敦睦以联宗党,隆师以教子孙,勿欺以交朋友,正色以对贤豪,含洪以容横逆,守分以远衅隙,谨言以杜风波,暗修以淡声闻,好古以择趋避,克勤以绝耽乐之蠹己,克俭以辨饥渴之害心。
    【译文】
    穷困之时要安守本分,以保存士大夫的高尚节操;减少欲望谋求,以养成廉洁与知耻之心;用安静清洁的屋子妥善安放先人的灵牌;祭祀前要整洁身心;兄弟之间要和睦,凡事同心协力地去做;和妻子儿女在一起要和和乐乐;选择有品德的人结成婚姻;用厚道和睦的态度联系族人与乡亲们;要请有高尚品德的老师教导子孙;交朋友不得欺诈;对待贤人豪杰要庄重严肃;要用宽宏的气量对待强暴不讲理的人;安守本分不接近纠纷争端;说话谨慎可杜绝纠纷乱子;暗自修行,淡薄声名;要学习古人圣贤智慧,使自己知道哪些要追求,哪些要避开;要勤劳,以杜绝耽于享乐损害自己;要节俭,来使自己看清饥饿和干渴对心灵的妨害。
    

    除此之外,孝友堂家规家训里还有许多经典段落:
    读书是为了明道理做好人
    孙奇逢的教育宗旨在“明道理,做好人”六个字。他在家训里说:“古人读书求科第犹是第二事,全为明道理做好人”。什么是“好人”?从低处说,做到忠厚和平循规蹈矩即是好人;从高处说:是“学为圣人”。又说“子弟中得一贤人,胜得数贵人也。”
    示应试诸子孙曰:涿州史解元家,子弟赴试,老者肃衣冠设席以饯,命之曰:“衰残门户,赖尔扶持。”今老夫所望尔辈扶持者,又不专在此也。为端人,为正士,在家则家重,在国则国重。所谓添一个丧元气进士,不如添一个守本分平民。
    ——摘自孙奇逢《孝友堂家训》
    【译文】
    (孙奇逢)告诉即将应试的诸子孙说:涿州史解元家中子弟去考试,家中长者衣冠庄重设酒席饯别,命令说:“衰落的门第就靠你们支持了。”现在我所希望你们支持的,又不专是这个,还要成为正直之士,居家要为家所倚重,在公任职要为国家倚重。添一个祸害百姓国家、败坏门庭德行的进士,倒不如添一个老实守本分的平民。
    做官当廉洁
    但假如中举,出仕为官就要传承清白家风,做一个好官。
    尔祖宰武城,归里之日,仍以馆谷偿负斜,尔祖母尔父,俱不免于饥寒。闻者见者,莫不怜之。吾家沐阳公,以廉吏起家,尔祖能绳其武,我辈俱得为清白吏子孙,较以金帛田宅遗后人者荣多矣!
    ——摘自孙奇逢《孝友堂家训》
    【译文】
    你祖父曾任武城县的长官,任满回家乡的时候,仍然用学馆收入来偿还所负债务,你祖母、你父亲都不免受饥挨冻。听说和看见这些情形的人,没有不怜惜同情的。我们家的先祖沐阳公,以做廉洁的官吏起家,你祖父能够继承他的风范,我们也都成为了清白官吏的子孙,这比起那些以金银、田地、房屋留给后代的人来说光荣多了!
    
    河北容城孝友堂
    知行要合一
    “听过很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孙奇逢当年可能并没有那么文艺,但他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因此,十分强调知行合一,劝诫子孙不要好高骛远,动辄“侈言千古,远谈当世”,而要从自身做起,从当下做起。
    尔等读书,须求识字。或曰:焉有读书不识字者?余曰:读一孝字,便要尽事亲之道;读一弟字,便要尽从兄之道。自入塾时,莫不识此字,谁能自家身上一一体贴,求实致于行乎?童而习之,白首不悟,读书破万卷,只谓之不识字。
    ——摘自孙奇逢《孝友堂家训》
    【译文】
    你们读书,必须求得认识字。有的人说:难道有读书却又不认识字的人吗?我说:读一个“孝”字,就要恪尽侍奉父母的道理;读一个“弟”字,就要恪尽服从兄长的道理。自从进入私塾念书时起,没有不认识这两个字的,但是有谁能在自己身上一一体现这两个字的含义,求得实在的东西用在自己的行动中呢?孩童时就开始学习知识,但到年老了还没有领悟到这个道理,即使他读的书再多,也只能说他是个不识字的人。
    
    兼山堂
    “垂老去乡关,听泉声三十年,夏峰烟月浑无厌,茅屋数椽,修竹几杆,这便是桃园鸡犬,又何须驾柴车东海与西山……”这首孙奇逢所作的《夏峰歌》,是他在夏峰村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中国古琴大师尹尔韬后辗转寓居夏峰,专门为《夏峰歌》谱曲,并收入他的《徽言秘旨》中。300多年过去了,《夏峰歌》至今还在孙奇逢的子孙后代中传唱不衰。
    如今,再轻轻地哼起这些歌词,细细品读他的家规家训,我们似乎仍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位耄耋老人的生活情景和他的所思所想,一种仰慕和敬意之情,发自肺腑,油然而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