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剧的渊流沿革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9:11:42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蒲剧 蒲剧又称蒲州梆子,当地人通称乱弹戏,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戏曲艺术。因兴于山西晋南古蒲州(今山西运城永济)一带而得名。蒲剧在清代乾隆时期外省称“乱弹”、“晋腔”、“山陕梆子腔”等;嘉庆、道光以后,又称“山西梆子”;陕西称:东路戏,山西省北、中部称“南路戏”;晋南当地则习惯称“大戏”或“乱弹”。 晋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戏曲的发祥地之一,经历了戏曲从孕育、形成、演变以至成熟的整个发展过程。戏曲艺术的源渊可以追溯到早期的歌舞,尧、舜时即有《击壤歌》与《康衢歌》,并产生了鼍鼓、五弦琴等乐器,以乐舞教化民风。周代,晋国的音乐闻名遐迩。汉代,歌舞百戏十分流行。宋金时期,城乡盛演杂剧,以至人们在墓室镶嵌砖雕舞台和旋转戏俑蔚成风气。元代成为北杂剧演出活动中心,班社林立,戏曲发展进入繁盛时期。明代中期杂剧衰微,新的戏曲声腔形成,昆腔流入本地区,形成的本地“梆子”、“乱弹”被称为“土戏”。至清乾隆中期为“山陕梆子”,即是早期的蒲州梆子,在晋、秦、豫三角地带的乡村戏台上独领风骚。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本县《西阎曹公里重修尧舜禹汤之庙记》碑文载“清明取水,半途邀□,先日送□□,次日迎神。音乐为之喧哗,神马为之纵横,旗彩为之飞扬。带伽、执扇、托铁索者,各随所愿,而尽乃心。即而底(抵)庙,大赛三日,乐人动至百口,神筵轮输以三甲。饮食乐钱,依派散而不违……”。从大赛中可以看出,除歌舞伎艺表演之外,“动至百口”的“乐人”中当有蒲剧的演出。本县北张村关帝庙记载:“乾隆五十三年八月十八日,戏三台;《斩子》、《盘龙山》、《截江救□》、《日月图》。”说明清代蒲剧活动更为兴盛。当时戏班众多,据载至少有3个戏班。戏曲演员从少年时进入科班(娃娃班)学戏,经过半年或三年的专业训练才能出科,清道光年间,本县已有3个知名科班。至清末民初,不少村建有家戏班,均以演历史传统剧为主。 光绪年间,北关高昆曾购置戏箱,供戏班租赁。世家庄郝成龙曾组建过戏班。清末,蒲剧艺人明郎在北常村打有“娃娃”班。民国9年(1920)杨景石在东华坡办过“娃娃”班,大净骆玉华(后到县蒲剧团任副团长)、武生亓俊美(后到县蒲剧团任业务团长)等出于此班。民国13年(1924)北关李仁杰(人称驴儿客)曾组建有戏班。民国20年(1931)姚老八在晓史村、石德成在陵下村、崔燕山在南官庄村、吕夺元在樊店村等均办过“娃娃”班。民国年间,名气最大的艺人是东石桥村侯丑儿(饰大净),其唱腔洪亮,人称“一声雷”,经常与蒲剧界名艺人搭班演出,声震黄河两岸。1934年,曾代表蒲剧与陕西秦腔三义社同台联合演出。民国时期驰名的家戏班有晓史、陵下、南官庄、尧都、鄢里、北常等村。截止解放初期,东西下坪、南撖、东石桥、封比、弃里、西阎、大河、冯史、吴寨、南常、北续、云唐、中卫、晓史、辛史等村均有蒲剧家戏班,不少戏班置有戏箱。当时上演的剧目主要有《雁塔寺》、《回龙阁》、《明公断》、《文武魁》、《乾坤带》、《九江口》、《假金牌》、《四杰村》等和折子戏《舍饭》、《芦花》、《柜中缘》、《藏舟》、《杀庙》、《三上轿》、《骂殿》、《斩子》、《黄鹤楼》、《拾玉镯》、《五雷阵》等。出名演员有旦角史崇义(小名来娃)、花旦苏乐玉、武生亓俊美、大净骆玉华等。这些戏班主要活动在本村附近,有时也串乡演出,不仅起到了娱乐作用,而且培养了一批比较出色的蒲剧演员。 民国34年(1945),本县组建人民解放剧团,1949年成立胜利蒲剧团。新中国建立后,随着专业表演艺术团体的诞生和发展,民间戏班除了继续演传统剧目外,开始上演现代戏。主要剧目有《三砸铁锁链》、《三世仇》、《穷人恨》等。其后,一部分演员参加了专业表演团体,多数人成了农村俱乐部的骨干。蒲剧一直是本县文艺演出的主要剧种,除专业表演团体外,农村演戏时,多为蒲剧。 改革开放后,民间蒲剧艺人将演唱剧作为文化产业,组成十多支小型演出班,应邀为农村办红白喜事有偿演出。班主有姚德玉、冯智芳、郭月爱等。队伍发展到一百余人,主要演员有范金花、冯智芳、郭月爱、李灵芝、王钢拴、马娟娟、路军旺、张粉翠、常作榜、畅翠霞、王桂英、李和平、张胎娃、史随宝、三梅、邓东平、张红花、刘庆顺等,乐队演奏员主要有张若虎、黄国柱、张永国、李新年、侯建榜、李为奇、朱胜利等。期间,李建华2001年参加山西卫视第20期《走进大戏台》擂台赛,获擂主。冯智芳、王钢栓、李和平2003年4月参加山西卫视在本县举办的《走进大戏台》擂台赛,冯智芳以演唱《教子》选段获业余组擂主。王桂英2007年3月参加在运城市度假村举办的174期《蒲乡红》以演唱《秦英征西》选段,获二等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