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戏剧 >

越剧从“落地唱书”走向城市


    导语:“越剧”起源于“落地唱书”,后又有称为“女子科班”、“绍兴女子文戏”、“的笃班”、“草台班戏”、“小歌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剡剧”等。第一次称“越剧”,1925年9月17日,在小世界游乐场演出的“的笃班”,首次在《申报》广告上称为“越剧”。
    
    越剧
    文学界素有读不完的《红楼梦》、戏曲界有演不尽的越剧《红楼梦》之说。12月10~11日,宁波小百花越剧团《红楼梦》将首度献演广州大剧院的舞台。宁波小百花越剧团建团有50余年,不少越剧迷都对以当时的团员为主体阵容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十分熟悉,越剧版《红楼梦》更是其“镇团之宝”。
    可以说,越剧从1906年在嵊县东王村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它从生长于越山剡水农村的“落地唱书”,走向城市,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剧种之一。这百年间,是它吸纳吐芳的过程,也是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一方面,经典虽好,但传统剧目难免会让人审美疲劳;另一方面越剧也开始向热门影视剧“借力”,但是否改编之后能火热还有待市场检验,这其中也有不少经验值得总结。历史如一面镜子,它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对后百年越剧的发展甚至对其他地方戏曲发展而言都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传承经典,谁解其中味?
    小仲马笔下的《茶花女》以歌剧风靡全球,比才笔下的《卡门》透过弗拉明戈舞蹈征服世界。当曹雪芹笔下“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的《红楼梦》遇上了“细腻有神尽抒情,江南秀气会佳人”的越剧,就宛如天造地设的神仙美眷结下的不解之缘。
    《红楼梦》被公认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巅峰之作,台湾作家蒋勋曾说:“《红楼梦》里,是15至19岁的少年少女,是西方说的teen-age,他们有洁癖,有青春的自负傲气,他们不屑世俗苟且,他们背叛礼法体制,他们孤独出走,流浪在心灵的天涯海角。”可以说,《红楼梦》代表青春、叛逆、流浪,而作为“中国第二大剧种”的越剧,更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它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并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最大的长处在于抒情,旋律优美动听,表演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来表现“红楼”中花季的少年少女最为恰当不过。当青春的《红楼梦》邂逅青春洋溢的越剧,用钟灵毓秀的青春气质,刻画封建大家族中一群年轻生命的窒息、抗争、直到最后香消玉殒的历程,则更显悲剧的震撼。
    谈及演出方宁波小百花越剧团,很多广州的观众并不陌生,毕业于南开大学的江苏籍越迷曹先生说:“我在上海读书时就欣赏过他们的《红楼梦》,他们的演出韵味醇厚,这次听说他们要来,我第一时间买了票,再次来感受纯正的越音。”另一位观众孙小姐则表示:“王文娟和徐玉兰主演的同名越剧电影深入人心,宁波小百花越剧团的演员们是‘科班出身’,带来的正是经典的‘徐派’、‘王派’唱腔,此次扮演贾宝玉一角的是梅花奖得主、徐派小生张小君,她的唱腔相当高亢激越,表演流畅自如,不可错过。”
    谈及徐派小生,便不得不提徐玉兰的大名,她是越剧徐派小生的创始人。她和王文娟主演的越剧《红楼梦》,更是中国越剧史乃至戏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1962年上映的同名越剧电影《红楼梦》,更是让“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的经典唱段,红遍大江南北,经久不衰。饰演林黛玉的张志红也是“王派花旦”传人,扮相柔美温婉,唱腔流畅,韵味浓郁。可以说,这次的越剧版《红楼梦》是原汁原味,与传统一脉相承,加上唯美精致的舞台布景、柔软甜润的越剧唱腔、精美古典的服饰妆扮,一种江南风味的气息氤氲着整个剧场空间。
    新鲜素材,转向草根寻?
    相较于京剧等其他剧种,越剧发展的历史其实较短,算是个较为年轻的剧种,如果不努力吸收各方面的营养来丰富自己,就注定缺乏与其他艺术竞争的能力。近些年,越剧进入南北各种艺术荟萃、中西文化交融的上海后,当地给越剧提供了可资借鉴和吸收的丰富营养。越剧也为了自身发展,广泛吸收了各种都市文明、都市文化和先进的科技成果,同时结合本剧种的具体状况,有所选择,确定重点。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上越剧,不少人是因为受了茅威涛的影响。她曾经一次又一次顶着压力,对越剧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创新,老是做“出格”的事“挑衅大众”,甚至被人批成是“欺师灭祖”。从《西厢记》借鉴川剧踢褶子的亮相开始,到剃了光头演《孔乙己》,再到《寒情》、新版《梁祝》,以及近来的《江南好人》,茅威涛不但尝试了很多“第一次”,更将爵士、饶舌等“非越剧”元素融入其中。可见,越剧表演上的创新步子在她身上已经越迈越大。
    就在上个月,茅威涛带着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在宁波上演越剧版《步步惊心》,改编自热播的同名穿越小说,原文长达40万字,后来被拍成35集电视剧,现在变成2个多小时的越剧,而且满台都是年轻演员,没有大角儿压台,观众会买账吗?据悉,全剧核心的“穿越”环节,越剧将会用几重宫墙的开合以及一些干冰烟雾和灯光配合来完成。而这几重红色宫墙,也是舞台上最主要的舞美布景。每一重都能够分成几个区块,打开再合上,以此来实现空间和时间的转换。另外,类似“掌柜,再给我来杯威士忌”、“若是皇上喜欢,我还会做布丁、蛋挞”这样充满穿越感的台词也出现在了越剧舞台上,一时间引发了诸多争议。
    其实,越剧向草根的网络文学和影视剧汲取营养,已不是偶然现象。此前,由电视剧《甄嬛传》改编的越剧《甄嬛》就曾在宁波演出,反响强烈。从《甄嬛》到《步步惊心》,近年来越剧“逆生长”的作品频频出现,但取得的效果却各有不同。譬如,越剧《甄嬛》在宁波上演时受到新老越剧迷一致肯定。《步步惊心》则不同,老年越剧迷大多排斥,年轻越剧迷却十分欢迎。由此看来,这种差异与所改编的题材不无关系,前者虽然剧情新潮,但表现手法依旧传统,遵循越剧套路,因此老少通吃;而后者的“穿越”元素与越剧四平八稳的风格截然不同,评价也自然两极分化。但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越剧市场原本是经典剧目的天下,新剧目本身就不多,而传统剧目难免会让人审美疲劳。这种情况下,向热门影视剧借力无疑是用新剧目打开市场最快捷的方法。但是否改编就一定能成功,还是需要市场检验的。
    戏剧蓓蕾,传统时尚化?
    很多专家提到,越剧的发展历史令人深思。越剧能在100多年的时间里,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小歌班”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剧种,就是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寻找到了它的忠实拥趸,顺应了市民文化。其实,越剧在初期就分为南、北两派,有“南记北图”之说——即南派常演剧目多宣扬伦理道理和彰显忠奸善恶;北派常演剧目多表现才子佳人和叙述好事多磨。当女子科班兴起后,越剧就已经开始了适应都市品味的变革,而这种变革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中期,被誉为“越剧皇后”的姚水娟在上海站稳脚跟后,便通过变革剧目来进行越剧改革,当时就出现了新编“适合时代性”的古装戏,还有尝试编演反映现实生活的“时装戏”,如根据张恨水同名小说改编的《啼笑因缘》等。
    但在越剧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注重演剧的原创性是其相当重要的美学品格。与京剧和其他许多地方戏相比,越剧很少移植而更重原创,其中最重要的一部便是《红楼梦》,这部由徐进改编、徐玉兰和王文娟主演的剧目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被誉为“使越剧名副其实地走向全国的一面旗帜”,它不仅使古典文学名著在赏心悦目中得到普及,更是使越剧艺术超越时空的限制而广为流传。而在上世纪90年代由茅威涛主演的《西厢记》在“古典名著现代化”的尝试,则赋予了越剧时代的新风貌。更重要的是,这部《西厢记》成了茅威涛的代表作,“戏人互捧”的效果也相当明显。
    2013年,国家文化部也已经公布地方戏保护计划,旨在通过优秀剧目来带动重点地方戏院(团)的发展,通过培育领军人才、优秀人才等“名角”来保护剧种发展,让地方戏积极走向市场,走向城市生活、人民生活和百姓生活。但戏曲创新要重视主体、题材、元素、情感表达和编演等五方面的创新,发展过程中如何扬弃而非舍弃,也是当下在市场中历练的包括越剧等地方戏曲多思考的问题。
    中国越剧泰斗、越剧袁派创始人袁雪芬曾提到,“越剧寻求两个奶娘,一个是昆曲、一个是话剧。一个是代表了传统的、古典的;一个代表了西方的、现代的。”当下,在传承和改革路上一直走在前面的昆曲也一样遭遇了困惑。通过昆剧院团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让昆曲进校园、走市场、多演出,令曾经式微的“百戏之祖”在600年后重新成为了实实在在活在舞台上的经典,焕发出迷人魅力。但首轮投资300万元的2012版《牡丹亭》却遭到了很大争议,传统经典是否一定适合用创新手法值得进一步商榷。正如昆曲名家蔡正仁所言,“改革不是光靠我们这些人,我们这些人有时也会马失前蹄。出现批评的意见,也是对于我们整天搞戏曲改革的人敲了一次警钟。”
    据悉,央视明年将推出真人秀《叮咯咙咚呛》,让中韩明星齐学中国戏曲。明星学戏曲,真的能让戏曲被更多人关注?对此,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陈飞就认为:“娱乐明星共同来参与学越剧,对越剧是非常好的宣传,越剧能借他们的人气有了推广发展的助力。”当然,学戏曲需要几十年的基础,但从艺术精神上来说,她赞同娱乐明星这样的举动。
    来源:戏剧网
    作者:周豫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