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之过 赔上的不只自己!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4:11:20 腾讯儒学 马叔礼 参加讨论
文/马叔礼 《论语·阳货篇》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三点交会在中年 犯了罪关在监牢里(资料图 图源一种说法) 年四十而见"恶"焉,这个要念e不能念wu,因为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一个是厌恶的恶,一个是很邪恶的恶,在这里是指的"邪恶"的意思。一个人年四十而见恶,什么意思呢?我们讲说人四十岁是所有人生的三个交会,第一个是人生经验,第二个是体能,第三个是知识学问,做学问这三点的交会在四十岁左右。那我们一个人到了四十岁、五十岁的时候已经步入中年,人生经验也有了,知识也有了,体能也开始慢慢走向一个成熟,这个时候你还有很大的邪恶,这个就很危险。 比如说有些人他少年犯了罪关在监牢里,关了五年放出来,他如果是18岁犯罪关了五年,出来时23岁还来得及。可是如果他四十岁、五十岁了,他还杀人放火,或者还吸毒,或者还赌博,然后欠了一大堆的债;如果到了四十岁、五十岁还有这种事情,还见到这种邪恶,斯亦不足畏也已,就是这种人大概这辈子要有很好的成就,是不太容易。 主要次要需分明 我们知道"恶"这个字怎么写呢?恶这个字上面一个亚,下面一个心,我们说冠军、亚军,就是把对方摆在次要的位置,这个心就叫做"恶"!我就讨厌他,就把他摆在一个次要的位置。 女子的姿色是次要的(资料图 图源一种说法) 我们说主要、次要有个"次",那什么叫次呢?你看"次"这个字是两点一个欠,我们中国字三点水是不是都三点,那两点是什么?"冰"。那三点水结了冰以后,你看就少一点,所以次要的"次"就是欠一点。 那我们看用次要的次来造的字,次都摆在上面,第一个字是姿色的"姿",女子的姿色是次要的,那什么是主要呢?德行是主要的。为什么德行是主要的?因为姿色会随着年龄衰老,比如说漂亮的女孩占便宜,可是她也有老的时候。 第二个资是资本的"资",资本的资上面一个"次"下面一个"贝",资本有二种,一种是钱,钱是次要的,所以资本的资,贝在下。那什么是主要的资本呢?我们写"财",财产的财,左边一个贝右边一个人才的才,财产的财这个字不念"贝"念"才",表示什么?就表示才干、人才是比较重要的,钱财是次要的。所以资本的的"资"这个字,上面一个次下面一个贝,也就是说钱是次要的,才干才是最主要的。 那么孔子为什么告诉我们一个人可以平庸,但是一个人不可以邪恶?因为你四十、五十而见恶焉,四十五十没有成就,可以,不过就是平庸嘛!可是四十五十而见恶,让人看到很大的邪恶,你的父母会蒙羞,你的子女会没有人照顾,所以大概这一辈子就没有什么希望了,因此一个人要有智慧,至少我可以平庸,但是不能够邪恶。 《论语·为政篇》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把自己走到一个绝境(资料图 图源一种说法) 什么叫做异端?我们说下围棋、下象棋,跟打麻将,这里面都有数学,本来是一个可以帮助你的游戏,可是也可能到最后变成一个异端,让你变成一个赌徒。一旦变成赌徒以后,就会骗钱骗色,就会患得患失,也会把自己走到一个绝境。 算命算到没有命 举例来讲,我们中国有一本最伟大的书,叫做"易经",可是有太多的人就把易经当作卜卦算命,这就是把一个最好的学问变成了异端。为什么不要去卜卦算命呢?第一,如果你懂易经64卦,如果你真正看得懂你处在哪一个卦,你根本就知道你的状况,可是既然你去卜卦、去算命,就表示你看不懂。 算命是什么人来认定好命?坏命?好命跟坏命由谁决定呢?因为古代的一般人没有读过书,他根本看不懂书,他不会判断什么叫好命、坏命,所以命的好坏,都是由读过书的人去判断。那他认为的好命、坏命是什么呢?简单讲就是用知识分子、用"士"的观念来看好命、坏命。就是这几个,第一个财帛,第二个禄位,第三个健康,第四个儿女多不多,古代人喜欢儿女众多。所以我要告诉各位,因为算命的人不见得有那个境界跟思想,所以他看你的命,更何况是因为你相信这个命,当你相信这个命的时候呢,你就被这个观念所限制,所以我们说这个叫异端。 我们中国造字的时候,"异"这个字怎么写呢?你看我们古代有井田制度,这个"井"字,中间是公田,八家是私田,如果没有公田就看不出私田。所以公田在中间,才知道谁是东、谁是西、谁是南、谁是北,透过公田才能看出任何一个相异的位置。 太多的人把易经当作卜卦算命(资料图 图源一种说法) 所以我们用异来造字,比如说"粪",粪便的"粪"怎么写上面一个"米"下面一个"异",跟米相异就是粪!那羽翼的"翼"怎么写?一个羽毛的"羽",一个"异",就是鸟的羽毛是相异的,鸟的翅膀是相反的。另外一个"冀",河北叫"冀",为什么?因为河北的外面是长城,因此跟北相异的地方,我们叫做"冀"。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异端,端是端倪,就是不合于中庸之道的,把一个东西从好的变成不好的,这就叫异端,异端就会害人,这就是孔子讲的这个道理。 主讲人简介: 马叔礼,台湾知名作家、文化学者,主张诠释经典以纯净之心,格物之法,直接面对,静观自然,感悟哲理。现任台湾日月书院讲座主持人、慈晖文教基金会讲座主持人,长期担任汉声电台、台北电台、《国语日报》等专栏主持人。 马叔礼 本文及视频为大爱电视《一种说法》提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前路不长 后生可畏:人到四十,最后一搏!
- 下一篇:司马懿懂得“藏” 方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