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衣冠服饰 >

荷包以盛毛巾细物


    
    荷包,即荷囊,是古时候人们用来放置零星小物件的小袋。最初古人的衣裳里不设口袋,如果要系带一些必须随身携带的物品如手帕、印章、钱币等细小的物件,就只能佩戴荷包。最原始的荷包可手提可肩背,后来为了更方便使用,荷包才逐渐的被佩戴在腰际。
    
    荷包出现甚早,在魏晋时期更是无论男女皆随身佩戴,到了南北朝的时候,佩戴荷包的制度被正式确立了起来,彼时的荷包已经不像最早期使用皮革制作的样式了,出现了使用丝织物缝制,也可称为囊。在《隋书》中也已经出现了明确的记载,按照品制阶级划分了荷包的形制、图案与所使用的丝线。唐朝的时候荷包多是女性佩戴,大多是圆形的形状,在荷包上绣有不同纹样花纹,妆点裙摆。
    到了后来,荷包的造型千变万化了起来,开始出现椭圆形、长方形、桃形、如意形等,荷包上的变化更是千姿百态,花鸟虫鱼、人物山水、诗词歌赋应有尽有,充满了浓浓的装饰意味。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