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交融之:那些由佛、儒入道的高道们(5)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6:11:15 腾讯道学 张妍 参加讨论
二、佛家习道者 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其在中国的传播必然会与作为本土宗教的道教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虽冲突不断、互相攻伐,但相互吸收和融合亦是主流,表现在信众身上即为两教信众融摄佛、道信仰为一体,本节即探讨佛门僧众兼习道术者。 单道开 1、《高僧传》中的记载 史籍中最早记载单道开的为《高僧传》: “单道开,姓孟,敦煌人。少怀栖隐,诵经四十余万言。……佛图澄曰:‘此道士观国兴衰,若去者,当有大灾。’至石虎太宁元年,开与弟子南度许昌。虎子侄相杀,邺都大乱。至晋升平三年,来之建业,俄而至南海,后入罗浮山。独处茅茨,萧然物外。春秋百余岁,卒于山舍。敕弟子以尸置石穴中,弟子乃移之石室。” 从单道开在《高僧传》中有传,可以明确其僧人的身份。但与普通僧众所不同的是,在他的身上道家色彩十分浓厚,以致于连佛门大师佛图澄都称其为“道士”。就其生平而言,他不食五谷、不畏寒暑、昼夜不卧、行服食之术、擅医术、入山隐修、萧然物外,显然是修习道术的体现。 单道开(资料图:图源网络) 2、《晋书》中的记载 《高僧传》之后详载单道开的则为《晋书》,但《晋书》中所载其佛家特征已弱化,仔细读之,才可初见端倪。 “石季龙时,从西平来,一日行七百里,其一沙弥年十四,行亦及之。至秦州,表送到鄴,季龙令佛图澄与语,不能屈也。初止鄴城西沙门法綝祠中,后徙临漳昭德寺。于房内造重阁,高八九尺,于上编菅为禅室,常坐其中。季龙资给甚厚,道开皆以施人。人或来谘问者,道开都不答。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伏苓之气,时复饮荼苏一二升而已。自云能疗目疾,就疗者颇验。视其行动,状若有神。佛图澄曰:‘此道士观国兴衰,若去者,当有大乱。’及季龙末,道开南渡许昌,寻而鄴中大乱。” “升平三年至京师,后至南海,入罗浮山,独处茅茨,萧然物外。年百余岁,卒于山舍,敕弟子以尸置石穴中,弟子乃移入石室。 ” 其中所提及沙弥、寺院、禅室仍可体现其佛家身份。 3、《玄品录》中的记载 而《晋书》之后专记高道生平的道书——《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以及《玄品录》中关于单道开的记载,则全然不见与佛教有关的只言片语,单道开俨然只剩下习道者的的身份了。《玄品录》载: “单道开,敦煌人。常衣粗褐,或赠以缯服,皆不著。不畏寒暑,昼夜不卧。恒服细石子,一吞数枚。日一服,或多或少。好山居,而山林诸神见异形试之,无惧色。石季龙时从西平来,一日行百里。至秦州,表送到邺,季龙令佛图澄与语,不能屈也。澄曰:此道士观国兴衰,若去者,当有大乱。及季龙末,道开南渡许昌,邺中大乱。升平三年至京师,后至南海入罗浮山,独处茅茨,萧然物外。年百余岁卒于山舍。敕弟子以居置石穴中,弟子乃移入石室。陈郡袁宏为南海太守,登罗浮石室口,见道开形骸如生,香火瓦器犹存,叹曰:法师行业殊群政,当如蝉蜕耳。乃为之赞云。 ” 其中所提及服食、隐居,显然是道教的修炼方式,且佛图澄直接称其为道士,其修习道术显而易见。《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所载单道开,与《玄品录》一样,唯显其道教色彩,不见其释门弟子之踪影。 综合佛教典籍、正史以及道教经书所载,单道开佛、道兼习应可确定,只是各家记载各有偏重罢了。与此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来的佛教与本土的道教已经开始走向融合。 刘摩诃 《搜神记》引《寰宇记》载: “师姓刘,字摩诃,洞晓经律深入禅要,占记吉凶无有不验,沮渠蒙逊时曰:求仙学道经肃州卫止治南小草庵。上合掌皈依而入涅槃,其徒茶毗之骨化为珠,血化为丹,更为立祠于示寂之所。相传祈祷者,往往获珠丹焉。自是禳火火灭,祈雨雨霪,祷病病瘥,远近争崇奉之。 ” 可知其为佛门高士兼习道术且卓有成效者,亦曾求道于肃州卫(酒泉)。(编辑:云真) (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张妍)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明代神乐观高道:傅同虚、胡守法
- 下一篇:谁是终南仙山首位隐修人,他修成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