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五行拳的传承与创新(3)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5:11:59 第二届全国张三丰历史文 覃 侠 覃良伟 参加讨论
(二)挖掘整理其遗产,方能原本而完整地继承这一非遗拳种。 经过近三代人的不懈努力,我们终于揭开了作为道家龙门派上乘武功的武当太乙五行拳的神秘面纱,并在研究与推广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由于多种原因,我们对这一非遗拳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不够系统完整,亟需在以下方面补充完善提高: 一是挖掘其内涵,还原其外延,提高研究这一非遗拳种原本性与完整性。 由于历史秘传的原因,我们对其武功的原本性和完整性认识是不足的。简略疏理一下武当太乙五行拳传承延续的脉络,便可知保留这一非遗拳种的珍贵与难得。 武当太乙五行拳原名“武当太乙五行擒扑二十三式”,由明朝弘治年间武当山道教龙门派第八代宗师张守性,以祖师张三丰太极十三式为依据,融合汉末名医华陀的健身“五禽戏”及道门传统的吐纳导引和技击创新而成。由此而至清末民初,此门功夫一直秘传于龙门派掌门人中,其间四百多年未泄民野。这主要是因为道门阶层等级森严,作为道教龙门派上乘武功的武当太乙五行拳,历代被奉为看家本领,只传于层次较高的道士,一般道人无缘问津,而世人更无从知晓了。 太乙五行拳 由于历史的机缘与时代的变革,此功夫的秘传之规才有了改观。其门规初变于第十六代龙门派传人李合林道长之手。他被俗家弟子金子弢诚心所感动,破例将其收为门徒。金先生方获得此门功夫,并悟得其真谛。其门规之大破于改革开放之初。1980年在山西太原的全国武术观摩大会上,时近晚年的金老痛感武当内家武术濒临湮没的绝境,出于对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珍惜之情,在会上公演了奇异而精彩的武当太乙五行拳。这是该拳种首次公之于世,由此也打破了社会上“武当无拳”的谬论。同时,金老本着“还拳于武当”的心愿,破例将当时湖北武当代表队的赵剑英收为嫡传弟子,并将太乙五行拳的拳功义理倾囊相授。此后,赵剑英带领子孙及其弟子,经过三十多年研习、推广,才开创了这一非遗拳种的中兴局面。 然而,随着金子弢先生、赵剑英太师等武林前辈的相继谢世,他们生前虽然对太乙五行拳的传承作了巨大贡献,但毕竟还有还有许多未了的心愿,还有许多对此拳种的拳功义理的真切感悟来不及整理,而成为他们临终前的遗憾。由此追溯于他们之前的那段长久的秘传历史,尽管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为我们保留了这一珍贵的非遗拳种,但毕竟著书立说的方式难得一见。这些历史的缺憾,都有待于我们及后人来弥补。国家为什么要对非遗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抢救性的挖掘整理,就是为了不再让其成为社会与时代的遗憾。责任感与使命感催促我们要对这遗留的高端拳种,进行深挖细掘,从内涵到外延,从拳功到义理,最大限度地还原于这一武当内家武功的古仆原貌,唯如此,才能原原本本、完完整整地传承好这一非遗拳种。 二是加强“拳道合一”的综合研究,提高研究这一非遗拳种的系统性。 太乙五行拳是“拳道合一”集大成者。在传承的过程中,时下有不少人偏重其拳功的研习而轻视或忽略对其道理的研究,更有甚者,在不明“拳道合一”的原理情况下,就将此拳种的招式与方位擅自改动,这些都有背于前辈的教导与非遗拳种的传承之道。而正确的传承之道应效妨赵剑英太师与覃献平大师所为。他们牢记先贤的教导,几十年如一日,老老实实地习练此拳功,细研此拳理,不遗余力地原原本本地普及推广此拳的拳法与义理,同时还将自己的研习实践体会,上升到理论层面,发表了多篇具有指导意义的论文。但他们并不满足如此,由赵太师生前倡导,覃献平大师发起成立了十堰市武当太乙五行研究会,其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也助推了这一非遗拳种的中兴之举。然而这些研究成果与社会的期望相比,与少林武功和陈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等非遗拳种的研究成果相比,还有差距。其差距主要表现在我们对武当太乙五行拳的理论研究上,还缺乏系统性。这都有待于我们去拾遗补缺,以有利于这一非遗拳种在传承中的普及与提高。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益神养生的几种常用中药香薰
- 下一篇:白萝卜怎样吃出赛人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