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治国理政的思想智慧、格物究理的思想方法、修身处世的道德理念。传统儒家道德治理凝结着中华民族对伦理道德的深刻认识...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述评之十 2023年5月18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大唐芙蓉园拍摄的中国中亚峰会欢迎仪式。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盛,总是以文化兴盛...
兰,是一种附生或者地生的草本植物,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种植历史。因为兰具有质朴典雅、高洁淡然的品质,所以千百年来受到中国文人的追捧,并与梅、竹、菊一起被称为四...
《左传》作为一部记载春秋250余年史事的编年体史书,是十三经之一。《左传》长于记事,古人称赞它其文典而美,其语博而奥广记而备言,是史之极也,可谓推崇备至。除了史料翔实...
五百多年前明正德元年(1506)的那个冬天,王阳明因仗义执言,得罪了刚刚登基的皇帝朱厚照和宦官刘瑾,被杖责四十大板,在京城的监狱中度过了春节。出狱后,他又被贬到了贵州一...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指引新时...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述评之八 2023年12月28日,浙江省诸暨市赵家镇村民在村晚舞台上表演腰鼓。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体现了我们党领导和推动文化...
《诗经》是中国诗史的开端,辑录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诗歌三百余篇。其中有多首诗记载了当时的官员如何廉洁自律、涵养浩然之气;如何治国理政、赢得民心。这些诗篇对于当...
恕虽然在《论语》中仅出现两次,但作为孔子一以贯之之道、终身行之之言,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恕在《孔子家语》中也有提及,其《三恕》篇首段就讲述了...
孔子生活的时代距今天两千余年,而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它所使用的语言对于如今的我们来说,是佶屈聱牙、生涩难懂,还是明白晓畅,人人可知?通过仔细研读《论语...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述评之十一 2023年10月18日,参观者经过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中国展区。第75届法兰克福书展10月17日晚在德国法兰克福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中方出版单位和...
孔子将义与道结合,主张行义以达其道。《孟子公孙丑上》载,孟子自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是至大至刚之气,但是,至大至刚之气并非意味着无所节制,必须配义与道,即符...
最近几年,有个词非常热,叫国考,即指每年举行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竞争之激烈,不言而喻。国家公务员考试,各级的公务员、事业编考试,归根结底,是为了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
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思想,塑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后世尊孔子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显示了孔子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而历史上,孔子一生既有相夹谷堕三都的丰功伟绩,又有...
守正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鲜明气象,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
当前红色旅游正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想在红色文化领域赓续传统文脉,应结合传统文脉文学,古为今用,赋予正能;结合名人书法,展示展览,文书相贵;结合乡村文化振兴,互动创...
面对世界文化秩序所呈现出来的种种问题,当代宗教历史学家詹姆斯卡斯(James P.Carse)为我们指出了有限游戏与无限游戏的明显区别,这或许有助于我们思考儒家文化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
《易》本卜筮之书,为什么成为中国形而上学最核心的文本和源头?这是理解中国哲学传统一个非常根本的问题。在中国的巫史传统中,卜筮是极为重要的方面,而《周易》正是对先秦...
宋明理学这个概念,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个比较有确定性的名称,可是这个名称要细究起来也不能说是完完全全的科学,是大家约定俗成的。因为宋明理学诞生在北宋,可是一直延续到清...
子夏是孔子的高徒,魏文侯、李悝、吴起等人的老师,孔、孟之间最有影响和成就的儒学大师;是孔子身后《六经》的主要传人,经学鼻祖和《论语》的主编者之一。但是,由于宋儒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