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 [其它] 王承略:寻见“曲阜” 《曲阜儒家碑刻文献集成》读后 2024-07-04

    作为孔子的故乡,“东方圣城”曲阜在千百年郁郁文气的洗礼中,留存了诸多与孔子相关的文物和遗迹。孔庙、孔林、孔府、少昊陵、周公庙、尼山、颜庙等处,至今尚存有不少与孔子...

  • [其它] 王钧林:一部珍贵的儒学参考文献 2024-07-04

    《曲阜儒家碑刻文献集成》书影 杨朝明先生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曲阜儒家石刻文献集成”最终成果《曲阜儒家碑刻文献集成》,历经十载,终于面世,是传统文化领域的...

  • [其它] 鲁凤:礼明乐备 清代阙里孔庙的祭祀礼器 2024-07-04

    礼器,指古代在祭祀、丧葬、宴飨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是礼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就文庙祭祀来说,主要指祭器和乐器。阙里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起源较早,礼器较全备,是...

  • [其它] 曾振宇:从“仁者安仁”到“仁以为己任”:儒家仁学从孔子到曾子的演进 2024-07-04

    摘要:孔子之“仁”具有不可言说性。在人类用语言建构的意义世界中,“目之”与“默识”蕴含直觉体悟和信仰的成分。知性认识无法达到对本体的观念性把握,直觉体悟和信仰是接...

  • [其它] 王学典:守住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24-07-04

    纵览人类历史,一个文明根本的转型,是文化的转型;一个文明真正的新生,是文化的新生。民族复兴之路是艰辛的、漫长的,文明的再造是民族复兴核心的环节。新的时代条件,决定...

  • [其它] 丁为祥:今古本《大学》之不同时代与不同的关怀侧重——《大学》精读导言之 2024-07-04

    宋明理学关于《大学》今古本的分歧,虽然集中表现在朱子学与阳明学之间,但其之所以形成分歧,又是由《大学》形成之不同时代与研究者之不同的关注侧重所决定的。因而,要弄清...

  • [其它] 宋玲: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深厚底蕴 2024-07-04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华...

  • [其它] 邢哲夫:孔子动心之后 2024-07-04

    众所周知,孔子是传统政治秩序的捍卫者和改良者,反对犯上作乱、臣子不臣。但是在《论语·阳货》篇中,有几章孔子与犯上作乱者关系暧昧甚至愿意合作的记录,令历代学者头疼不...

  • [其它] 汲取正心明德的智慧滋养——访杨朝明、颜炳罡、孔新峰 2024-07-04

    10月27日,山东省纪委监委主办的践行“两创”方针、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研讨会在济宁市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探索开辟中华优秀传统廉洁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路径进...

  • [其它] 周春健:《诗经》里的成语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2024-07-04

    经典原文 《召南·草虫》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未见君子,忧心惙惙。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

  • [其它] 安乐哲:适应需求,如何发展——儒学文化的变通发展动力 2024-07-04

    中国儒学文化一直是通过基督教概念被理解的,“天”被译成“Heaven’(天堂),“义”被译成“righteousness”(基督教义理),“礼”被译成“ritual”(基督教礼仪),“道”被译成“the Way”...

  • [其它] 杨朝明: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儒行者 2024-07-04

    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曲阜,在孔子研究院举行专家学者座谈会,发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信号,我和我的同事们都欢欣鼓舞,认识到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 [其它] 李承贵:阳明心学的当代价值 2024-07-04

    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或引用王阳明的学说主张,强调要“像王阳明那样‘诚意正心’、‘知行合一’,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那么,王阳...

  • [其它] 杨朝明:《孔子家语》与中华文明研究新视野 2024-07-04

    按照西汉孔安国的说法,《孔子家语》与《论语》时代、性质相同,这与我们的研究结论完全一致。《孔子家语》近57000字,数倍于《论语》,内容之丰富、价值之重要超乎很多人的想...

  • [其它] 曲阜碑刻整理的又一高峰 2024-07-04

    在曲阜读书、工作20多年,不时地徜徉于“三孔”等胜地,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那些或巍峨或精致的碑碣。不论是带领学生还是陪同师友去“三孔”,每次面对一些重要石刻,都要观...

  • [其它] 梁涛:实行仁政,就可以天下无敌 2024-07-04

    一 孟子离开滕国后,“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孟子·滕文公下》),带着弟子浩浩荡荡前往魏国。由于在滕国推行仁政,又被滕文公拜为导师,此时的孟子已非当年可比,连弟...

  • [其它] 陈来:儒学能为现代化提供适当的人文环境 2024-07-04

    应当肯定,单靠中国传统文化不可能完成现代化的任务,单靠中国传统文化也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但这绝不等于说只有打倒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实现现代化,才能实现民族复兴。中国传...

  • [其它] 孔德立:钱穆的中国文化观 2024-07-04

    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人类文化演变的普遍性,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在纵向的历史发展中,表现为绵延不绝、从未中断的特征;在横向的社...

  • [其它] 巴蜀《易》学价值重估 2024-07-04

    《周易》居六经之首,而易学有“在蜀”之称。巴蜀《易》学历史悠久,成果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历代巴蜀学人撰有《易》学著作370余种,现存者尚有160余部之多,构成中国《易》学...

  • [其它] 周春健:《诗经》里的成语: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2024-07-04

    经典原文 《召南·采蘩》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 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召南·小星》...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