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 [其它] 温海明:荀子心“合”物论发微 2024-07-04

    关于荀子认识论的研究,学者通常都从主观和客观分别对待出发,认为荀子力图使主观“符合”客观,以期求得全面正确的认识。本文作者认为,这种看法可以说符合常识的理解,但却...

  • [其它] 翟奎凤:论杨简、陆九渊对《大学》的批判与肯定 2024-07-04

    摘要:南宋杨简认为《大学》非圣人所作,在思想义理上有支离、割裂之瑕疵,有害于道体之浑全。对于“三纲领”,他认为“明德”即是“至善”,“止于”二字加在“至善”前是累...

  • [其它] 丁四新:郭店儒家竹书思想新论——以孔子为中心 2024-07-04

    摘要:在《尊德义》篇中,孔子提出了“尊德明伦”的道德主义的政治和伦理主张。在《六德》篇中,孔子提出了六位说和三大法说,系统地总结和建构了中国古代的位分伦理学说。在...

  • [其它] 刘为民:书写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社科篇章 2024-07-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鲜明提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系统阐述了“七...

  • [其它] 刘续兵:文化“两创”与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 2024-07-0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我们必须坚定...

  • [其它] 梁涛:再论性恶心善说 2024-07-04

    摘要:徐复观晚年曾提出荀子是性恶心善说,但未做论证,从《中国人性论史·先秦卷》等徐先生的代表作来看,他是明确反对称荀子为心善的。郭沫若认为荀子主张心善,但又认为心...

  • [其它] 陈来:世界意义的儒家 2024-07-04

    编者按:2013年5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复旦思想史研究中心主办的“海上儒林——《何谓普世?谁之价值?》新书发布会暨中国当代儒家学者上海论坛”召开。会上,专家学者就《何...

  • [其它] 方朝晖:孔夫子与柏拉图为何都注重“德性”? 2024-07-04

    在两千多年前的“轴心时代”,孔子与柏拉图都将“德性”视为人生要旨。孔子倡导“志于道,据于德”,柏拉图认为公民应具备“四大美德”,二人可谓心意相通,更印证了孔子名言...

  • [其它] 刘余莉:“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2024-07-04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出自《国语·周语下》。意思是说,为善如登山那样艰难,造恶如山崩那样迅速坠落。这一典故的背景是在东周末年,王子朝叛乱,周敬王被逐出都城,逃到成...

  • [其它] 孔丽:孔子奠家风根基 2024-07-04

    孔子被后人尊为“先师”“至圣”,他本人却说“吾少也贱”,不敢自称“圣与仁”。孔子为何这样说呢?他是怎样成为“师”与“圣”的呢?这要从孔子的家世和一生来说。 (一)孔子...

  • [其它] 刘强:我所理解的孔子、《论语》和儒学 2024-07-04

    一、重新发现孔子 之所以说“重新发现”,是因为耳熟能详,自以为不用发现——我们都自以为认识了孔子,看清了孔子,理解了孔子。其实,哪怕天天读《论语》的人,也有可能完全...

  • [其它] 黄显中:做正确义利观的自觉践行者 2024-07-04

    坚持正确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兼顾,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遵循。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继续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 [其它] 蔡方鹿:巴蜀哲学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2024-07-04

    哲学史专家钟肇鹏说:“广义的蜀学,其内涵和外延均相当于巴蜀文化。狭义的‘蜀学’就是指巴蜀人士的著作及论述巴蜀文化的著作,总称巴蜀文献。弘扬蜀学首先要加强对巴蜀文献...

  • [其它] 颜炳罡:梁漱溟先生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 2024-07-04

    梁漱溟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一位特立独行的儒门大侠,一位本着自己的思想为中华民族复兴而拼命硬干的人。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历史上,从都市到乡村,从高等学...

  • [其它] 张西平:中国学研究需要怎样的学术批评 2024-07-04

    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2023年11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致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的贺信中深刻阐明了中国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指出:“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

  • [其它] 张新科:《史记》——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2024-07-04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文化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其博大的内容、独特的思想和深邃的精神,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 [其它] 陈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的实践 2024-07-04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七一”讲话中提出了九个“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第三个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中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

  • [其它] 王学典:加强中医药国际传播 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 2024-07-04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面临诸多障碍和困境。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学典在接受本报...

  • [其它] 吴飞:知几与稽疑——略论易学的命运观及其性命论意义 2024-07-04

    《易》本卜筮之书,为什么成为中国形而上学最核心的文本和源头?这是理解中国哲学传统一个非常根本的问题。在中国的巫史传统中,卜筮是极为重要的方面,而《周易》正是对先秦...

  • [其它] 梁钦元:苦乐人生——梁漱溟先生与孔子 2024-07-04

    古往今来,众人在讲到孔子的时候,通常都是将孔子道德仁义之“仁”放在首位,而独有梁漱溟先生认为,孔子最昭著的第一态度是“乐”。他是怎样寻着孔子“乐”的态度呢?这还要...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