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 [其它] 张卫:儒家“藏礼于器”思想的伦理审视及当代启示 2024-07-04

    摘要:“藏礼于器”思想是儒家科技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我国古代造物制器的基本法则。在“藏礼于器”思想影响下,“器物”成为“礼制”的指示器和强化剂,二者呈现出...

  • [其它] 杨国荣:礼乐文明中的乐——《荀子·乐论》解读 2024-07-04

    摘要:礼乐并提,构成了儒学的重要特点。与礼相关的乐首先以情感层面的快乐为内在旨趣,所谓“乐者,乐也”,便表明了这一点。对荀子而言,乐同时呈现价值内涵,并对人的社会生...

  • [其它] 王志民:“孟母教子”故事与当代家风建设 2024-07-04

    数千年来,孟母教子的故事广为流传,影响深远,对于当代的家风建设,特别是廉洁道德家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孟母教子”的丰富内涵 历史文献记载,孟母教子的故事...

  • [其它] 侯乃峰:当前《论语》的研究方向与空间 2024-07-04

    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学说为主流,儒家学说的薪火相传又以儒学文献为主要载体。《论语》一书作为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在经学史上地位特殊,历来备受学者重视。两千多年来,...

  • [其它] 黄俊杰:“中国诠释学”的类型与研究方法 2024-07-04

    摘要:“中国诠释学”建立在中国文化独特而自成体系之“一本性”之上,有其自成一格之“中国性”,见之于经世致用之精神、政治之取向以及生命增上之愿景,不能简单视为“(西方...

  • [其它] 杨朝明:君子文化蕴含的家道伦理与社会担当 2024-07-04

    据《孔子家语》记载,孔子有一天和鲁哀公对话,鲁哀公希望找人帮助治理鲁国,孔子告诉他人可以分为五类: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圣贤是儒家最理想的人格,君子也是比...

  • [其它] 王志民:让齐文化走出历史 活在当下 照耀未来 2024-07-04

    最近,纪录片《寻齐记》在央视播出,齐文化再度引起关注。作为齐文化的核心区、齐国故都所在地,淄博对齐文化的发扬光大,无疑肩负着一种特殊的责任和使命。 在推动中华优秀传...

  • [其它] 臧峰宇:中华文明宇宙观的时代意义 2024-07-04

    从“两个结合”角度看,中华文明的宇宙观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有很多契合处 ——中华文明宇宙观的时代意义 中华文明的宇宙观体现为一种有机的整体,古代先贤将生生不息的宇宙看...

  • [其它] 陈来:说说儒——古今原儒说及其研究反省 2024-07-04

    推原儒家的历史起源,古人称为"原儒",近人称为"说儒",其义则一。本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古今各种有关"儒"及儒之起源的说法,反省其立论的方法;第二部分选取周代的教化...

  • [其它] 王江涛:好学乐教与孔颜真乐 2024-07-04

    孔颜之乐是宋明以来历代儒者津津乐道的话题,具有罕见的连续性特征。昔日周敦颐教程颢“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二程集》),“寻孔颜乐处”由此成为有志于成圣...

  • [其它] 王学典:孔子教育思想是中国特有教育家精神的典型代表 2024-07-04

    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其重视教育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曾诞生了无数伟大的教育家,形成了我国所特有的深厚教育家精神。作为儒家学说创始人且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伟大思想家、...

  • [其它] 李锦全 常樯 王文英:中国哲学、中华传统文化的承传创新与现代发展——李 2024-07-04

    编者按:口述成史,别辟蹊径。2023年,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推出“尼山文库·儒学学者口述史”项目,积极探求儒学学者个人的思想学术如何与社会变迁相交融...

  • [其它] 程志敏:孔颜所乐何事 2024-07-04

    中唐以前本无“孔孟”之说,更无“孔颜”之论,惟有“周孔”之称。唐宋以降,儒家内部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四书”横空出世,即便不能说侵越“五经”,至少与之相提并...

  • [其它] 鲍睿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 2024-07-04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 [其它] 朱汉民:中华文化的基因谱系 2024-07-04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是因为中华文化中藏着一系列独特的思想要素和精神密码。这里从中华文化的经典体系中,找到一些足以代表中华文化基因的核心思想。 其一,生...

  • [其它] 连凡:宋明儒学诸概念的意义演变及其关系——以“宋学”“道学”“理学”为 2024-07-04

    摘要 宋明儒学的名称概念可分为一般总称概念和特殊学派概念两类。一般总称概念中,宋学概念大体上经历了从中义(宋代义理之学)到狭义(与阳明学相对的朱子学)再到广义(与汉...

  • [其它] 彭成广:孔子“游于艺”的意蕴新释 2024-07-04

    《论语·述而》篇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其中,学界对“游于艺”的解读历来争论最多,但整体而言均不离对“艺”之对象或具体内容的把握,如有以“六艺”之...

  • [其它] 裴登峰:“生生”思想的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2024-07-04

    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生生”思想是中华文化精神、身份的标志性、典范性特征,是彰显中华文明连续性的重要文化“元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

  • [其它] 朱康有:论“社会美育” 2024-07-04

    “社会美育”的提出是一个创新性的概念。它改变了以“美”为核心的教育主要停留在专业院校、专家队伍、专业人士的状况,试图把“分离的美育”推到大众普及的程度。这是符合社...

  • [其它] 董冰:赓续文化血脉 守住民族之魂 2024-07-04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阐发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大意义。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