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 [启蒙国学] “籍”“藉”“借”的用法 2018-09-11

    杜老师: 某媒体刊登的一首诗说:肆意伸展宁静和自由的仰度/籍凭人民的力量 请问其中籍凭的写法是否正确?谢谢! 北京读者 谭乐水 谭乐水读者: 在汉字简化之前,藉可表示凭借假...

  • [启蒙国学] 沈鹏:书法,回归“心画”本体 2018-09-11

    敬畏汉字传统书法本体,才是书法最终的实在情性与形质的对立统一发扬原创必在个性化过程中实现坚持书法本体,必然要求多元化从深度理解繁荣心画传统,在回归中复兴,发扬。...

  • [启蒙国学] 提笔忘字源于不了解汉字历史 2018-09-11

    昨日,雨花区第十二届中小学生学科节举行。今年在传统的中学百科知识抢答赛的基础上,通过中学生汉字听写比赛、小学经典诵读展演等雅趣结合的活动,引导00后中小学生传承和弘...

  • [启蒙国学] 让孩子爱上书法课 2018-09-11

    从1998年教育部提出逐步将书法内容融入中小学课堂教学,到2011年明文出台《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历经13载,书法教育终于正式走进了中小学课堂,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

  • [启蒙国学] 三千多年前中国人主要用毛笔写字 2018-09-11

    10月21日,百年前在安阳殷墟发现的甲骨文,揭开了中华文明的最大谜团,使传说中的商代成为信史。但殷墟研究结果表明,三千多年前中国人主要用毛笔而非用刀笔写字。 甲骨文是世...

  • [启蒙国学] 庾信:背时的外交官 2018-09-11

    南北朝后期的大作家庾信(513~581)不仅文才杰出,口才也非常之好;这两条正是所谓出境之才,很容易被选任外交官。 庾信曾经两次出境去办过外交:第一次出使为他赢得很高的声誉...

  • [启蒙国学] 书法:人类精神的心电图 2018-09-11

    中国书法的历史大体经历了三个千年。第一个千年是从西周到两汉,是中国书法的产生期。在这个阶段,字体以甲骨、金文、篆书为主,主要是象形字,笔划的特点是粗细都一样。第二...

  • [启蒙国学] “籍”“藉”“借”的用法 2018-09-11

    杜老师: 某媒体刊登的一首诗说:肆意伸展宁静和自由的仰度/籍凭人民的力量 请问其中籍凭的写法是否正确?谢谢! 北京读者 谭乐水 谭乐水读者: 在汉字简化之前,藉可表示凭借假...

  • [启蒙国学] 让汉字成为更简化的文字 2018-09-11

    近年来,海内外不断有专家学者呼吁:恢复汉字繁体字。这几年还连着上了全国两会的提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汉字繁简比较,颇富争议,易动感情,人们观点虽异但目标相同,...

  • [启蒙国学] 注音字母百年的启示 2018-09-11

    注音字母诞生至今,整整一百年了。 注音字母,是为汉字注音而设定的符号。1913年,当时的教育部召开了读音统一会。3月12日,会议通过了马裕藻、朱希祖、周树人(鲁迅)、许寿裳...

  • [启蒙国学] 透视中国远古“文字”奥秘 2018-09-11

    2013年夏,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两块青灰色的石器成为众人目光的焦点。在这两件残石钺上,保留有可能是文字雏形的刻画符号,在古文字、史前考古等众多领域激起不小的涟漪。 文...

  • [启蒙国学] 语文信箱:“坚韧”与“坚忍”用法不同 2018-09-11

    杜老师: 某媒体刊文说:以永远在路上的执著和坚韧,毫不动摇地把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向纵深请问其中的坚韧用得是否妥当?谢谢! 北京读者 洪李佳 洪李佳读者: 坚韧用于物体,...

  • [启蒙国学] 古代“睡”字是指坐着打瞌睡 2018-09-11

    古时的睡字,不作睡觉讲。《说文》释曰:睡,坐寐。就是坐着打瞌睡。目从上向下才是垂,躺着就不是睡了。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

  • [启蒙国学] 说“微” 2018-09-11

    记得在去年底一些媒体关于2012年年度汉字的评选中,微字脱颖而出,被评为了年度汉字。 人们常说,微不足道。可是这一次,一个微字,却让人沉思。 微生活,大变化,见证的是科技...

  • [启蒙国学] 黄宗羲的“学校”观 2018-09-11

    清初三大儒之一的黄宗羲,关注教育,尤其重视学校建设,认为学校之盛衰,关系天下之盛衰,在其代表作《明夷待访录》中,就专列学校一节深加讨论。他对以科举为轴心的学校教育...

  • [启蒙国学] 两汉书法分类 2018-09-11

    两汉书法分为两大表现形式,一为主流系统的汉石刻;一为次流系统的瓦当玺印文和简帛盟书墨迹。后汉以来,碑碣云起,是汉隶成熟的标记。在摩崖石刻中(刻在山崖上的文字)尤以...

  • [启蒙国学] “我”最初的含义是古代兵器 2018-09-11

    我,是汉语中使用最普遍的第一人称代称。其实,我的最初含义与人称毫不相关,而是古代的一种兵器! 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正是中国的冷兵器时代。其间,部落、诸侯之间为了地盘...

  • [启蒙国学] 古文献中的“以人为本”一词 2018-09-11

    现在人们对以人为本一词使用较多,但对其来源、出处很多文章却语焉不详。以人为本一词可能最早是出自战国至西汉年间成书的《管子》一书。原文如下: 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

  • [启蒙国学]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原意为何? 2018-09-11

    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此句出自《论语.阳货》。这句话被普遍认为是孔子鄙视妇女和体力劳动者的论据。连海外真心尊崇孔子者也觉得难予讳言,无可奈...

  • [启蒙国学] 除了碎碎平安 汉语里的谐音还有这么多好玩的 2018-09-11

    谐音,就是指利用语音相同或相近条件来表情达意,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方法。一种语言中的谐音成分与其文化传统有着密切联系,通过对谐音的分析,我们可以寻觅出其文化内涵。...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