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 [国学漫谈] 地名管理中要高度重视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2022-11-09

    地名属于人类重要的文化创造行为与成果,具有独特的历史、科学、景观、文化、经济、军事、政治、社会、文学、情感等价值。为此,地名及地名文化遗产管理同样具有广泛的社会现...

  • [国学漫谈] 文化评析:让古老中华故事从古籍中款款走来 2022-11-09

    提高古籍保护水平、提升古籍整理研究和编辑出版能力、鼓励古籍文创产品开发……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 [国学漫谈] 坚持“两创” 书写史诗:在百姓中间扎根,关键要拿出好作品 2022-11-09

    任何时候都不能怠慢舞台、怠慢观众。不管是在大城市华丽的舞台,还是在乡村简易的戏台,对于戏曲演员来说是一样的,观众永远是“衣食父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

  • [国学漫谈] 古人的“科幻”世界 2022-11-09

    我国最近不少航天科技的命名都与传统文化符号有关。如探月工程有“嫦娥”“玉兔”,探日工程有“羲和”,我国自建的导航系统叫“北斗”,我国自建的空间站被命名为“天宫”,...

  • [国学漫谈] 激活城市文化空间 2022-11-09

    我们需要在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当代人的智慧,促成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新的和谐,促成文化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国的平遥古城、丽江古城、皖南古村落等,都...

  • [国学漫谈] 戏剧传承靠内容,莫把草绳当作螃蟹卖 2022-11-09

    非遗遇上新媒体是时代福音,一些本已岌岌可危的行业借助短视频又活了过来。戏剧短视频的红火就是代表,这让昔日为戏剧传承忧心不已的人放下了心,不过也有人认为,传播方式的...

  • [国学漫谈] 文化类综艺节目——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传播 2022-11-09

    核心阅读 文化类综艺节目受众面广、影响力大、传播效果好,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 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需要久久为功,更需...

  • [国学漫谈] 地方强校齐迁省会值得再审视 2022-11-09

    近日,一则“河南大学注册地从开封变为郑州”的消息引发社会热议。 将地方高校迁往省会,似不是个案。稍加检索发现,近年来优质高校搬至省会或经济发达的计划单列市的消息越来...

  • [国学漫谈]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横谈·解读国风国潮:用数字科技营造全新意境 2022-11-09

    核心阅读 通过讲述“一朵雪花的故事”,把“一起向未来”理念和“中国式浪漫”镌刻在奥林匹克历史上,写在了人类的共同记忆里。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觉得这是我人生中最幸福...

  • [国学漫谈] 大龄读研为哪般 2022-11-09

    近日,有媒体刊发了一篇《年龄大了读研,越努力越焦虑》的报道,引起了网络上对大龄读研群体读研动机、就读压力及择业选择方面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

  • [国学漫谈] 唯改革评价机制能刨除假论文根基 2022-11-09

    【光明时评】  3月下旬,科技部公布最新一批部分教育、医疗机构医学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结果,共涉21家单位机构55篇研究论文,通报处理百余人。医学领域论文造假比例居高不下...

  • [国学漫谈] 文化评析:数字化引领语言文字生活新形态 2022-11-09

    数字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活、生产和学习方式,“数字化”也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一个核心议题。近日召开的2022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提出,围绕建设数字中国,进一步加...

  • [国学漫谈] 杜甫“一饭不忘君”? 2022-11-09

    老话说:“拜年拜到初五六,有鱼就没肉。”这是上海地区的讲法,北方社会的生活或许要艰困些,流传的是“拜年拜到初五六,又没饽饽又没肉”。如今人们生活富足了,鱼肉已成为...

  • [国学漫谈] 光明时评:别让科研人员陷入“疲劳战消耗战” 2022-11-09

    有媒体报道称,3月中下旬,多位正值事业巅峰的中青年科研人员因过度操劳相继离世,既给相关领域的科研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也令社会扼腕叹息。 事实上,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科...

  • [国学漫谈] 把诗画描绘在人民生活中——写在《中国诗词大会》七周年之际 2022-11-09

    《中国诗词大会》推出至今已经七年。这七年,是党和国家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七年,也是社会各界响应中央号召,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七年,更是《中国诗...

  • [国学漫谈] 古城复兴要注重“活力”和“人” 2022-11-09

    【观点撷英】 古城复兴,目标和手段都应随着古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变化。当下,我们已经从关注公共空间走到了关注居住空间,只有明确这个整体目标,才可以有效地创新方法、建章...

  • [国学漫谈] 文化评析:当方言不再“土味” 2022-11-09

    在惯常的印象中,方言常常营造出浓郁的乡土氛围,承载着家长里短和陈年旧事。然而今天,在流行语聚集的网络上,方言也突然散发出不小的“感染力”。年轻人中间,夹杂不同方言...

  • [国学漫谈] 文化更深,创意更活 2022-11-09

    优秀的文创产品,不要抄袭、不要守旧、不要封闭,要能够传达出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与创造性,对内凝聚文化自信,对外展现文化形象 近几年来,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成为...

  • [国学漫谈] 光明论坛·温故: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2022-11-09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思政课教师职责与使命时引用的一句古语。《求是》杂志发表的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指...

  • [国学漫谈] 坚持“两创” 书写史诗: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2022-11-09

    在阅读与创作中品味文化先贤的诗文,体悟前辈所思所感,让我深深感受到中国文化生机绵延,这是文艺工作者取之不尽的创作宝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