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 [国学漫谈] 读书论世:鹤梦不离云 2017-11-23

    《老生》:贾平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宋 嵩制图 人人都说故乡好。我也这么说,而且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说起商洛,我都是两眼放光。这不仅出自于生命的本能,更是我...

  • [国学漫谈] 读书人为什么不读书了 2017-11-23

    精英们不仅要学有精专,更应该是博雅君子,这需要通过广泛的阅读来涵养 刚刚过去的一年,你读过什么好书?这或许是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因为被问的人可能一年到头也没读几本像...

  • [国学漫谈] 龚明俊:孝道教育何须“跪拜” 2017-11-23

    日前,上海某民办学校举办“孝敬文化节”,800多名学生集体在父母面前磕头,引发热议。有家长认可这种普及传统文化的方式,也有学者表示如此推广孝道要慎重。 学校开展孝道教育...

  • [国学漫谈] 争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商榷 2017-11-23

    资料图片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决议》,以此为标志,保护与物态文化遗产有着相异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提上议事日程。2003年,联...

  • [国学漫谈] 教育评论:“211、985废存”争议突显行政性资源依赖之困 2017-11-23

        不久前,“211”“985”这些沉睡已久的中国高等教育的“标签”重新受到了各界的关注,大学是否应该分层、如何合理分层,这些问题直击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诟病。     “9...

  • [国学漫谈] 艺粹赏析:兴亡一系桃花扇 2017-11-23

    桃花扇 何家英作     《桃花扇》乃明清传奇压卷之作,孔尚任穷二十余年之心力,三易其稿,孜孜矻矻,“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复社名士侯方域与秦淮歌伎李香君的悲欢离...

  • [国学漫谈] 金台随感:“钱本草” 2017-11-23

    钱,古称泉,是一种等值量化的交换工具,也是人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有道是“举天下一毫之事,非金钱无以行之”。市场经济更如此。但钱亦是杀人不见血的刀,君不见落马之“苍...

  • [国学漫谈] 从拱辰楼回望崇礼门——古建祝融之灾何时休 2017-11-23

    作者2005年拍摄的拱辰楼 火灾后的崇礼门(资料图片) 拱辰楼兮不复存     悼念之余,我仍无法忘记十年前初登斯楼、凭窗南眺时激动得怦怦不息的心跳。眼前是古朴风貌犹存的历史...

  • [国学漫谈] 退思园之思 2017-11-23

    到同里,退思园是必看的。 对于江南的私家园林,我们几乎可以用类似的比喻来描述它们的共性,如:它们是江南景观的微缩雕刻,在方寸之间可尽赏江南美景;江南园林是凝固的昆曲...

  • [国学漫谈] 金台论道:“古”与“土”与“不自信” 2017-11-23

    在一档广播节目中,几位长期在华的外国人谈起在中国古镇旅游的感受时,异口同声地表示,他们去丽江、乌镇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当地的古建筑和美食,更希望看看当地居民是如何生活...

  • [国学漫谈] 梁涛:怀念恩师庞朴先生 2017-11-23

    作者2014年看望庞朴先生     1月10号我在京郊密云开会,早上突然接到一位山大朋友发来的短信:庞朴先生昨晚8点49分在齐鲁医院去世。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重重撞击了一下,霎时陷入...

  • [国学漫谈] 中国之中——《记住乡愁》文字统筹札记 2017-11-23

        能够以文字统筹的身份,加盟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工程,我觉得无比幸运。幸运的是自己能够通过阅读这些台本,感受到我所热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温度、美丽、优...

  • [国学漫谈] 中国美术馆需体现中国精神——访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2017-11-23

    吴为山是中国美术馆第五任馆长,与第一任馆长刘开渠一样,也是一位雕塑家,别看他只有五十出头,却已经蜚声中外。就任馆长4个多月以来,吴为山既总结过去的成功经验,又在思考...

  • [国学漫谈] 善待历史文化遗产:传统戏曲不妨沾些泥土味 2017-11-23

    清明时,偶遇一江南古镇,镇中古戏台停用已久,青砖铺地、朱漆斑驳,细雨蒙蒙中锣鼓喧天已是前尘云烟。想起有朋友感慨,经济发展了,反而看不到原汁原味的土戏了。戏曲被移栽...

  • [国学漫谈] 且行且思:别把“有意思”变成“没意思” 2017-11-23

    一向对历史没兴趣的小表弟突然迷上了清史,把落满灰尘的历史课本翻出来,一页一页细读,这还不过瘾,还要上网研究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火耗归公,迷得忘了吃饭。有这么有意思...

  • [国学漫谈] 学问之要在定心 2017-11-23

    据说,现如今,千万不要问一个大学生“论文写得怎么样了”,这是很伤感情的话题,其破坏力不亚于问一个大龄单身青年什么时候结婚。 怕被问,是因为论文难写,写好更难,能写出...

  • [国学漫谈] 光明时评:特招农村考生是教育公平的制度“补丁” 2017-11-23

        面向农村贫困地区招收优秀高中毕业生,是一种公平主张的落地。重点关注寒门子弟,在录取分数上有一定降幅,这些都是公正的趋向,是教育公平的制度“补丁”。     4月...

  • [国学漫谈] 高校特招农村生喜中有忧 2017-11-23

    4月15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公布了专门针对农村学子的自主招生计划。其中,清华的“自强计划”最高可降60分录取,北大“筑梦计划”的招生线则最低可降至当地一本线。 名校牵头...

  • [国学漫谈] 文化评析:“汪国真热”显示大众文学的生命力 2017-11-23

        4月26日凌晨,著名诗人汪国真因肝癌去世,终年59岁。作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现象级诗人,汪国真曾在中国大陆风靡一时,尤其在校园掀起“汪国真热”,成为一代人的文化记忆...

  • [国学漫谈] 文艺观察:改进“研讨会” 2017-11-23

    漫画   徐鹏飞 能化缘就可以开研讨会,参加会议只会“送花篮”,这样的研讨会对培养作家和繁荣文学不仅几乎没有好处,还将严重损害文艺评论的风气 近一二十年文坛上的各类研讨...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