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佛教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饭前都要唱念二时临斋仪(即供养偈和供养咒),然后才可用斋。供养偈有句三德六味,供佛及僧。同样是吃饭,佛门饭菜为啥竟有三德六味?...
编者按: 世界上真的有后悔药!今天,凤凰网佛教通讯员、峨眉山大佛禅院宗宜法师就为我们介绍了忏悔的神奇功效,真诚的忏悔,可以洗除我们无边的罪孽,还给我们本来清净的面目...
编者按: 高贵的人格源自内心对人生准则的奉行,物欲太盛的时代,心很难沉静下来,坚守欲望的底线就更加难能可贵。忏云老和尚用自己一生的修行,凝练出了这八个字:慎、约、谦...
编者按: 当生命结束之后,人去了哪里?这个困惑人类的终极问题,千百年来,无数追求真理和答案的人,给出了很多答案。佛教对宇宙人生、死往何去的看法与世间有很大不同之处。...
编者按: 古人有这样的诗句: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就是感觉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何不趁着自己活着,赶紧快活快活呢?就这样不分昼夜地去纵欲、享乐,这就是断见所产生的一...
惜福、节制饮食(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食多有五罪,一者多睡眠,二者多病,三者多淫,四者不能讽诵经,五者多著世间。《佛说佛医经》 【注释】吃多了有五种过错,一是多睡...
别在睡梦中虚度(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吃喝拉撒睡,人活着肯定需要睡眠。一般人的睡眠标准一天是8小时左右,如果人的一生寿命是90岁,那么,按90年每天8小时睡眠计算,我们的...
编者按: 你眼中的世界什么样?拥挤的交通,咂舌的房价,黑心的老板,自私的同事。你心里的世界什么样?周游世界任你行,美女帅哥日日新。所有人都有向往美好世界的愿景,那个...
菩萨道的精神:与乐、拔苦、随喜、平等。(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维摩诘言: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病灭则我病灭。《维摩诘经》 【注释】因为...
编者按: 当我们进入寺院,首先要去拜佛。怎样如法的拜佛?这里边的学问大着呢,每个动作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深刻含义,拜佛时为何要翻掌,隐藏着怎样的奥秘? 头面顶礼,翻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