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 传统文化之重德修身

    2017-12-23

    中国古人非常注重家风、家教,注重对子女的德性培养,以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向道、向善等理念正面引导,“重德修身”成为各家家训的核心内容。古圣先贤们对子女的仁慈关...

  • 言传身教 趣味主义

    2017-12-23

    言传身教 趣味主义 ——思想家、政治家、“清朝最优秀学者”梁启超的育儿经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金戈铁马、烽火连天的清末民初动荡社会,时势造英雄造出一批批...

  • 传统文化之教子读书

    2017-12-23

    我们要了解,学习也要重视它的顺序、它的次序。《三字经》上有一句话,“为学者,必有初”,读书它是有次第的,“小学终,至四书”,就是把《小学》这本书学好,接着学四书五...

  • 言传身教的方式

    2017-12-23

    中华民族不但是一个理论水平很高的民族,还是一个又实践精神的民族。体现在教育上,就是言传身教。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让中华民族成为了一个传奇。 《礼记》中说:“幼子常视勿...

  • 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精髓

    2017-12-23

    中国古代家教既有明晰的道德理想,又有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全的组织制度,是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外最早的和长效的教育资源。虽然这种教育传统在近现代遭遇过人们的摒弃,但抚...

  • 有一种爱,叫言传身教

    2017-12-23

    人到一定的年龄之后,就会对自己的生命轨迹与做事准则的起源多一分思考。身在教育圈多年,回过头看,自己为啥喜欢这个相对纯净的圈子,为啥又对公益事业报有一份这么大的热情...

  • 苏轼教子观带给我们的启示

    2017-12-23

    众所周知,苏轼是宋代大文豪,集诗、文、书、画之造诣于一身,成就斐然,时人敬之而后人赞之。然而,苏轼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步其后尘,他希望自己的孩子“愚且鲁”,这样方可...

  • 言传身教是对孩子最好的陪伴

    2017-12-23

    楚天都市报评论员 吴双建 汪逸凡13岁时考上武汉大学,其母王茹跟着到学校陪读。为了能跟上儿子进步的脚步,王茹上个月开始了在武大文学院的蹭课生涯。 陪读陪读,家长陪,管好...

  • 苏洵给两个儿子起名的用意

    2017-12-23

    人的本性是难移的。纵观苏轼兄弟的一生遭遇,再看苏洵当初给两个儿子取名时所持的愿望,我们可以说只实现了一半。 中国自汉朝起独尊儒术,文人家庭为子女取名,在义理方面颇有...

  • 相夫教子的苏轼之母

    2017-12-23

    三苏祠 在成都平原西南边缘,有一个文化名城:眉山。眉山古称眉州,近千年以来,眉山以“三苏”父子的故乡为骄傲。“三苏”是苏洵、苏轼与苏辙富父子仨,皆是一代大文豪,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