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 夏至已至:饮食多清淡 心静自然凉

    2017-12-05

    文/杜炎玉 陈希龄《恪遵宪度》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立的节气 ,又称“夏节”、“夏至节”,在宋代还是“...

  • 霜降:霜叶烂漫 去看看最后的秋天

    2017-12-05

    文/大道知行 一、今日霜降 时光如白驹过隙,记忆里还是骄阳似火的夏天,今天在飘落的黄叶里,我们却只能看到残秋模糊的背影。 2017年10月23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八个节...

  • 儒学是君子之学

    2017-12-05

    文/孔德立 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与教育家,开创了以文化教养引领社会风尚的文明之路。这种文明之路的内核是以仁爱为基础的和平之路。孔子认为,社会秩序的好坏取决于人们的文...

  • 处暑:暑气至此止 警惕“秋老虎”

    2017-12-05

    文/金钟 8月份的高温已经把我们晒到“冒烟”,终于迎来了处暑。 古代常常利用谐音,处暑,也就是“出暑”,意为炎热离开,即将进入秋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说过“处,止...

  • 白露:露从今夜白 思君令人老

    2017-12-05

    文/陈娅妮 到了白露,便意味着秋天凉意已至了。草木上凝结着浓重的露水,暑气终散,秋意将浓。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白露:“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

  • 郭齐勇主讲:在新时代用好“修己安人”这座传统富矿

    2017-12-05

    10月21日下午,文汇讲堂第113-2期暨“优秀传统文化接着讲”第二讲开讲。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主讲《“修己安人”在当下社会的创造性转化》,复旦大学复旦学院院长吴晓明与...

  • 杨慧林:中国思想何以进入西方的概念系统

    2017-12-05

    夏夜闻道,勤而行之。6月27日,2017年度多闻多思系列学术公益讲座“中西之间”第三讲(总第183讲)于横山书院开讲,由著名宗教文化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

  • 企业儒学的探索:企业是当代儒学最活跃的生长点

    2017-12-05

    文/黎红雷 企业儒学,是儒家思想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与发展,它将儒家的治国理念转化为现代企业的治理哲学,以儒学之道驾驭现代管理科学之术,不但解决了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问...

  • 中元节:放一盏明灯 遥寄相思

    2017-12-05

    文/佚名 中元,绰影婉约,我点一盏明灯对夜,祈祷我逝去的亲人,安宁…… 中元节,俗称鬼节,与清明、十月一寒衣节合为三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古时七月半是隆重的...

  • “骑牛上学”并非国学真谛

    2017-12-05

    文/王子墨 日前,在四川成都街头出现了一名幼童,背着书包骑在牛背上,穿着长衫的父亲则在前面牵着牛。这一幕被网友拍下来后,迅速走红网络,“父亲醉心国学让儿子骑牛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