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 学术大师集体失忆与研究生教育的困惑

    2017-11-22

    中国传统学术,经历清后期的低迷徘徊之后,从清末民初起,涌现出了一批大师级的学者。他们以渊深的国学根底,融通中西,不仅擘划了学术研究的新领域,更开创了一种圆融通博且...

  • 现代人为什么要学国学?

    2017-11-22

    国学听起来唬人,使人避之犹恐不及,正如对经典的描述:大多数人想看而没有看过的书。亲近国学,概因有二:其一、今人想过和没有想过的问题,古人早已给出了答案,若不去找,...

  • “历史热”中的冷思考——对话历史学家雷颐

    2017-11-22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历史都开始“热”得烫手了…… 自2004年阎崇年在《百家讲坛》历数清朝12个皇帝的身世和死亡之谜后,纪连海、易中天、于丹、王立群等人把历史话题讲得热热闹闹...

  • 歌词应提高文学品位

    2017-11-22

    歌词是什么?通常的回答是:提供歌唱的文字。众所周知,音乐是高雅艺术,歌词应当是诗;音乐是大众艺术,歌词应当是平白如话。歌词的高雅性,雅在平白里;歌词的平白味,味在...

  • 这样的语文标准答案很荒谬

    2017-11-22

    朱自清先生的《匆匆》这篇文章,你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是什么?是这句:“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为什么是这一句?因为这是标准答案...

  • 张鸣:“虎妈”的中国式尴尬

    2017-11-22

    美籍华裔女教授蔡美儿高调张扬中国式家庭教育,点爆了美国,当然可以理解。但是,这位被称为“虎妈”的华裔所引起的争议,居然延烧到了中国,却让美国人感到有些意外。在他们...

  • 李汉秋:人伦情义是年味儿的源头

    2017-11-22

    “要想让过年有年味儿、有吸引力,恢复和保护传统习俗当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为过年注入一种精神力量,那就是人伦情义。”我国著名人文学家李汉秋这样认为。 “你看春运路上的...

  • 关于国学及国学一级学科设立的一些问题

    2017-11-22

    内容提要: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修订《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考虑新增“国学”一级学科,本论文认为“国学”作为一个相对于“西学”而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中国固有...

  • “非遗”传承:莫让“绝活”成“绝唱”

    2017-11-22

      严邦镇表演绝活的资料照片。 传承人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因普遍存在高龄化、后继乏人和生活困难等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面临挑战。我们...

  • 被“冤枉了”的兔子、驴子与孔子

    2017-11-22

    这本是不搭边的事,胡思乱想就把它们连在了一起。 兔年来了,人们在谈论兔子时,总免不了要想起伊索寓言里那个龟兔赛跑的故事,兔子在那里成了反面教员,其影响一直到现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