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1957年起师从查阜西先生,1958年起师从吴景略先生,又潜心研习管平湖先生古琴艺术,1963年毕业留校任教,开始从事古琴教学。在四十年的教学中,接触过多种类型、不同程度的古...
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全面发展的辉煌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高峰,而古琴艺术是突出的部分,并且在演奏美学和音乐思想两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笔者于1991年5月开始了对这一课题...
琴是我国一种古老而富有民族特色的弹弦乐器。传说原始时代有个发明农耕的叫“神农氏”的氏族,曾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桓谭新论》),创造了最初的琴。这种琴据说有五...
琴,是一种浑身上下都充满着文化内涵的乐器。仅从琴形而言,就可说是通身是韵。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左右),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
古琴的制作――选材及斫琴工具(一) 田双琨 口述 王炯 整理 古时有人说好琴“轻如叶,重如铁”,其实这种评价好琴的说法并不是全面的,琴的份量与选材有关,好琴的判断还与其...
由于琴的内部构造是由上、下底板合成的一个共鸣箱。因此,要制成一张适于演奏、音色不错的琴,处理好琴面的弧度与琴体内部槽腹结构之间的关系就相当重要了。一般说来...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20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称作“古琴”。《诗经·关雎》有“窈窕淑女...
仲尼式古琴 古琴是继昆曲之后,第二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的中国艺术。在古琴的流传过程中,古琴的演奏已经从技能变成蕴含文化的标志,...
一、正调的定弦 (一)所谓正调 所谓正调,是从古至今最常用、最主要的调式。正调是琴的基本调式。 正调亦称宫调、正宫调、黄钟调、仲吕调等。其一至七弦的音高分别为 Sol、La、...
古琴琴面木质相对松软,为保护琴而能历经长期的磨损,又要兼具传音效果,琴器表漆下必有灰胎,因此加上漆灰的工作成为制琴最重的一环,一般用在琴上的漆灰有以下几种: 鹿角霜:用鹿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