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基于布迪厄的社会实践论和西梅奥尼的译者惯习概念,阐析美国汉学家威廉莱尔的职业发展轨迹及其译者惯习的形塑。家庭环境的熏陶、早年从军和在台湾生活学习数年的经...
19世纪汉学撰述中的“literature”:一个概念措用的历史 黄卓越 英人翟理斯(Herbert.A. Giles)于1901年出版的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被视为是英语世界第一部中国文学史,且由于比中国学者窦...
摘要 :20世纪70年代以后,北美汉学对中国文学的理论化研究日趋加强,其路径由早期丰富的个案研究,过渡到更为系统化的文论阐释。在叙事学领域,以浦安迪为端绪的中西比较叙事...
中国和西方在欧亚大陆架的两端,中古时期在丝绸之路的驼铃中,文化的交流主要停留在器物阶段上。大航海以后,海路打通,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国家开启了人类...
摘要: 本文第一部分,详细考察了著名日本学者石田干之助走上东洋学研究道路时的社会与文化环境,并探明其学术上的师承关系。第二、第三部分对石田干之助在东洋学领域的成就做...
摘 要: 海外汉学是汉学家等国外人士研究中国文化的一门学问。就西方汉学而言,在对作为他者的中国文化所开展的研究中,情感与知性因素往往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情感是西方汉学...
摘要: 王韬是晚清时期沟通中西文化的重要人物。他于1867年起亲身游历英法,是中国近现代走向世界并见证现代化的重要先驱人物。他写下的一系列游记、述评及见闻,除了是考察他...
摘要 :伊莎白柯鲁克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终身荣誉教授,新中国英语教育的拓荒人,在中国生活了近百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伊莎白还是一位汉学人类学家,20世纪上半叶...
摘 要 :美国汉学家关于简帛《老子》文本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老子》的英译、文献学及文字学研究三个方面。本文通过对美国简帛《老子》研究的相关论著的整理分析发现,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