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海外汉学 > 综合述评 >

零点调查:“中国公共服务面临瓶颈”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连续第四年以公共评价视角对中国公共服务水平进行了系统性调查研究。除继续对各地省市长行政力和透明度进行调研之外,零点还针对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安全感、社会治安、醉驾治理、基本药物制度、新农保和社保满意度等议题进行了系列调查研究。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授权FT中文网首家发布此次调查的核心发现以及全部结果。
    本次调查的核心结果——《2009年零点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报告》发现:我国公共服务水平提升面临着发展瓶颈;纯公共服务须增加政策和财政投入及落实水平,准公共服务则要发展市场化并提高产品价格合理性;均等性问题仍然比较敏感,需要分阶段、有侧重进行。
    发现一  我国公共服务水平提升面临发展瓶颈
    
    调查显示,2006-2009年我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总体表现比较稳定(63.2分→65.2分→67.9分→66.4分),但始终难以突破70分,公共服务面临着重要的发展瓶颈。尤其在连续三年增长之后,2009年公共服务水平较2008年有所回落,尽管仍高于2006和2007年。我国在进入公共服务产品和服务需求快速发展期以来,各级政府部门对自身服务型政府的定位基本上较为清晰,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意识有了较大进步,但在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和质量提升上还有待努力。
    具体来说,2006-2009年公共服务一级指标中,基础教育和农业生产服务的发展表现出稳中趋升的特点,社会保障则自2007年以来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43.9分→55.4分→57.2分→61.2分),这与国家加大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并不断提高社会保险水平密切相关。就业服务在2006-2008年期间也有较大的增长,2009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足以应对就业机会挑战,及公众对危机中就业服务的高需求使得就业服务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45.8分→50.7分→51.2分→45.7分)。
    
    发现二  纯公共服务:增加政策和财政投入,同时提高落实水平
    我们可以将公共服务分为纯公共服务和准公共服务。纯公共服务由政府部门提供,准公共服务则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由政府和社会混合提供,也可以采用合同外包等方式由社会提供。2006-2009年连续四年的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对水电气、道路状况和公交车服务等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的准公共服务的评价水平相对较高,但对就业信息服务、就业培训和就业机会等方面的评价则一直表现较差。对于邮政、基础教育等纯公共服务,由于改革的持续推进也都得到了相对较高的评价。社会治安、食品药品安全和社会保障等纯公共服务则表现较低。
    
    一、社会治安:增加警务资源投放提升警务服务水平,尤其是农村地区
    警务服务作为影响居民对社会治安状况评价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调查显示,2006-2009年警务服务的评价得分始终较低(59.2分→58.8分→64.6分→61.5分),相较而言,2008-2009年的评价水平较前两年有所增长。具体来说,在警务服务细项指标中,2009年我国居民对警察可见度的评价水平明显偏低,在农村地区尤其明显仅为45.9分,与警察可见度相对应的农村安全提示可见度同样表现较差为50.8分,可以说警务资源的人力物力投放与警察形象和警察服务等软性服务相比有较大差距。在2006年起就已经开始实行农村警务战略在实行上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社会保险:加快农村及城镇弱势群体的保险普及并继续整体保险水平
    社会保障是公共服务指标中出现明显增长的重要方面。在社会保障的三项指标中,社会保险评价得分仅为55.3分,较大幅度上低于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分别为64.7分和64.1分)。其实社会保险的评价水平较低主要受到社会保险普及率的制约(45.6分),尤其是在农村地区(38.8分),因此近年来国家在农村社会保险政策和投入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包括新农合、农村低保的落实及在2009年试点推广新农保等。在继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普及率的同时,城镇地区也在加大对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险覆盖率,逐步做到对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险全覆盖,同时不断提高现有社会保险的待遇水平。
    
    发现三  准公共服务:市场化水平有待扩大,同时提高产品价格合理性
    一、农业生产服务:农技服务滞后于生产资料服务,亟需引入社会力量推动农技发展,同时加快农产品统一销售服务
    调查显示,农村生产服务总体保持着稳定的发展趋势。具体来说,农业生产技术服务(40.3分→42.9分→50.2分→56.0分)总体落后于农村生产资料服务,始终是农业生产服务中的薄弱环节,亟需引入多元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生产资料服务在2009年有所下降(77.7分→74.8分→75.3分→68.6分),但农村居民对农机产品、化肥、种子等农业物资购买的评价得分较高(73.4分),导致评价下降的原因在于农村居民对农产品销售服务的评价得分相对较低(64.5分)。农产品销售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加,而基层政府建立面向市场的统一销售网络和品牌建设意识仍然比较薄弱。
    
    调查显示,2007-2009年我国居民对基本医疗服务的总体水平仍然较低(65.9分→69.2分→69.0分),这主要是受到了医疗服务收费规范性的影响。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2007-2009年基本医疗服务的收费合理性(57.1分→59.3分→63.1分)和收费透明性(57.0分→60.5分→60.9分)两项指标总体还是有所增长。我国在2000年来进行医疗改革,在医疗服务中引入市场化机制,打破高端医疗资源的垄断,取得一定成果但市场化并没有解决医疗服务的收费难题。
    
    发现四  均等性问题敏感,须分阶段、有侧重实现
    某种意义上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比公共服务本身更为复杂,它同时涉及到财政体制、政府管理机制、资源分配机制等问题,与我国区域发展结构、城乡身份制度也密切相关。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阶段性目标选择上,一般认为:初级阶段目标可能更侧重于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级阶段目标更多侧重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高级阶段的目标则为实现全民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一、区域公共服务均等性问题:华东表现良好,西北和华中相对较低
    在2006-2008年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对比研究中,我们发现各个区域居民的评价水平有较大差异。2009年调查显示,不同区域的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仍然存在,且与2006-2008年的格局基本相似。作为东南沿海的华东地区,公共服务水平表现最好(71.2分),东北地区次之(69.2分),西北地区(64.2分)和华中地区(63.2分)则是表现相对较差的区域。
    
    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性问题:小城镇公共服务首次略高于城市,向农村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仍然不足
    2006-2008年城乡公共服务研究发现,公共服务表现出城市、小城镇和农村的三级发展水平。2009年调查显示,小城镇居民对公共服务的评价水平首次高于城市居民(69.3分和69.0分)。与2008年相比,城市居民对公共服务评价水平出现小幅下降,而小城镇居民在2006-2009年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64.8分→64.5分→67.2分→69.3分)。农村居民对公共服务的评价得分则一直低于城市和小城镇居民。
    具体来说,小城镇主要在公共交通(74.9分和71.5分)、公共安全(64.2分和62.7分)和基础教育(79.8分和78.3分)三个方面较大幅度上高于城市,医疗卫生和环卫治理两个方面小城镇和城市基本持平,而在公用事业、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三个方面小城镇仍然落后于城市。
    
    从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自身发展来看,2006-2009年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和农业生产服务的总体表现相对稳定,公共安全、公共交通和环卫治理出现下降,就业服务水平更是在连续三年增长后首次出现下降。社会保障连续四年表现出稳定增势(39.5分→51.3分→55.1分→58.9分),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
    
    三、社会群体公共服务均等性问题:城镇贫困群体公共服务水平明显弱势,农村不同收入群体公共服务评价差异相对较小
    公共服务在社会群体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在连续四年的公共服务研究中普遍存在。调查显示,2009年城镇无固定收入群体对公共服务的评价水平明显偏低(60.9分),低收入次之(67.8分),而中高收入群体对公共服务的评价相对较高且比较接近(70.2分和70.4分)。可以说,城镇贫困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
    具体来说,弱势群体评价较低的领域与2006-2008年基本相似。在公共服务的一级指标上,城镇无固定和低收入群体普遍落后于中高收入群体,尤其是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就业服务,而这些公共服务都是可以为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并带来改变机会的重要方面。
    
    与城镇相似,农村无固定收入群体(61.0分)对公共服务的评价水平同样较低,但与高收入群体的差异还不是很明显(65.2分),农村中低收入群体对公共服务的评价比较接近(63.2分和63.0分)。其实这与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长期不足密切相关。对于农村公共服务来说,现在仍处于重点解决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的阶段上。具体来说,在公共服务一级指标中,农村高收入群体主要在就业服务和环卫治理上表现出较大幅度领先,包括农业生产服务在内的其他领域中各收入群体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
    
    技术说明:此次调查使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于2009年8-9月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沈阳和西安7个城市,浙江绍兴诸暨、福建福州长乐、辽宁辽阳灯塔、河北石家庄辛集、湖南岳阳临湘、四川成都彭州、陕西咸阳兴平7个小城镇及其周边农村地区的3785名18-60岁常住居民进行了入户访问。其中城镇居民2662名,农村居民1123名。数据结果已根据各地实际人口规模加权处理,在95%置信度下本次调查抽样误差为±0.92%。
    (注: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的前身创始于1999年,是一家以开发追踪中国社会各社会群体的消费文化与社会议题数据为核心、并借助于网络途径实现研究数据的广泛传播为宗旨的中国专业调研数据公司。本文仅代表该公司观点。欲了解更多资料,请登陆零点指标数据网: www.horizonkey.com)
    转自: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29716?page=1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