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然”与“所当然”如何统一? ——对朱子的一个解释 蒙培元 在儒学中,有所谓“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但是一直没有确定的语言来表达。直到朱子,才用“所以然”与...
孔子思想与后现代主义——以主体性和他者性而论 金惠敏 内容提要 :与现代性西方在自然的征服中、在人的自然欲望的膨胀中建构主体性的方式完全不同,孔子指明了一条别开生面的...
顾颉刚史学与历史符号学 ----兼论中国古史学的理论发展问题[1] 李幼蒸 题 旨 五四时代以来20间的古代史研究,属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史上的最高成就,杰出史家比比皆是,其主要贡献...
论新基础主义 《泉城之会》编者前言(一) 杨虎 (华侨大学哲学系讲师) 【 编者按 】编者按:该文缩略版题为《论新基础主义传统基础主义与反基础主义之后》,载于《江汉论坛》...
建构现代性诉求的民族性表达 专访黄玉顺教授 常强 按 :他关注当下,有着成熟的哲学化思考;他憧憬未来,展现出浓厚的文化自信和自觉。他关注人类的基本情感,对爱做出了系统化...
孔子祭祀思想的现代人文价值 ————从“祭如在”谈起 孙铁骑 (白城师范学院政法系 吉林 白城 137000) 摘要: 孔子思想视域中的祭祀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文教化。所祭之神本质上...
生活儒学与古今中外问题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导师黄玉顺教授访谈 黄玉顺 赵立庆 编者按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儒学复兴,新的儒学理论形态纷纷涌现。其中,黄玉顺教授...
略论孔子的文化生存与承传意识 徐克谦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 二...
经子关系辨正 吴根友、黄燕强 中国传统学问体系“以治道为中心”而类分经史子集四部,然四部知识的性质不是相对而不相关的,乃是相类而相通的。如《汉书·艺文志》把史书附属于...
仁的内涵、现代价值与现代调节 程志华 摘要 :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有着固定而明确的含义。在现代生活中,仁可经过诠释而产生现代价值,即个体道德价值、社会伦理价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