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新儒学之诚论的问题性和意义 ——与黄玉顺教授谈“生活儒学”问题 杨万江 我认为,讲哲学要强调一种哲学的问题性,一种新的哲学那一定是提出了新的问题或是老问题的新关...
王道的重建:格物致知义解 陈 明 颜元称:“格物之格,王门训正,朱门训至,汉儒以来,似皆未稳。元谓当如史书‘手格猛兽’之格”,‘于格杀之’之格,即孔门六艺之教是也。”...
请用“仁学”代替“儒学” ----给儒学朋友的一封信 李幼蒸 文明口号的战略性转移 儒学 :属于中国历史之特殊,如作为信仰,将使中华难被理解于世界 仁学 :属于普世人性之本然,...
.. “儒学”与“仁学”及“生活儒学”问题 ——与李幼蒸先生商榷 黄玉顺 近年来,“儒家”、“儒学”、甚至“儒教”几乎成为了中国学术中最流行的关键词。但这些符号所指称的思...
检省-希望-行动 ——邓曦泽、孙劲松、梁林军访林安梧先生 而作的关于儒学、新儒学、中国文化的漫谈 按 :林安梧先生赴大陆参加了2005年9月9日至12日在武汉大学举办的“第七届当...
复兴儒学的两大传统 ——“政治儒学”与“心性儒学”的重建 蒋 庆 (2008·曲阜孔子文化节·孔子学术会堂·讲演) 一、何谓“政治儒学”传统 (一)“政治儒学”的创立形成 “政治...
易 经 诠 释 学 论 ——(卷二):“六爻成效”之“爻位和中” 鞠 曦 (长白山书院) “六爻成效”使昔者圣人所作之《易》“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故“六爻成效”是《说卦传》暨...
《周易》语法研究管见 ——《易经语法分析》序 最近,洛阳赵荣珦先生以大作《易经语法分析》垂示。据我孤陋所知,海内迄今尚无同类专书面世,仅此一端,已足见其筚路蓝缕之功...
.. 关于海德格尔与中国哲学之间关系的几点思考 ——对黄玉顺《生活儒学导论》的批评 张志伟 黄玉顺教授的论文《生活儒学导论》[1] 是一篇很有意思的论文,其中涉及到了海德格尔与...
中国哲学的诠释学境遇及其维度 景海峰 摘要: 在引介和传播诠释学的过程中, 也引发了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联想性反思, 中国经典解释传统中的丰厚资源能否得到开发和利用? 如何把西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