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讨论的20世纪的儒学研究,并不是要盘点或列举20世纪儒学研究的成果,或总结20世纪儒学研究的方法,或综述百年来儒学研究的成就与缺欠。而是希望把儒学的学术研究作为一个...
摘要:家是儒家开展人伦教化的核心场域,家礼则是维系家庭或家族和谐稳定的伦理观念与仪礼规范的综合体。伴随着家形态的发展演变,家礼也经历从无到有、逐渐完备,并由贵族而...
中华文明连绵发展五千多年,具有不断创新的突出特性,相比于世界上的许多民族,中华民族更统一、更包容、更和平地共同生活在一起。近代中国遭受了空前劫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
《周易》居六经之首,而易学有“在蜀”之称。巴蜀《易》学历史悠久,成果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历代巴蜀学人撰有《易》学著作370余种,现存者尚有160余部之多,构成中国《易》学...
各位朋友,我今天来跟大家谈谈新儒商企业的长治久安之道。根据我的观察,咱们的新儒商企业之所以在百年不遇的大变局面前,特别是疫情和国内外经济下滑环境的冲击面前,能够站...
摘要: 以“道性善”为“孟子第一义”,以“称尧、舜”为“第二节功夫”,这是人们对《孟子·滕文公上·道性善章》的一般看法。作为考释价值显著的大章,《道性善章》既涉及文...
前不久,《求是》杂志全文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我仔细阅读后,有几点体会。 首先是这次讲话的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一开始就讲:“这段时间,我一...
年少十五,喜读《论语》,至乎今日,已四十余年。不只是自己读《论语》,后来也教学生读《论语》。读之、讲之,感其意味,体其意蕴,明其意义,常有快然不可以已的证会。 讲读...
摘要:王阳明的心学涉及“心与物”“心与理”“心与事”“致良知”以及“本体与工夫”等多重方面。在心物关系上,王阳明认为“意之所在便是物”,其含义不在于以人的意识或心...
【提要】当代儒学理论已经形成一股明显的情感转向趋势,其中尤以“情理学派”为代表。目前亟需通过反思其中暴露出来的理论问题,推动当代儒学情感转向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