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高6.1厘米,口径2.8厘米,底径3厘米;釉汁晶莹、透青,青花翠蓝艳丽,形制规整,胎薄体轻。底为涩胎圈足,胎质洁白细润。 元明时期不少的罐,原本是带盖的。但盖子太容易破损...
开县姚家坝遗址出土的陶器文物。记者 杨晨 摄 记者2月15日获悉,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日前在开县姚家坝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一批重要的商周遗存,灰坑、柱洞、灶、窑等遗迹露出“真...
清乾隆时期粉彩瓷器装饰画面中有大量祥瑞吉祥的题材纹饰,这类题材大都借助自然景物抒情言态,其中粉彩百猴图瓶为其代表作,它以藏而不露的画笔,表达了群臣祝寿之意。 粉彩百...
宋人摹郭忠恕四猎骑图(展开图) 我国北方广漠的草原,古代有不少游牧民族生活其间,特别在五代以后,契丹等族的领地扩张到长城以内的广大地区,和中原政权时战时和,胡汉民族...
扒村窑烧瓷品类繁多,是为适应不同阶层、不同地区、不同需要的结果。从发现的碗残片上,署有“张”、“刘”、“秦”、“花”、“李”等标记看来,一个窑区可能同时有很多规模...
虢季子白盘,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商周时期盛水器,晚清时期出土于宝鸡,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国博的镇馆之宝。 虢季子白盘造型奇伟,酷似一个大浴缸,作长...
文人多爱香,独处以香为友,读书以香为伴,“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添香读书”是古代文人的一大生活习惯。书斋添香,不独以熏香论,画堂外,竹映风窗数阵斜,...
图1 图2 图3 在中华民俗文化中,葫芦是重要的吉祥象征物,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寓意丰富。其寓意吉祥的图案也经常成为古代民俗钱币上重要装饰纹样。 图1是一枚明清时期民俗钱币...
考古出土的香具 香在中国古代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使用。从熏燃、悬佩到涂傅、饮用、乃至到奇思妙想地用来计时,都反映了古人对“香”这种海外来物的认识以及古人精致的生活...
崔白(1004年至1088年),字子西,濠州人。画艺精湛,深受神宗眷顾,补入图画院。他的花鸟画在继承徐熙、黄荃二体的基础上,别创一种清淡疏秀的风格,以工谨与粗放笔法交相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