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百家论道 >

宝鸡金台观张三丰道教文化元素

    金台区以境内元末道教建筑群“金台观”而得名,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在金台观中,渗透着大量的张三丰道教文化元素,承载了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穿越时空给人们传递了道教文化在宝鸡金台的传承发展历程。
    “宝鸡有个金台观,离天只有三尺三”。这个耳熟能详的口头语,使外地来宝鸡的人增加了对金台观的神秘感。金台观位于宝鸡市金台区北坡森林公园半坡处,创建于元末明初。民国《宝鸡县志》志言:“金台观为张三丰修道之所,元末邑人杨轨山等修。明宣德八年侍郎张用澣重修,嘉靖二十九年里人赵世凤修观”。金台观主要道教建筑依山就势而建。登临观中,远望秦岭叠嶂,环列如屏,翠色欲滴,俯视渭水萦回若带,市区商铺林立,山色秀丽,万千景象,一览无余。古人云:“飞阁玲珑,朱栏璀璨,每旭日东升,夕阳晚照,则光流天际,彩彻云衢,古今艳称赤城,流霞金阁在望,而天台不得专美”。金台观为宝鸡三大道教宫观之一。元朝末年,辽东懿州(今辽宁省彰武西南)人张全一,字君宝,遍游南北名山大川,进行拜师、学道、修炼。行至宝鸡金台观时,见此地山泽清幽,松涛苍润,又有三尖山,三峰挺秀,实为仙境之地,便在此住下,也因此他自号三丰居士。据观内《朝阳洞暨新开吕祖洞文昌祠碑记》记载,嘉靖二十九年“观有修真、朝阳、飞升诸洞,后稷、三官、三清、玄帝诸殿,五祖、七真团标。前为玉皇阁,朱楹雕槛,极为壮丽。古柏数株,传是张真手植”。
    金台观有关张三丰的遗迹,主要有张三丰手植槐,张三丰习武练功时用过的三孔炼功洞,还存有与张三丰有关的“三绝”。第一绝就是张三丰用西瓜皮,沾着烟灰写成的“瓜皮书”。三丰洞亭前矗立着两通张三丰“瓜皮书”诗碑,字迹遒劲飘逸,后人称之为龙蛇之字。诗曰:仙境闲寻采药翁,草堂留话此宵同;细看山下云深处,信有人间路不通。泉引藕花来洞口,月将松影过溪东;求名心在闲难遣,明日马蹄尘土中。三清在此令来人敬躬。“瓜皮书”经勒石刻诗碑,真迹留传至今。第二绝为三丰遗物的“翻耳瓦罐”。这只珍存至今的瓦罐,初看与其他瓦罐并无二致,细察则发现用来系罐的两耳嵌在罐内(而通常系罐的两耳都是在罐的外肩壁上)。目前,“翻耳瓦罐”被完整地保持在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内。第三绝为“神锄定柱”。乾隆年间重修金台观时,梁柱倒塌,连续数日不成,后工匠把张三丰用过的铁锄板垫在三清殿檐柱之下,保证了础固殿稳。尽管三清殿后来又经多次维修,但这两块铁锄板一直垫在三清殿檐柱之下,被人们历代相传。
    据史料记载,张三丰定居金台观后,结庐构殿,吟诗作赋,挥毫写书,练功种地,修行传道,行医救生,广布善事。后来张三丰创立全真教武当派,著书立说,声名远播。明代数位皇帝先后封张三丰为“通微显化真人”、“韬光尚志真仙”、“清虚元妙真君”、“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等名号。张三丰倡导“三教合一”,因此,被其后学奉为“三教宗师”、“三教真宰”、“救难天尊邋遢静光佛”。
    张三丰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去解释儒、释、道教,认为三教的共同点就是修己利人;还融合儒、释、道三教,把佛教的“打坐”、“参禅”等作为道教修心养性的方法。他反对持斋念佛,强调要想成仙或让神致福,不如“虚心”、“无我”,自教其心,“人心即神,神即心。”张三丰《大道论》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以“清静无为”这个主旨为行为的标准,努力地遵道守德。张三丰继承了老子思想,把自然之道在人身的体现称为德,宣称这个“德”就是“清静无为”的首要内容。德是人生第一原则,只有守德,才能悟道,才能得到道的佑护。因此,他在《大道论》中说:“人能修正其心,则真精、真神聚其中,大才大德出其中。”基于此,他进一步提出,守德就是要戒除贪欲,不损人利己,不贪恋功名,不羡慕虚荣,不做帝王师。
    张三丰深得当地居民的喜爱和拥戴,也扩大了金台观的影响。为此,在宝鸡民间,至今流传着许多他的传奇故事。金台观因张三丰而声名远播,享誉省内外。金台观因此成为张三丰思想传播的源头之一,张三丰的思想在金台区乃至宝鸡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张三丰的事迹为道教在金台区乃至宝鸡市面向民间社会发展做出了榜样,扩大了道教在社会上的影响。张三丰以隐逸而著名,在明代社会影响很大。随着屡次寻访不得,张三丰不慕权贵,隐遁高蹈的宗师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从记载中,张三丰混迹于世俗社会的底层民众之中,生活艰苦,却有着奇异的能力,为民众解决疾苦。他的苦行风范和高深道行体现世俗社会对于道教宗师的标准。因此,张三丰成为了民众心目中的道教名人,传说屡见不鲜,陕西西部到处都流传其济世度人的故事。张三丰的独树一支为金台区乃至宝鸡市的道士们做出了榜样。他们恢复了传教初期的精严戒律与清修传统,生活艰苦,戒行精严。许多道士兼科仪法术,并掌握有一定的医药养生知识,在民间社会受到欢迎。明代和清代以后的道士的为民疗疾苦的慈善行为,不但吸引民间的大量信徒,而且逐渐影响到了一批文化精英,为后来金台区乃至宝鸡市的道教协会的成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张三丰的事迹和遗迹成为金台区旅游业发展的文化资源。张三丰在明朝是举世敬仰的“活神仙”。其在全真道观的驻留以及所留下的事迹与遗物,都是道观宝贵的精神财富。金台观除了作为道教活动基地之外,还成为了当地著名的文化景观。历史上地方官绅对其极为重视,来此寻访仙迹的文人士大夫络绎不绝。凤翔府事范宗镇曾将明永乐、天顺皇帝《赠张三丰书制》刻碑立于金台观,并写下《谒仙师张三丰洞用南阳张公韵》。诗中有云:“九节苍藤杖还在,三篇玄要道传真”,便是指张三丰所遗留下来的九节藤杖。还有明代天文学家、陕西按察副使邢云路在游宝鸡金台观时,见张三丰九节杖、混元衣仍在,写下“修真何处觅层城,观起金台接太清;鸠杖尚留九节在,霞衣犹见五株轻”等句。名士的驻留与推崇,无疑给道观带来一种名人效应,使得这些道观声名远播,香火鼎盛。张三丰的事迹传说与众多文士高贤为道观撰写文章或题咏可以看作一种象征性资本或文化资源。今天的金台区道文化景区,仿古建筑由山门,钟楼,鼓楼,前殿,东西配殿,三清大殿组成。广场前,有<<道德经>>长碑,张三丰的像高高矗立,依然展示着这位和蔼可亲的道德高人、太极拳祖师的仙风道骨,令人肃然。这些文化资源能够给金台区带来巨大的社会影响,这些社会影响转化为经济资源,便是的金台区发展的明显优势。
    张三丰根据练内丹的需要,创造了太极拳。张三丰确立了太极拳以道教的太极,阴阳,内丹元气为理论基础;思想上主张“性命双修”,练养结合。遵循人体的自然规律,动静相间,形神兼备。尤为突出清静自然,柔弱不争,飘然洒脱的思想。形成了即是修身养性,通向大道的方法;又是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武术。张三丰发现有修炼内丹而又练“刚猛之拳”的人,用力过猛、失去了中和自然的道理,大伤元气。于是,他以太极拳来改变这些修道者的不当之举,减少那种出力没长进的现象。他把道家的内丹功,养生家的导引术、武术家的拳法、军事家的兵法,加以糅合、编创和演化,作出了集大成的贡献,创造出了一套“以内丹为体、技击为用、养生为首、防身为要,以意领气、以气化神、以神还虚、以虚合道,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的前人没有的全新的拳法。这套拳法,是根据道教的太极轨迹,踏罡步斗、划弧转圈运行的,因此取名“太极拳”,由于包含“朋、捋、挤、按、采、列、肘、靠(八门),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五步)”十三势,故又名“太极拳十三势”。这是开天辟地以来,张三丰首创的太极拳,这是武当内家拳的母拳。以后的形意、八卦,以及后来的各种门派的太极拳,都是从张三丰创造的这套太极拳中派生出来的。张三丰提出“愿天下英雄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的号召,以此来改变技击的不必要消耗。张三丰在指导弟子修炼时传下了《道要秘诀歌》、《打坐歌》、《太极拳论》、《练太极拳须聚气敛神论》《龙虎还丹指迷歌》等不下数十种修炼太极拳的经典要论,是为后世传人弟子不可多得的修习资料。目前,金台区已就太极拳发源地进行了非遗申报,已经连续三届举办全国太极拳大赛,扩大了金台区的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朱玉林 提供) (责任编辑:admin)